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宏观经济学 >探究个体化社会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回报结论

探究个体化社会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回报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6622 浏览:211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城市中,社会网络与个人生活际遇之间的联系。大量的市场转型探讨已经检验了各项正式制度对社会分层秩序的作用所导致的个人生活际遇的变化,而非正式制度(社会网络)作为影响社会分层的资源配置机制,也得到越来越多探讨者的关注。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历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通过消除或减少之前的制度性支持为个体松绑,让个体渐进地直面充满竞争与风险的劳动力市场。在这样的变迁历程中,个体的不安全感和对生活际遇的不可把握性是否会增加对非正式制度支持的依赖?对非正式制度支持的依赖以及熟练的操控又会对他们的生活际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劳动力市场特点不同的各个阶段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上面陈述的这些不足构成了本探讨的主要目标。运用2009年“中国大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JSNET2009)调查数据,本论文的探讨发现:(1)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逐渐成熟,市场渠道逐渐成为求职的主流方式,社会网络渠道和混合社会网络渠道也逐步增加并占据重要的位置。人们并没有因为劳动力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市场机制的逐步改善而降低对社会网络资源的利用,个体在以国家依附中“脱嵌”之后,“再嵌入”到了社会网络中去。(2)在不同的时期,社会网络资源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双轨制时期,社会网络资源能够为个体带来特殊利益;而在其他时期,社会网络资源可以保护人们不被配置到劳职无关的岗位上去。(3)社会网络资源作为影响劳动力市场经济回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性别和体制工资差别,而和人力资本的联合作用则扩大了劳动力市场不平等程度。(4)社会网络资源的动用与求职者劳动力市场情感回报之间有着着负相关。与未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求职的人相比,那些利用社会网络资源求职的人得到的是比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单位,他们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和同事建立朋友联系,但是这一时间随着时代的进展而变短。这种转变或许与转型时期人们对利用社会联系求职的看法有关。总之,在社会转型历程中,社会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支持的重要来源,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建立进展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重要的支持性功能。关键词:社会网络论文个体化论文市场回报论文

    摘要8-9

    ABSTRACT9-11

    目录11-13

    第一章 导论13-17

    一、 不足来源13-14

    二、 探讨价值14-15

    三、 结构安排15-17

    第二章 探讨背景17-41

    一、 以总体走向碎片:个体的崛起17-21

    二、 回归韦伯传统的经济社会学21-23

    三、 理性的边界23-27

    四、 解释路径——机制浅析27-33

    五、 市场化革新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33-41

    (一) 再分配阶段(1956-1979)36

    (二) 双轨制阶段(1980-1992)36-37

    (三) 初步建立阶段(1993-2002)37-40

    (四) 逐步成熟阶段(2003-2009)40-41

    第三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探讨40年41-64

    一、 社会网络与求职在社会网络探讨中的地位43-55

    二、 社会网络与求职探讨文献综述55-64

    (一) 浅析基础:嵌入性55-57

    (二) 联系形式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形式论视角57-59

    (三) 联系内容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实质论视角59

    (四) 联系作用遇到的挑战59-64

    第四章 实证探讨对策64-82

    一、 探讨对象64-65

    二、 探讨设计65-82

    (一) 浅析框架66

    (二) 探讨检测设66-71

    (三) 变量测量71-76

    (四) 数据来源76-77

    (五) 策略与模型77-82

    第五章 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渠道利用82-91

    一、 求职渠道的影响因素82-88

    二、 社会网络资源动用的影响因素88-91

    第六章 社会网络与求职结果91-127

    一、 社会网络与职业配置91-104

    (一) 社会网络资源与求职效率91-97

    (二) 社会网络资源与劳职匹配97-104

    二、 社会网络资源与市场回报104-127

    (一) 社会网络资源与经济回报104-119

    (二) 社会网络资源与精英地位获得119-121

    (三) 社会网络资源与情感回报121-127

    第七章 结语127-138

    一、 主要结论127-134

    二、 论述回应134-137

    三、 探讨反思137-13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