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计算机 >> 计算机工程 >简论课堂教学利用软件imind试述map辅助生物课堂教学

简论课堂教学利用软件imind试述map辅助生物课堂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5971 浏览:159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我从01年毕业就一直从事高中的生物教学工作,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我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经我带过的毕业班已经有9届,为了搞好高三的复习,我自编过学案,整理过12年的高考试题,尝试过多种组题的软件,自学了几种制作课件的软件,然而令我最满意的却是一款能够制作“脑图”的软件——imindmap。imindmap是一款优秀的构建“脑图”软件。所谓“脑图”是由英国人托尼.博赞发明的一种学习工具,它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开创了全脑学习的新时代。“脑图”模拟人体神经元的结构和工作的原理,充分利用了大脑联想记忆的规律,利用关键词引导,通过一级一级的分支展开放射性思考和发散思维,帮助人完成记忆。利用“脑图”进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行记忆,逻辑清晰,形象生动,具有过目不忘,没有遗漏的优点。其飘逸的线条,缤纷的颜色,如跳动的多彩音符,从“色、型、意”三个方面对人体大脑进行信息输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知识的记忆。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生物教学考点众多,学生前学后忘;练习做的不少,考试的时候,做过的类型题仍然懵懂无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摸索了一种方法,就是“典型例题带动法”。我精心研究了每年高考前5年的试题,用excel制作了一份热门考点清单,筛选出了最常考的试题,然后将这些试题重新打乱糅合出新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每一个糅合后的试题,横跨三本必修,一本选修,包揽各个相关的章节,知识点纵横交错,扑面而来。这样的题综合性非常的强,往往起到了做一道当10道的奇效。比如我曾出过一道关于胰岛素的试题,“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胰岛素的问题”: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2.已知胰岛素有51个氨基酸组成,共两条多肽链,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请回答胰岛素的分子量是多少 ;3.在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经过的生物膜结构有 ;4.胰岛素合成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 ;5.胰岛素合成的直接模板是 上面有多少个子;6.控制人体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个脱氧核苷酸;7.人体其他细胞中是否有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请回答并说出原因 ;8.胰岛素能用试剂 鉴定;9.糖尿病人发病的原因是 受损, 分泌不足造成的,治疗糖尿病常用的方法是 (注射/口服)胰岛素;10.胰岛素从动物的胰脏提取产量很低,也很昂贵,我们可以用 工程的技术让大肠杆菌产生人的胰岛素,该生物工程的基本步骤是 ;11.大肠杆菌产生的胰岛素能否直接注射人体 ;12.人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说明 。这样一个试题学生往往要做一节课,而评讲还需要一节课,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还不好。对学生来说最痛苦是如果基础不牢,需要做一个填空,翻一下书,而且有的知识还不知道在哪本书上,哪个章节。那时我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束手无策,只好在评讲试题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自从有了imindmap这个工具之后,一切困难迎刃而解,我可以在做题前先用它制作一份脑图,利用教室的电脑大屏幕,和学生一起完成思维的狂欢。比如刚才的那节课我们用imindmap来辅助教学就简单的多了。我只需要在开始上课时,宣布一下本节课的中心主题“胰岛素”,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5分钟,拟定出本节课的关键词“本质、作用、合成、计算”然后打开软件,师生共同努力,完成“脑图”的构建,如图1所示。
利用软件imindmap师生一起构建“脑图”,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的热烈,师生配合默契,各出奇招,集思广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而且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取舍,并随机进行点评,学生很受鼓舞。课下老师将上课的“脑图”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黑板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默写“脑图”,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去上面对照。而且“脑图”形象生动,内容充实,学生利用晚上睡觉前进行重温,早操跑步前进行复习,识记的效果非常的好。
在今年的高一新授课教学中,我又将imindmap引入到了预习的环节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在课堂开始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并画出关键句;然后合上书本在草稿纸上画上相关的“脑图”;重新打开课本,看刚才在课本上画出的内容,继续完善“脑图”;接着小组交流相互借鉴“脑图”;最后展示“脑图”,老师进行点评,并利用imindmap在大屏幕上完成集体的智慧结晶。这种新授课模式,学生参与度高,每个人都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整节课都在探索、记忆中进行,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总之,软件imindmap在高中生物课堂的使用,极大的提升了课堂的效率,降低了师生课堂的工作强度和学习强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探究,力争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