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健康教育 >简述新时期新时期高校党员教育和管理要求

简述新时期新时期高校党员教育和管理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29589 浏览:1341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呈现出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特点,高校党组织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转换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思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维方式,创新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方法。本文将以此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建立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1674-4810(2012)21-0019-02
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是保证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起着关键的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失衡,社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大学生作为思想尚未稳定、易变化的群体,其思想领域表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党组织如何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途径,提高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教育和管理对象、教育和管理内容、教育和管理目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教育和管理制度、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着教育和管理目标任务的实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领域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新变化,必然会给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科技教育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并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使人们旧有的观念和意识受到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难度将会加大,高校进行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同时,当前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丰富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诸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思想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生活中日益发展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都向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具体而言,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项挑战和问题:

1.社会转型期给大学生党员带来的迷茫与困惑

大学生党员面对现代信息开放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会出现迷茫与困惑。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由此而来的是,传统课堂这一主导的信息渠道的垄断地位和权威地位大为削弱,思政教育工作的可信度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和挑战。过去,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者占有绝对的信息优势,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落差。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地位在逐渐丧失。同时,学生总是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所接触的人比较单一,范围比较小,思想相对比较单纯,一旦面向社会遇到各种比较复杂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时,特别是遇到诱惑力较大、一时难以辨清是非的问题,依然会产生辨不明、分不清、判断不准、把握不住的困惑。因此,导致在当前大学生党员中出现了政治冷漠、价值观扭曲、心理素质欠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让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2.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方式存在的误区

一直以来,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都存在一个误区,
* 基金项目:安徽新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11rw014)认为只要讲得明白、讲得多,学生党员就懂得多;只要学生党员懂得多,就会接受,信得多;只要信得多,就会做得好。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试图将理论生硬地植入学生党员的头脑中,将一个复杂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形成、理想的选择和信念的坚定过程简单化。而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理论架构,使应用性极强的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走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真正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学生党员的迷茫云开雾散的情况少。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武装了学生党员的大脑,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作用则不明显。此外,学生党员与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者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个性化的沟通,导致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对学生党员的需要一无所知,只注重“传道”,没有“解惑”。让学生觉得党员教育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对一些问题依旧疑惑,不能信服理论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

3.发展学生党员与学生党员教育脱节

发展学生党员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对党员教育则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一些高校只注重数量,其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党员形式上入党,思想上却未真正入党,出现了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的现象、把入党当做是一种投资或是未来工作的筹码,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

4.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模式单一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院(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形成院系和班级一条线的工作体系。分管领导和教师被其自身常规性工作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很难专心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尤其在一些领导和教师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党员是最好的教育和管理助手,但这方面的工作缺乏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割裂,思想政治教师对学生党建工作参与程度缺乏,更谈不上指导。

5.发展、选拔党员机制中存在着对学生积极性保护不足的弊端

目前,各高校在发展、选拔学生党员对象上,基本上都采取择优选取制,选取一部分被认为符合条件的同学,而那些被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则被拒之门外。这些条件通常是以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担任的社团工作等为主,这些条件实质上与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没有必然联系。反而在事实上剥夺了部分学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权利,打击了学生政治上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途径分析

1.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

加强对学生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使之经常化、普遍化。虽然学生党员在入党时参加党校学习,但时间短,获取的知识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在知识形式上是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真正入党。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十分必要。对此,采取集中和分散式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并把针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贯穿于学生党员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纳入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使之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其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的长久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教育中可以采用榜样的力量,在学生党员中发掘先进事迹,树立标兵人物,以先锋模范的作用带动学生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2.创新学生党员实践模式,促进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社会实践是实现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育,能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其主动接受和践行理论的精神实质。在实践模式探索中,我们尝试将教育内容和专业学习相结合,通过开展支教、科技扶贫、“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将教育内容和时代的进步相结合,通过开展志愿者、文明月等活动,充分体现大学生党员良好的精神风尚;将教育内容与思想教育

源于:毕业生论文www.udooo.com

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党员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等,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3.创新学生党员管理交流模式,重视与大学生党员的网络交流

当今社会,网络高速发展,青年学生是网络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倡导者,这促使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改观。应积极通过利用和发挥信息网络优势,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生党建教育的内容和党建工作的形式,优化学生党建教育的手段,增强学生党建教育的效果。一些高校建立了党员教育专门网站,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阵地向学生党员展示生动丰富的党组织活动图片、直播真实感人的党员的先进人物报告录像。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还可以积极创建“网上党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增强“网上党校”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开辟各种“党员论坛”,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4.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动态管理

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规范学生党员的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方面,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做到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目标管理为过程管理,关注党员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关心其成长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管理机制要接受双向监督,保证工作的顺利运行。管理机制应在学生党员的监督下运行,同时,管理机制也起到监督党员、规范党员行为的作用。

5.加强教育与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工作人员与学生党员共成长

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与管理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促进其与学生党员共同成长。具体而言,首先应重视这个队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群——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辅导员与青年学生联系紧密,其一言一行对学生党员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但大多数辅导员虽是党员但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其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还有待提高。其次,关注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学生党支部书记应选拔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声望高、工作能力强并热心党务工作的优秀学生党员或党员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能直接对其他学生党员产生良好的影响,保持其先进性。
党一贯重视发展青年党员的工作,重视党员队伍的长远建设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抓好对广大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就必须认真思考和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彰显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郭平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49~50
赵水民.当前高校学生党员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9):94~96
[3]文学禹、陈荣.大学生入党动机探析及帮教对策[J].党史文苑,2009(3):76~78
[4]曾远英.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应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J].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8):33~35
〔责任编辑:庞远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