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谈述排除如何排除聋生学习历史思维障碍查抄袭率

谈述排除如何排除聋生学习历史思维障碍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32637 浏览:1475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针对聋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一些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因素,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使他们获得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引导聋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规律,巩固记忆

很多聋生的历史学习得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对历史根本就不感兴趣,相反大多聋生在开始接触历史时都会对历史课本中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历史人物等有相当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考试的压力,聋生就慢慢地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出现记不清、记不牢等困难,产生思维上的混乱,从而产生历史太难记、太难学的不耐烦心理,刚接触历史时的几分兴趣变为厌学、怕学历史了。为此教师应抓住聋生出现的这一心理障碍,引导聋生理清历史的基本线索,把各种零散的、无序的基础知识变成有序的、有“线”可依的知识,并抓住其中一些重要的阶段特征,理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让聋生从“杂乱”走向清晰,让聋生可以比较自如地为历史思维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方向。
例如,世界近代史从纵向联系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无产阶级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和国际关系史四个基本线索。其中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主体线索,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家对内剥削工人,引起无产阶级运动,对外掠夺殖民地人民,引起民族解放运动,列强之间争夺霸权和无产阶级要求加强团结又形成国际关系,等等。聋生可以按照这样的办法“顺腾摸瓜”,一步步探究下去。这样那些原来看似杂乱的基础知识变得井然有序,聋生通过理清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巩固了历史记忆,消除了心理的屏障,从看见历史就“烦”的心理走向“原来我也可以学、学得好”的愉快心理,欣然接受历史,努力学习历史。

二、构建历史知识网络,激发聋生兴趣,引导聋生学会学习历史

知识是思维能力的载体。很多聋生之所以难以发展历史思维,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了这样的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不是单纯的知识点,而是一种知识网络),因此经常陷于“我不知如何学”的局面中。历史教师应针对聋生的苦恼问题,引导聋生构建起历史知识网络,让聋生领会历史知识之间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的。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要放到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使聋生能掌握完整的、系统的历史知识,让他们体会到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感,激发聋生的兴趣,为聋生发展思维能力,发挥创造力提供土壤。
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时,就可以引导聋生归纳出如下的知识网络:
这样不但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因后果、纵横联系、中外联系都表达出来了,而且发展了聋生思维。聋生通过举一反三,建立起一个个知识网络,使聋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展,达到了引导聋生“会学”历史的目的。

三、引导聋生有效地摄取历史信息,扩大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绝大多数聋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都会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产生兴趣,但课本内容没有足够的资料满足聋生的需求,只是条条框框多。所以在聋生眼中课本内容显得干巴巴,很多内容抽象、生硬,很难让聋生“感受”历史,因此聋生在理解分析历史本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即“我想象不了”。为此,教师应引导聋生从多方面去摄取历史信息,补充课本的不足,扩大聋生视野,拓宽思维能力,让聋生能真正通过现象“看”本质。现代科技的发展,能给聋生提供各种历史信息,但作为中聋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一一涉猎。因此教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历史信息让聋生阅读、理解、吸收,让聋生自己形成历史认识、学会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学会“感受”历史。
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我先将报纸上有关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些报道;一些关于二战的影片(有字幕)等资料信息一一展示给聋生,先让聋生课外阅读、观看后领会,并将该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比较、分析,让聋生对二战从起源到结束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后,再与聋生一起学习课本的内容,这样聋生对课本中“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二战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等语句再也不感到抽象、生硬了,而是这些文字已在他们的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了。聋生对历史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大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

四、引导聋生挖掘隐性知识,培养迁移能力,学会运用历史

聋生不善于总结,也不触类旁通,总结能力和联想能力较弱,聋生单向思维居多,对问题的考虑简单片面,少发散性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常常会碰到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向聋生问:这个问题明白了吗?他们往往信心满满地回答:明白。但教师发现当问题稍稍改变聋生就答不出来了。聋生也不是在骗人。这归咎于聋生不同于健听人的思维模式。健听人的思维认为对问题的“明白”意味着对问题的正反面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清楚,而聋生的“明白”常常指的是当前问题的当前情况清楚,所以教师授课时要顾及聋生的思维模式,讲授时要对问题充分发掘,正反面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表达清楚,否则,会造成聋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灵活发挥。其实该过程也是锻炼聋生思维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聋生抱怨:“课本没有讲到,我怎么知道?”这是聋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会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巧设疑问,引导聋生发掘“课本中没有讲到”但其实又隐含在其中的那些知识内容,即隐性知识。通过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提高聋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突破死记硬背的思维定势,培养聋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聋生灵活运用历史,使聋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这一内容时,教材中明确提到隋朝统一条件和内容很少,而绝大多数内容却隐含在前面的章节内容之中。因此我首先问聋生:“隋朝与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哪个朝代最相似?为什么?”聋生回答“秦朝,因为都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短暂而亡,等等”,接着我问:“秦朝统一的条件我们知道了,是否能迁移知识解决隋朝统一的条件呢?”聋生经我的引导,对照秦朝统一的条件,分别从课本内容中去“挖掘”隋朝统一的条件:从战国七雄的区域性统一想到北周和陈的局部统一;从春秋战国的民族交往想到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从六国的衰弱想到弱小的陈;从嬴政的雄才大略想到杨坚的杰出才能等。聋生在“挖掘”隋朝统一条件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从秦到隋,从已知到未知的知识迁移,达到了学好历史,会用历史的目的。

五、加强培养聋生阐述历史的能力,学会表达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有些聋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高,但回答问题时却支支吾吾,意思含糊、表达不清,这就是他们的烦恼:“想得到,说不出”,不知如何表达。如果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能“想得到,说得出,说得好”,则往往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有些个别聋生的记忆力好,理解、分析问题能力强,但表达却缺乏必要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常在问答题中吃了大亏,成绩得不到体现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www.udooo.com

和提高。针对他们的情况,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阐述历史的能力,理清他们答题的思路,甚至对他们回答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求他们准确。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聋生能顺利突破他们“难以表达”的思维障碍,能清晰地阐述历史,将自己的思维能力推向更高峰,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阐述历史是聋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聋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阐述历史的能力,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①按时间、空间顺序阐述历史;②按因果关系阐述历史;③按递进关系阐述历史;④按总(议)——分(史实)——总(议)顺序阐述历史等等。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几年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根据聋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逐个击破思维障碍,把聋生思维层层推进,无疑是培养聋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潘孟良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