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酒文化 >简析以新媒介和新思维促进文化传播创新

简析以新媒介和新思维促进文化传播创新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6064 浏览:190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北京联合大学为更好地推动北京市教委项目“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创新”的开展,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检验和总结,于2013年12月7日召开了以“新媒介 新动漫 新传播”为主题的“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国际论坛”。150余名嘉以新媒介和新思维促进文化传播创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宾出席本次论坛,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市教委、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管理界、研究界、教育界、影视制作界等以及美国、意大利的动画制作界。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乔东亮主持本次论坛开幕式,校长卢振洋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论坛开幕前,学校党委书记徐永利与乔东亮一起参观了由应用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广告学院和应用科技学院联合举办的主题展览,指出要加强相关专业的联合和队伍建设,争取协同创新的成绩。
文艺评论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动漫处处长宋奇慧、北京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李海燕、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部长贾秀清、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等在会上先后致辞。副校长鲍泓向三位权威专家仲呈祥、饶曙光、黄心渊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在接下来的主题研讨阶段,与会领导、专家和从业人员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互动交流。

一、管理界:旗帜鲜明

仲呈祥在会上发表题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从事微电影微动漫研究》的讲话,他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影视管理、审核、评奖等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以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切入点,高屋建瓴地对微电影、微动漫的创作与研究提出了倡议和深思。他指出,为了实现“科学与艺术共同为人类怎么写作”的目的,学科学的要掌握一点艺术,懂艺术的要了解一点科学,微电影、微动漫的研究也是这样。他从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影视传播的历程,谈到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微动漫传播带来的理由;从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对思想文化领域的统领作用,谈到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态度在微电影、微动漫创作、传播与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微电影、微动漫的创作不能只是满足于“领导要政绩,企业要地皮,专家要课题”,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生理快感,更不能一味地强调经济回报,而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讲话的最后,他引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申道:“动画艺术也应该是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阵地,这不能变。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地位,实现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道路。所以我非常赞成领导讲的,中国动画要走‘中国道路’。”仲呈祥的讲话内涵丰富,主旨深远、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饶曙光的讲话以《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与艺术品质》为题,在梳理当前微电影商业模式的同时,提出了要注重其艺术品质的想法。他从世界电影产业的起源谈起,认为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都是微电影,但当时并不叫微电影,由于如今影视制作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微时代、微文化背景下的时间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等客观形势,才出现了与传统电影概念相对应的“微电影”概念。在分析微电影制作主体、视听效果等情况的基础上,他认为,目前的微电影界或者依附于广告,或者是低成本的自娱自乐,尚未找到自己成熟的商业模式,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更需要的是人才。只有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去了,才能真正生产出既有市场,又有品质的优秀微电影。他指出,“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的时候都要考虑最终到底留下了什么,能不能留下可以称为‘经典’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反复地去看、让我们不断感到受启发的东西,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其应该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我们的深思、我们的体验和我们的表达,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微电影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客观的梳理、权威的数据、理性的阐释,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李海燕介绍了通过项目申报、立项评审等工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及团队建设,并以此助力文化传播创新的情况。她介绍,2012年北京市教委制定了高层次“创新团队计划”,旨在通过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项目、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创建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团队,增强在全国的竞争能力。北京联大“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创新”团队是2012年选出的50个团队中的一个,该项目将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以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与实践为突破口,对人才培养、师资培养等提供一个平台。她在指出项目的立项宗旨、建设周期及建设目标等之后,肯定了北京联大在数字动漫艺术方面的基础和能力,并对未来三年内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良好的成绩寄予期待。
宋奇慧结合工作实践强调了自己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深思及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她认为,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动漫艺术不能只追求利润,而要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2013年委托一些院校对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行业标准进行研究时,突破了以前的工作模式,结合国家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提倡进行动漫产业的研究,在制定标准时把转码去掉,体现自己的创作特点。所以在评选时,强调是首发的产品,而不从别的载体中转过来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还是要在产学研方面有所突破,在艺术创作上实现盈利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在实践中能发挥作用,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时统宇研究员以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批评电视剧《甄嬛传》为例,“好人斗不过坏人,好人只有变得更坏,才能取得胜利”,甄嬛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以此对当今我国影视创作的价值观理由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当今中国知识界“校长开房、法官嫖娼、医生卖孩子、博士多如狗、教授也疯狂”等种种现象,与中国影视产品的质量高低、审美审丑有关系,至少有某种逻辑关系。他借用国家新闻出版副局长童刚的话指出,国内影视创作存在“文化关怀薄弱,审美境界狭小,现实主义力作缺乏”等诸多理由,很大程度上要拜托在座的年轻同学们——“你们将来千万不要走中国电影这种审丑的这条路,那样等于自掘坟墓”。

二、教育界:产学研合作

正如卢振洋所说,学校一直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实施与评审,尤其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锻炼队伍,提升水平。承办这次论坛的北京市教委支持的人才强教项目“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创新”团队整合了学校多所学院的师资、科研等核心力量,涉及艺术设计、新闻传播、影视管理等多个领域,团队师生参与的动漫喜剧电影《终极大冒险》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大奖”,这既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之

一、也是对师生专业能力的一次检验与提升。

乔东亮从微媒体、微动漫、微传播、微产业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创新”项目的总体设想和运作思路。他强调“微”不同于“小”或“小小”,不是把传统作用上的动漫缩小了进行策划和制作,而是通过短小精悍、“微妙玄通”的精品力作,在移动新媒体平台上传达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主题,并以此实现文化传承创新的目的。他借助于PPT和微动漫短片,对技术层面的微动漫制作、艺术层面的微动漫质量、社会层面的微动漫传播、管理层面的微动漫监督与引导等进行了分析,指出“重点还是如何做好监管,不论是社会,还是我们的相关机构,包括政府,如何管好这个微媒体,使我们的程序设计更能符合文化建设的要求,使我们的微动漫更能倡导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乔东亮的讲话既有理论的引导,又有数据的支持,更有方向的把握,给人以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
贾秀清提出,现在是多媒体的共谋,而不是多媒体的竞争。每一个媒体面对着审美对象的分配,而没有形成对审美对象的提高。我们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渠道,通过制定手机动漫的国内标准等方式提倡从内容到形式,再到媒介的统

一、真正使我们的微媒体走向内容的创新,真正推动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内容出现。

黄心渊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和从业实践,对国内动画制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肯定了北京联大在相关的“很多地方还是很超前的,不但有最早的移动平台,而且一直在默默地为移动开发做贡献,包括动画制作,联合大学也是做得比较早的”。他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双城记》开篇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结束自己的发言,称当前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尤其对年轻人来讲,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因为变革非常快,好多事情都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因此,鼓励年轻人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在通过微动漫进行优秀文化传承方面,北京电影学院动漫策划专业主任、华表奖评委马华所说的“动漫作品优胜劣汰、大浪淘沙过程,精品化、类型化、题材的丰富化、受众的精准化、形式的多样化”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之纲副教授强调的“传输的内容、故事性创作、观众的接受”等,也都包含着同样的期待。
会上,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惠东坡、广告学院王彦霞、师范学院沈永亮三位教师分别代表各自团队发言。惠东坡在题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修辞》的发言中,谈到了媒介技术在传媒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也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想法和对公共事务的意见。王彦以《微电影微动漫创作与传播的深思与实践》为题汇报了“‘厚德’微语”子项目的进展与成果,并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践的深思及合作的体会进行梳理,提出了对微电影的命名、微文艺创作的特点、微动漫与微电影创作的异同等理由的认识,得到与会人员的认同。沈永亮以《微动漫和民族文化的传播新模式》为题,谈了他及师生共同参与动漫电影《终极大冒险》的经历,数十位师生参与影片策划、制作、营销、传播的经历,正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发挥专业特长、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

三、行业界:八仙过海

参加本次论坛的业界代表除了国内顶尖的专业团队代表之外,还有来自美国、意大利的行业精英,他们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从业经历分享了微动漫创作的经验和体会。
深圳西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爱华以独特的发言风格吸引了与会人员的注意,她称自己做动漫是圆了“一个草根英雄的英雄梦”,见证了中国动画的成长。她在1999年进入到动画行业,既不是学美术出身,也不是学技术出身,而是一个“学中文的写作者”、一个“歪打正着的英雄梦的实施者”,她是以年轻妈妈为孩子写故事的身份从撰写儿童文学作品起家的。2006年《Q城宝贝》做到了62集,1116分钟,但当时的动画市场尚未形成产业链,一些电视台播放动画片是以新媒介和新思维促进文化传播创新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不向主创付费的,她就采取“电视台不给钱坚决不给播”的策略,哪怕一分钟只给五块钱她也给播,就这样卖给了宁夏电视台。就这样,她从一个想圆作家梦的写作者,成了一个动画片编剧、导演、融资人和企业的掌门者,她的“内容创作”经历,使在座的年轻学子们深受启发。
国内动画导演皮三认为,目前的互联网是唯一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并跟权力、资本抗争的地方。他结合自己制作的许多动画作品包括其中的宏大叙事类作品谈了自己的创作感受。他认为,当前的动画界一定要多样化,拥有不同的声音,因为多样化才是这个行业最有价值的东西,有主旋律的、有商业化的、有另类恶搞的,都让对方可以存活,这是非常重要的。
集新锐编剧、导演、摄影师多种头衔于一身的美国动画界人士Justin Perkinson 以《新媒体叙事的现在和未来》为题,介绍了他利用新媒体,获得一个公共的筹款平台的过程。这个公共的筹款,有助于他独立完成动画、电影以及纪录短片,当然也包括长时影片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并在实现创作目的的过程中获得经济的回报和利润的分享。这旨在建立一个圈子、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一个社区,在彼此帮助的同时彼此受益,给与会人员带来了新鲜感和好奇感。
意大利国家电影音像和多媒体工业协会驻中国代表Edoardo Gagliard在《从传统到未来:意大利动画和新媒介前景》的发言中,介绍了意大利动漫、动画片的情况和背景,意大利的动漫历史不是特别长,第一部动画片大概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70年代出现了很多,有原创的,也有翻译的,那是个最好的年代,理解“动漫”时的关键词就是“艺术的作品”;80年代出现了动漫的危机,作品越来越少;90年代情况才有所恢复;2012年出现了动漫的第一个3D作品。但目前意大利还只有“短片动漫”“动画片”等概念,相关作品像电视剧一样播放,但时长只有5至10分钟,仅这一类作品今年就出了100个,在这100个当中,有12个是动画片。可见,尽管目前意大利没有“微电影”“微动漫”等概念,但其动漫制作与传播的目前状况与我国有相似之处。此外,还有很多发言者也都阐述了自己精辟的见解,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分享了从业的体会,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本届论坛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却是一个务实、成功的会议,既对“数字动漫艺术与文化传播创新”项目前期成果进行了有效的检验,又通过请专家和领导“把脉”的方式校正了研究思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会上闪现的思想火花,不但对项目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同时也对参加会议的年轻学子们产生了诸多有益的影响。正如北京联大广告学院院长张旗在主持闭幕式时所说,“今天的会议非常紧凑,内容也十分丰富,含金量相当高,来自学界、业界的20位专家就‘新媒介、新动漫、新传播’的主题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交流了各自的思想,尽管其中有一些观点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但正是这些不一样的独到见解以及思想的碰撞,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据悉,论坛将在以后每年举办一届,届时将有更多专家和领导应邀前往指导。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
(责任编辑:张斐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