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简述班级中小学班级管理方式创新——班级功能小组构建

简述班级中小学班级管理方式创新——班级功能小组构建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13248 浏览:504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新范式:功能小组管理模式。功能小组包括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这种管理模式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效利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提高班级整体学习能力和构建班级和谐文化,促进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同时,这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新时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新取向。
关键词:班级管理 功能小组 模式 中小学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时代,突出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新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主体以班主任为核心,管理方式集中表现为“班主任领导+班级制度规范+班委会管理+榜样示范”,长期以来,这种模式对中小学管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和时代的进步,班主任任务不断加重,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这种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新要求。

一、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

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集中体现在“班主任—辅导员”制、小组模式、“以人文本”的班级管理模式、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等方面,也有学者从价值取向、组织结构、领导方式三个角度,提出了班级管理的四种模式。然而,这些相关研究要么只停留在理念层面,要么未能突破班主任的传统框架,实际操作性不强,这也是目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仍普遍以班主任全权负责领导为主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研究突出了以人为本、协作与优势互补等理念,对本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中小学生的特点分析及启示

(一)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和互补性

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学生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课外动手能力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通常,“特长”是可以被学习的,只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特长”可以在不同的学生之间得以相互学习和加强。同时,具有同类“特长”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可以增强这类“特长”的影响力,形成显著的示范带动效应。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聚在一起,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彼此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可带动其他同学提升学习成绩。

(二)学生“特长”的传递与扩散

学生始终是班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促使“特长”被学习,需将具有某一类“特长”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某种功能的小组,并通过这种功能小组增强“特长”的影响力,更好地扩散和传递某种“特长”。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可以尝试构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具有某类“特长”的学生进行有效组合,组建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小组,并通过这种功能小组将“特长”传递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也可与这种功能小组进行积极互动,从而在一种隐性环境中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讨论:上述功能小组的内涵、类型和职责以及其构建、实施与管理。

三、功能小组——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一)功能小组内涵班

级管理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手段,提供和创造学生主动成长的机会。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意识,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这表明班级管理要始终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另外有研究表明,成功的班级管理需具备以下条件:和谐平等的同学关系、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良好持久的班风学风、因人而异的批评方式、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综上所述,班级功能小组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兼顾学生的校园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效利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将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突出的学生通过某种形式凝聚在一起,组建成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并通过发挥学习小组与生活小组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二)功能小组类型及职责

1.学习小组的主要职责:(1)定期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活动,班级成员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说明学习障碍,并分享学习成果;(2)基于班级成员的个性差异,举办“优势互补”活动,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能力。
2.生活小组的主要职责:(1)组织班级活动,拉近班级成员的心理距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感;(2)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例如,过节时给其他同学送个小礼物(中秋送月饼、平安夜送苹果等);(3)有计划地学习相关的“生活技巧”,包括人际交往技巧等。

四、功能小组的构建与实施

(一)功能小组构建

班级功能小组是对班委会的一种职能补充,并不是与班委会背道而驰。班级功能小组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小组负责制的形式运行。首先,班主任通过观察,结合学校相关考核文件,初步确定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成员名单,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再次,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确定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的名单,并根据学生意见,在每个小组中确定一名“小组负责人”;最后,班主任制定完善功能小组实施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并定期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对学习小组和生活小组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二)功能小组实施

建成班级功能小组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科学地组织实施。要使功能小组管理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功能小组成员的培训,主要对学术交流活动、优势互补活动、班级互动活动、生活技巧展示活动等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流程、宣传方式、活动内容设计、互动环节设计等方面展开培训。培训在功能小组最终名单确定后的一周内组织实施,培训方式以班主任讲话、资料学习、座谈会等方式为主(包括“老生”培训“新生”),培训频次每个月不应少于3次。(2)功能小组活动的支持。学校、班主任应加强对功能小组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在活动场地、活动道具、现场布置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指导,并可研究设立班级功能小组活动资金,对于意义重大、具有广泛教育作用的特色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3)功能小组的内部管理。班主任应引导和加强功能小组的内部管理,逐步提升功能小组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功能,对于内部管理形式可以考虑“流动式组长负责制”。
参考文献:
张丽婷.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制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63-164.
陈满红.“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3):16.
[3]刘向前.班级管理的小组模式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4(31):29-31.
[4]李振峰,王立腾,牛爱之.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基础教育,2012(1):98-103.
[5]时伟,王贵海.试论班级管理模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0-53.
[6]白云霞.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
[7]于佳鑫.浅析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J].才智,2012(28):118.
[8]闫冰冰.有关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5):17-18.
(责编 高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