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英语教学 >谈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般

谈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一般

收藏本文 2024-02-27 点赞:16928 浏览:718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形、意志品质的锻炼、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修齐治平,理想追求教育;自强不息,事业建树教育;爱国为民,社会关系教育;天人合

一、热爱环境教育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002-7661(2012)17-033-0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昨晚蕴含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词在教学中该从那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修齐治平,理想追求教育。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追求远大的理想,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成就学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如杜甫《望岳》里写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自强不息,事业建树教育。《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如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国为民,社会关系教育。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以下两方面:

1、国家民族统一的爱国意识

儒家“大一统”主张,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

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2、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

儒家经典《尚书》指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仅如此劳动人民还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经》就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白居易《观刈麦》,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表达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果实,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古人很早就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联想想象进入意境法

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进入诗歌的情境。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比迁移联系实际法

引用新闻材料: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诗人苏东坡在白居易之后也曾经在杭州任市长,不仅非常注重对西湖的疏浚治理而且还留下了对西湖如此的赞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西湖在2003年却被媒体宣布“死了”,因为2003年6月 5日,国家环保局发布了一份环境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杭州西湖的水质被列为了劣五类水。2、杭州光学污染日趋严重 西湖看星星已成回忆。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可将西湖现在与诗歌描绘的美好画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激起学生强烈环保意识。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因利势导,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必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效果,增强中华文化传统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李承宗. 《论儒家文化对培养现代爱国主义情感的积极作用》《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04.
王政书. 《论道教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经济研究导刊》,2011 21期.
[3] 范月. 《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中外教育研究》,2009 1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