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计量经济学 >试述铁工关于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进展

试述铁工关于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进展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9442 浏览:356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近年来,铁岭不断加速工业化进程,集中整合资源,启动了沈铁工业走廊建设,着力打造优势工业产业集群。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为依据,以独特视角对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其优势,并指出其发展路径。
关键词: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链上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辅助性产业在空间的大量集聚。其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培育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区域间的流动、重组、融合,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实力,既是推进新铁岭大铁岭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又是率先实现“辽西北突破”、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更是助推辽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

一、沈铁工业走廊发展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在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众多研究中,最著名的是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四个基础要素和两个附加要素。这些要素目前在沈铁工业走廊中均已具备。
第一,生产要素。产业集群要形成并建立强大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生产要素。走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专业人才和特色产业基础。在专业人才方面,沈铁两地拥有36所大专院校,124个科研院所,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可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充足人才保证。
第二,需求状况。“”模型中,需求状况由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部分组成。走廊的建成,集中整合了原先分散的产业资源,统一开辟了市场,使得走廊内企业产品的国内需求明显增大。对外需求方面,沈铁工业走廊地处京沈与京哈城市发展轴的交汇处,是连接辽、吉、黑三省的重要桥梁,交通设施发达,产品国外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相关及支撑产业。产业集群最显著特点是柔性化生产,客观上要求有相关和支撑企业为其发展怎么写作。沈铁工业走廊依托中心城市沈阳,秉承“主动融入、甘当配角、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思路,可与沈阳经济区的众多产业进行关联配套。
第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国内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集群内部同类企业的竞争,都会促进企业不断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持久、独特的优势地位。
第五,机遇。沈铁工业走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省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战略、“突破辽西北”战略,以及沈铁工业走廊上升为省级区域空间布局的机遇,促进走廊主导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第六,政府。政府为支持沈铁工业走廊建设发展,制定了包括用地、财税、科技和人才、投资等内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走廊内产业集群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沈铁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

(一)发展目标

立足园区产业基础,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环境建设和多种政策工具为手段,以专业园区为载体,推进产业整合和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沈阳经济区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成长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二)战略措施

1、加强政府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群发展布局。抓紧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和鼓励政策。加强规划导向,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集群区域公共怎么写作平台建设,吸引同类企业集聚。
2、创建专业化工业园区,构筑产业集群发展载体。坚持政府规划、企业运作原则,明确园区的招商、建设、管理等环节的运作主体,并引入外部资本进行经营,提高园区配套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3、培育骨干企业,做强产业集群发展主体。以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型企业为基础,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企业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龙头作用,衍生或吸引众多相关企业集聚。
4、加速创新平台建设,构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推广经济开发区橡塑产业园怎么写作中心等一批政府出资组建、企业牵头与政府资助、行业协会组建、依托龙头企业组建的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共性技术怎么写作平台,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扶持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开发和技术应用。
5、加快人才培训和人才引进建设,强化产业集群劳动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权、期权和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激励人才。实施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现高端人才柔性引进。
6、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步伐。要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制定综合配套的结构调整政策。一是调整产业政策实施机制。尽可能不再使用针对部分地区、产业、产品的特殊政策手段,更多地采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强化规划指导等非专向性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竞争力的快速提高。二是实施扶优扶强政策。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调整企业扶持政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促进公平竞争。对各类企业实施国民待遇,消除国家特殊规定以外的各种行业和市场进入壁垒,促进依法公平竞争。四是实施市场拓展政策。鼓励企业强化市场营销,建立新型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