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关于职业院校构建合理贫困生资助体系

关于职业院校构建合理贫困生资助体系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14227 浏览:595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当前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及效果分析

一直以来,对贫困学生实施教育救助,是改变其个人命运和家庭命运的重要社会保障措施。但目前我们的教育救助存在一个盲区,对普通教育的救助很热,而对职业教育的捐助乏善可陈甚至没有,包括希望工程和政府补贴。希望工程自1989年起以“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为宗旨,至2005年已为289万多名农村贫困孩子提供了资助,其资助范围主要是义务教育段、普通高中和大学。而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很少有学费补贴,并且中职学校的学费标准远高于同档次普高。
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并入到高等教育改革,一些中专高职学校在学费上没有优势,甚至有些时候比大学还要高;在录取上,把职业院校列入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上述政策导致的一个共同结果是:职业教育被边缘化了。职业教育总体上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整个大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从而必然导致对职业院校贫困生的忽视,所以一直以来职业院校的贫困生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发挥职业院校优势、拓展渠道、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1.扶贫先扶志——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对贫困生进行正

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udooo.com

确的思想引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贫困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贫困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民族传统精神,在校园内营造有利于贫困生生存的环境,并加强对贫困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贫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实行造血工程——大力建设勤工助学平台

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贫困生一般都吃苦耐劳、诚恳勤快,职业院校应安排部分贫困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获得劳动报酬:一是校内临时岗位,如将教学楼、办公楼及实验楼的卫生清洁工作承包给责任心强的贫困生来担任;每个检测期学校的护校人员、保卫人员都从贫困生中产生。二是发动贫困生助教、助管,由贫困学生负责图书馆阅览室的部分管理工作,多媒体教室内各种设备也指定贫困生进行管理及维护,计算机专业贫困生协助教师进行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等。

3.重视发挥优秀贫困生的榜样和激励作用

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应注重树立优秀贫困生典型,在广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中起榜样作用。
在各种资助工作中,突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的导向作用,对每年级各方面表现优秀的贫困生颁发奖金,提高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在勤工助学基金的评定中,家庭经济贫困虽然是首要条件,但优先考虑人品、道德、学习方面都好的贫困生,使有限的经费用有所值。

4.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贷款在校期间是免息贷款,是信用贷款,是国家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推出的有力政策,诚信守法是其必备的道德素质。助学贷款之所以采用无需担保的形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对他们将来履行还贷义务有一个良好的预期。然而,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诚信素质的形成既要靠教育,还要靠约束,因此必须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要把诚信教育纳入整个思想教育体系,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受助贫困生,要进行系统的助学贷款政策教育。要讲清助学贷款的性质、对象以及违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讲清助学贷款的意义以及违约对本人、学校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职业院校应以农村贫困新生为载体,建立“心防”工程

1.农村贫困新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⑴难以应对农村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农村贫困生跨进大学后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过程,对于他们,尤其是边远山区的贫困生来说,城市是一个相当陌生的环境。农村和城市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刚入学的农村贫困生骤然增添不少的压力,造成强烈的心理疏离感和失落感。
⑵陷入孤独封闭的交往心理误区。农村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单一,人际交往范围也比较狭窄,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一些农村贫困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此外,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别人,部分心胸狭窄却又自尊心极强的贫困新生对自己的拮据的经济困境心生羞耻,不少新生出现因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2.学校须建立相应机制帮助农村贫困生走出“心防”

农村贫困新生面临着诸如上述的种种心理问题或问题倾向的困扰,职业院校要助困与育人相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采取种种措施去为贫困新生心理减负,加强贫困新生的心理调适,以便顺利过渡到职校的学习生活中来。
⑴教育贫困新生正视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迈好踏入高职新生活的第一步。贫困生入学后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来源于其对新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对城市环境不熟悉,同学之间还没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内心的烦恼得不到适当的宣泄、排解,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⑵发挥职业院校辅导员、班主任作用,指导贫困新生树立新的科学学习观,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高中是以依赖教师为主的追随型学习,以课堂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靠做题,教师则是安排教学的各环节,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很大。而在大学,学习逐步转向以个人探讨研究为主的自主型学习建立起全新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是职业院校农村贫困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
⑶引导贫困新生正确评价自我,选准参照系。正确的自我认识,是自我完善的动力,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自己,才能保持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和谐统一,重建自信心。不少农村贫困新生自我认识有些偏颇,自我评价过于消极,具有很深的自卑感,这个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会影响他们大学期间身心的健康成长。引导贫困生正确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放下盲目自卑的包袱,自信愉快投入大学生活,是新生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要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不畏缩、不自卑,能够正视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张建奇.198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的演变[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2\]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陈德静.关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2,(2).
\[4\]刘万永.救助贫困生仅仅给钱是不够的[N].中国青年报,200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