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经济师 >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有效途径

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有效途径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5788 浏览:208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致使会计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明确责任主体,营造执法环境;推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增强会计监督的时效性,改进监督方法;建立企业各执行环节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和建立内外协调有序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会计监督 现状 有效途径
会计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近几年来,一些企业为追逐非法经济利益,通过编造虚检测的会计信息制造舞弊的行为导致企业形象受损,社会地位下降,经济效益失衡,这无一不说明我们的会计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会计监督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一发展变化既为会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也给会计人员及其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从不同角度来看,现阶段会计监督面临的形势严峻,存在的问题错综复杂。

(一)思想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偏重会计核算职能而轻视了会计监督职能,认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法定代表人来决策和负责,会计人员只要服从而不必监督,只管做好核算全力实现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就足够了。而实际上,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会计管理体制具有局限性

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一方面要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财经法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又隶属于各单位,受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制约,并与单位存在共同利益,在单位的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不相协调时,会计人员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原则,但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再加上监督角色的错位,会计人员往往很难旗帜鲜明地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而且各级政府部门对维护会计人员权益方面还不能足以使其得到保障,一旦会计人员监督检举了单位负责人的违法经营行为,现实中处于被领导地位的会计人员的实际利益不但得不到有效保障,反而会遭到上级领导的打击报复,正因为此,会计监督工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个别违法经营行为也无法得以制止。

(三)监督目标失衡

在我国目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下,三种监督形式它们之间的责任、目标、实施手段及承担的责任有很大的差异。尽管都是为了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由于其职能界限不清导致三种监督容易混同。而且也没有一个相关的制度规定在经济工作中各部门监督职能如何相互配合,从而割裂了各监督职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造成会计监督目标模糊,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难以协调国家、社会和单位经济实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四)监督手段滞后

当前我们会计监督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事后稽核和会计检查,侧重于单位财务会计结果的监督或是对已发现的严重问题检查处理,工作缺乏规范,对会计行为的过程缺乏有效制约。会计职能这种时效上的滞后性导致会计监督职能日益弱化,而且传统上的会计监督方法,主要是查对帐目、清查财产和计算分析,如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合规,将帐簿同凭证、帐簿、报表核对是否相符,清查财产物资实存数同帐面结存数是否相符,计算分析各种价值指标以考核经济活动的效果,等等。在计算机日新月异的今天,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会计模式将逐步被计算机所替代,这些传统的查帐、对帐方法只能是保证会计核算帐平表对的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会计电算化水平也阻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二、完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责任主体,营造执法环境

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关会计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诚信意识、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以增强其遵守财经法规意识,争取其对会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此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发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信息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新《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要求,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加强会计管理,健全和完善对单位负责人的离任审计制度和“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加大各单位会计工作的透明度,严肃会计信息失真的处罚力度。重点追究查重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追究指使、胁迫、强令会计人员做检测账的领导者法律责任,要让查重者从各方面都受到损失,使其感到查重得不偿失,增强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

(二)推行内部审计制度,确保会计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

针对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围绕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考评体系,作为考核单位领导班子和财务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力求确保会计执行过程中反馈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目前有的单位的会计监督未能渗透到重大决策项目,财务负责人只是事后的核算和监督,同时,人事关系从属于单位负责人,客观上造成重大项目的实施过程缺少有效的财务预算监控,会计信息得不到真实和及时的反馈。单位的内部审计是严肃监督、考核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信息真实有效的保障。作为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或公司都应建立内部预算审计监督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要加强对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贡献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单位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

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udooo.com

,对其投融资、财务状况变动及资金流向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增强会计监督的时效性,改进监督方法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提高监督检查时效性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全面把握企业全貌,准确判断企业的健康状况,着实研究企业的发展和市场定位情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情况,然后根据各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每次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按照程序实施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与企业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以便做出合理的解决。同时会计监督的方法也应该由传统的查帐对帐、清产核资作进一步的改进与拓展,融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为一体,使会计由核算为主型向管理为主型转变。只有增强了会计监督的时效性,改进了监督的方式方法,才能使会计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建立企业各执行环节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

制衡就是相互制约达到平衡。这就要求企业通过有效的的制衡机制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监督目的的实现。制衡其关键在于权力不能太集中,不能把具有相互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权力应当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制约,使其各部分权力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发挥相互约束的作用,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同时,还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两方面,来增强公司经营者对股东的责任感,降低成本,使他们理性地选择会计核算政策,减少会计的道德风险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失真,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达到监督、制约和促进的目的。

(五)建立内外协调有序的监督机制

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管、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不断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建立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在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配备政治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并赋予其一定的责职权限,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使其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同时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审人员相对独立地位,充分发挥内审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与内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避免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二是强化政府外部监督。加强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形成一个统一的监督整体,充分发挥监督合力,依法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审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要加强对执行新《会计法》的监督检查,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的作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资、评估等工作,对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以此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制止和约束会计舞弊行为。
总之,加强会计监督是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计监督无论对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还是对维护经济秩序和会计秩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使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
参考文献:
吴晓巍.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研究,2010,6:37-40
姚玉生.贯彻会计法健全会计监督体系[J].现代会计,2009,3:15-1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