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创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15518 浏览:697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已刻不容缓。按照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将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课程管理;运用网络技术空间,在网络上开展社会实践。经实践检验都是创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创新 实践能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许多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其进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大学生社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会实践工作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理由。譬如,实践基地及教学条件难以满足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深度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发挥其能力培养的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包括转变师生的传统观念,创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及创建多元的实践共同体等策略[1]。

1.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理由与不足

毋庸置疑,开展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对信息社会的新任务、新情况,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理由,需要客观地认识、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途径与策略,才能保障、提升实践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1.1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影响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培养环节,对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难以替代的价值。然而,目前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与社会认可度不尽相同。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和社会对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高校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组织实施的章程、办法,但在开展社会实践时所投入的活动经费较少,执行力也比较弱。对于承接社会实践任务的企业单位而言,由于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体的企业运转体制,高校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或主体对其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承担高校人才培养的任务,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比较被动,部分承接单位或企业甚至视其为一种额外负担。
另外,在高校内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够一致。尽管认为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许多客观性因素限制和主观障碍性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并没有真正获得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对工科类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调查显示:依赖学校(院)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数占46.6%,由自己联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仅为15.4%;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价值、对社会实践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占10.3%,只有5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这表明,大学生本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是很高。这些理由均影响到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

1.2社会实践环境、条件不够理想,难以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社会实践是一种能力培养教育,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譬如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支撑。社会实践中存在许多理由,影响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譬如,用于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数量少、类型单一。为完成实践教育任务,只好将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在纪念日或者暑检测期间进行。另外,由于一些企业资源条件限制,能够用于社会实践教育的场地、设备等比较匮乏,难以满足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1.3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单

一、内容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

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脱离实际是社会实践存在的又一严重弊端。许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只是组织一些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娱乐活动等粗放型活动,既没有考虑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专业特点、技术水平等来安排实践内容,又没有与专业科技创新等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以参观、考察、访问等方式进行,不能直接参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难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2.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及内容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需要探索一些有效途径和策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步入科学规范的良性运转轨道。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既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又需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

2.1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相结合。

当前,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而要求具备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社会实践恰恰能够使大学生尝试从学生角色向劳动者角色转换,是一个从学习成长性实践向劳动创造性实践过渡与转换的初始化过程。因此,应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编制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课时应占到教学计划学时的35%左右,并将社会实践的内容与企业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其中,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结合专业特点、生产实际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合理规划、布点,选择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创新条件较好的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综合性、开放式的专业实训基地。例如:我校与具有专业背景的企业建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实验室、创业沙盘模拟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等,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应注重不断更新实践形式,注意实践内容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注意实践成果为地方中小企业带来效益,让承接单位从接受社会实践的任务中获得收益,以调动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教育的积极性。

2.2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应该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2]。一次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次良好的实习机会,提供一个了解、熟悉社会的渠道,有助于将校园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因此,应树立起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将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的范畴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3]。社会实践应具有专业针对性,结合不同专业和年级特点进行合理安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排,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良性机制,让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几种方式可供借鉴。

2.1以实践单位科技开发项目为载体,真题实做。

通过承接社会实践单位委托的科技开发项目,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真题实做。社会实践承接单位的开发项目是真刀的科技开发、工程设计,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可安排高年级同学或者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实施。这类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在老师协调指导、企业监督下完成。真题实做的开发项目会使学生明显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完成时间、工期,技术人员的提问质疑等。这不但给学生创造了很多体验机会,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2以实践单位科技开发项目为依托,真题陪做。

实践单位所承担的一些科技开发、技术攻关项目,技术含量较高,一般是由企业自己的职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来完成的。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要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开发是比较困难的,可通过指定工程师作为导师,由若干名同学参与实践,按照真题陪做的方式组织实施。如组织安排同学参与调研考察,参与讨论构思工程设计草图、草案,让学生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参与整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或某个环节。通过这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以加强、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2.3以实践单位科技开发项目为示例,自拟课题真做。

高校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一般建设有科技创新基地或实验室。请专业老师针对企业科技开发项目,自拟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科技课题,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进行有目标、有限定条件的工程设计实践。学生在学校提供的科技创新基地中开展实践制作,而后由企业的负责人,或工程师协同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评价。这类实践能力训练的压力尽管稍小,但在真做中亦能使大学生建立自信,积累实践经验、增强专业能力。

2.3恰当运用网络技术空间,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网络交往、娱乐相结合。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应用,已经转变或正在转变着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社会形态,进而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网络环境为创新社会实践形式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条件和信息资源。网络的开放性为人们表达自己对某些理由的见解和认识提供了多种途径,如论坛、电子邮件、博客、聚合新闻、微博、微信等。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这种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4]。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种新课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基于网络环境的行为交往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与交流,利用各种网络工具,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供个性化的怎么写作和指导,能够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理由及困难。例如,从学生思想、学习、身心特点等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以社会调查、政策宣传等为主转向结合专业特点科学实施,以发挥科技文化成果和智力资源的优势。也可以编制开发一些游戏软件、仿真实验工具,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网络虚拟实践中受到实践教育、技术训练。例如,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社会热点、就业择业、科技创新等密切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使其全方位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实践与自身成长的密切关系,缩短其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磨合期。
开展网络社会实践势在必行。利用互联网拥有的海量资源优势,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等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网络交往、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将传统单一形式的社会实践转变为有组织和自发、日常与检测期、分散与集中、校内与校外、点与面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实施方式。当然,如何开展网络社会实践,评价网络社会实践的效果,不断扩大网络社会实践平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面对的新课题。
3.结语
组织开展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从目前社会实践的目前状况来看,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需要创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与策略。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企业使用人才的需求,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结合起来;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恰当运用网络技术空间,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网络交往、娱乐结合起来。社会实践应客观反映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赋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活力,不断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万国,漆新贵.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及其培养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62-66.
[2]刘正浩,潘晓芩.改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路径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63-66.
[3]黄波.关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深思[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2.4(2):54-56.

[4]郭明飞.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3-11-21,07版.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项目号:SZ2013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