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近代文学 >教育活动盛宣怀和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小结

教育活动盛宣怀和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1927 浏览:963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晚清一代,在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历程中,盛宣怀始终热衷兴办各类新式学堂和文化机构,不但有诸多开创之功,而且实绩也多,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角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探讨中一个难以逾越的历史人物,其所属绅商阶层在近代教育领域也有着不凡作为与深远影响。本选题在博征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学术界相关探讨成果,综合运用历史文献、比较探讨、个案探讨等策略,以盛宣怀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思想理念为主体内容,兼论及晚清绅商的办学活动,贯穿我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历程中推动力与推动者等不足意识,以期有助于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推动群体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与成效等方面的探讨,为解读近代教育的具体进展路径与形态提供一个案例、一点启迪。具体而言,全文相应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述论盛宣怀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因、历程、内容及其成效,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即第三章,探究盛宣怀以事办学活动的物力、人力资源、介入方式及程度;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以盛宣怀南洋公学为个案,纵深考察其程中的困顿与调适及其嬗变情形。第四部分即第五章,论述盛宣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与时代特点,评述盛宣怀的教育贡献与历史地位。第五部分,包括第六章,分别评述盛宣怀所代表的绅商阶层在我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历程中的教育贡献、历史角色及其局限性。各部分主要内容与观点如下:(一)盛宣怀致力于新式教育的主要动因包含四个方面,即家族重教传统的熏陶、经办洋务实业的内在需求、洋务教育活动的现实推动、李鸿章的直接影响。其教育活动以1895年创建北洋大学堂为界限,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1860年代末到1895年,是盛宣怀以事技术实业教育时期;后期以1895年至1916年逝世,为创设正规系统教育时期。前期主持创办或参与兴办电报、轮船、铁路、矿务等技术实业学堂十余所,注重西艺,意在为自营实业系统培植实用性技术人才。后期主持、捐助创办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三等公学堂等各级普通学堂亦有十余所,并以留学、译书、图书馆建设相辅助,突破行业办学的局限,又着意于普通教育的学制建设。后期教育活动是前期的延续与提升,实际成效与社会影响大于前期。(二)作为一位财权兼拥的绅商,盛宣怀拥有以事近代教育活动的独特优势与实施能力,其实业与政治地位是其以事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支撑,实业是盛宣怀办学活动的内在动力与财力保障,政治地位为办学活动提供政策保护和行政资源。又以自身权势聚拢起一批以近代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教育幕僚,成为其教育活动的人力资源。盛宣怀的教育活动及其成就不能仅归功于盛个人,而是以官、商、士三者凝结成群体合力的共同结果。同时,也不能简单认为盛宣怀在兴办教育历程中仅仅是“甩手掌柜”,事实上,盛宣怀在教育活动中充当了学堂规划创办者、校务主管者、经费筹措者、官商相似度检测者,是教育活动的深度参与者。(三)通过对南洋公学校名、宗旨、经费等深入细致地考察,能够触摸盛宣怀教育活动中规划理念、具体落实及其困顿调适的具体情形。由此可知其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之间存有较大差别,主要体现为本质性、表征性、局部性等三种变化类型。进一步可以窥察,盛宣怀在程中克服了来自各级政府、民间等各种现实阻力,体现出其具有较强的进取与调适意识,以及其教育思想演进历程中具有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四)盛宣怀的教育思想的内涵有五方面内容,即视教育为强国兴邦之利器的教育功能观、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学以致用的人才观、艺政兼学的西学观和关于近代学制的主张。其教育思想在论述建构上缺少系统完整性,然具有追求实效、实践性强、开拓革新三大特点,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易于落到实处,形成较好的办学效果与成就,以而使盛宣怀成为近代教育史上一位独具特点的教育实践家。盛宣怀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遗余力地进展新式教育,多有创开之举,是施行中国近代学制的先驱,是我国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的首创者,为我国近代学制的推行,科举制度的废除发挥了推动作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早期进展史上一位富有开拓革新精神、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教育实践家。(五)由盛宣怀进而考察其所代表的绅商阶层的兴学动机与优势条件、教育活动与特点,可知这一阶层是我国近代教育早期进展历程中极具革新活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学制确定前提倡与推行新式教育的社会中坚阶层,承担着我国教育早期现代化过渡者的历史角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历程,对当时、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盛宣怀论文绅商论文教育活动论文思想内涵论文教育早期现代化论文

    摘要6-8

    ABSTRACT8-14

    绪论14-34

    一、选题缘起和作用14-16

    二、探讨综述16-26

    三、探讨内容与策略26-27

    四、探讨重、难点和革新点27-29

    五、核心概念与史料说明29-34

    第一章 由投身洋务而兴办技术教育34-68

    第一节 兴学的最初动因35-48

    一、源自于家族影响35-41

    二、经办洋务的需求41-45

    三、洋务教育的推动45-47

    四、李鸿章的影响47-48

    第二节 首设电报学堂48-54

    一、天津电报学堂48-51

    二、上海电报学堂51-53

    三、各地电报学堂53-54

    第三节 兴办其他技术实业学堂54-68

    一、烟台矿务学堂55-58

    二、卢汉铁路学堂58-61

    三、其他技术学堂61-68

    第二章 由创设普通教育而“大教育”68-100

    第一节 创开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68-80

    一、规划“全国捐学计划”69-73

    二、首设北洋大学堂73-77

    三、创建南洋公学77-80

    第二节 捐设、参办其他普通学堂80-87

    一、上海三等公学堂81-82

    二、苏州中西学堂82-83

    三、医学堂83-84

    四、其他普通学堂84-87

    第三节 以留学、译书、图书馆助推学校教育87-100

    一、设译书院:“兴学之基”88-91

    二、遣留学生:“尤为要著”91-94

    三、创图书馆:“裨助学界”94-100

    第三章 盛宣怀的办学资源与角色100-145

    第一节 办学与实业的互动和矛盾100-113

    一、互为表里的实业与办学100-104

    二、实业进步与学堂进展的困顿104-108

    三、盛宣怀的协调与突破108-113

    第二节 盛宣怀的督办角色113-127

    一、规划创办者114-116

    二、校务主管者116-120

    三、经费保障者120-125

    四、官学协调者125-127

    第三节 教育人际网络与幕僚127-145

    一、人际网络:资源与外援128-132

    二、教育“幕僚”:推手与助手132-140

    三、论述者与落实者的结合140-145

    第四章 盛宣怀的办学困顿与调适—以创办南洋公学为考察对象145-171

    第一节 校名之困:与政府的协调145-156

    一、以大学堂到公学:意在办学主导权145-149

    二、奏改高等公学堂:接轨学制的博弈149-153

    三、隶商部更校名:无奈的归属153-156

    第二节 方向之困:离异与回归156-161

    一、以西艺到西政156-158

    二、回归于西艺158-161

    第三节 经费之困:个人色彩抑或集体热忱161-171

    一、局捐、官拨的较量161-163

    二、朝廷勒索之下的显现163-166

    三、经费停拨后的应对166-171

    第五章 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历史贡献171-212

    第一节 盛宣怀教育思想的内涵171-193

    一、“国富兵强全由学校”172-177

    二、“中学为本,贯通西学”177-182

    三、由西艺而艺政兼学182-185

    四、“人才以学以致用为本”185-188

    五、“大中小三堂划一”188-193

    第二节 盛宣怀教育思想的特点193-201

    一、务实求用的实用性193-195

    二、见之行事的操作性195-198

    三、博采众长的革新性198-201

    第三节 盛宣怀的历史贡献201-212

    一、近代技术实业教育的重要兴办者201-202

    二、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202-205

    三、近代普通教育系统的最早实施者205-207

    四、教育早期现代化的有力推进者207-212

    第六章 以盛宣怀看晚清绅商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212-234

    第一节 盛宣怀:绅商的典型代表212-219

    一、晚清绅商阶层概述212-216

    二、作为官商型绅商的盛宣怀216-219

    第二节 绅商的办学活动与特点219-229

    一、绅商的兴学动机和优势219-222

    二、绅商的办学概况222-227

    三、绅商兴学的特点227-229

    第三节 绅商在教育早期现代化中的历史角色229-234

    结语234-240

    附录240-250

    一、盛宣怀生平及教育活动大事记240-248

    二、盛宣怀主要办学活动简表248-25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