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教育法学 >教师讲解——课堂不可忽略环节

教师讲解——课堂不可忽略环节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33785 浏览:1574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我们正在学习借鉴的有杜朗口课堂教学模式、南通课堂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模式带给我们一种鲜明的感觉——学生终于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讨论、小组合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似乎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而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现象完全没有了,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问题的设计者,在杜郎口教学模式上,教师甚至有时只是参观者,但在这看似精彩的课堂模式后面,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在这些被认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有一个硬性规定,也是评价标准,即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十五分钟、连续讲解不得超过五分钟这个具体的时间,只有学生的小组合作发言讨论,教师极少讲解或不讲解的课堂,才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师的主体性只能在问题设计、课件制作上体现。那么,在课堂上教师要不要讲解呢?要不要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表述呢?所设计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用投影的形式展现出来?用语言表述出来会降低课堂效率吗?

一、改革课堂,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们现在的课堂模式,正是由以往的满堂灌的极端走向老师噤声的极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价值实现一方面是组织学生的学习和研讨,更重要的则是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从而实施最为有效地指导。”教师被严格地噤声,而问题和障碍是伴随着学生学习全程的,当发现问题、学生有困惑了,教师也只能让学生不着边际地讨论下去吗?例如,文言文中的某些语言现象如宾语前置句式,在初中阶段已经出现,但却不常见,学生很难从比较中发现这一句式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么不明白为何这样表述,要么忽略这一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解惑,帮助学生发现规律,要适时引导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后及时讲解。
二、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写的课堂,听力与说、读、写三种能力一样,是构成体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听说能力也是认识世界、接触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在探索的课堂改革中,把很多时间都放在“读写”上,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读写”能力,就成为了课堂改革的目标。一个明显的标志,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少用语言表述,而学生则多看、多说、少静静地听,多讨论,多合作,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听教师口头表述问题,分析讲解,用简洁、明了、流畅的语言总结问题答案,就是对学生听力的一种良好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学生看似静静地听,实际上他们的注意力、判断力已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听知觉已被调动,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中,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被无形地提高了。事实也是如此,一些教学一线教师已意识到这点,如阜实验初中的教师两次来我校上课,在第二次课堂上,教师明显更强调先让学生倾听,然后再思考合作讨论。
另外,课堂上学生静静倾听教师的语言表述,不仅仅是因为听力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还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现代化元素在生活中的普遍植入,孩子们接触较多的是由视觉带来的感知,以前那种听广播、听长辈讲故事这种以听为主的教育方式已被更直观、形象化的电视所取代,因此,我们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现在的学生,大胆发言、急于表述的时候多,但能够静心、耐心听别人讲话的,能够听懂别人,抓住有效信息的不多。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群孩子在一起,说话像吵架,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等对方讲完或还没听明白对方讲什么就粗暴地打断,人人在说、人人在听的少。而在课堂上,这些缺乏“听力”的学生,也是自说自话,虽争着发言,却很少互为补充,针对他人发言、发表见解的。此外,由于现在教学普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即使开了小差,也能找老师要资料,这就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低下的习惯。

三、衡量教学效果的手段也规定了课堂必然要有教师的讲解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于文章不是不理解,而是不知如何解答,不知如何运用已有知识组织语言表达。学生回答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常常是零碎而杂乱无章的,缺乏条理性、针对性,而教师的及时讲解示范性的解答是给学生模仿的标尺。所以,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任学生随意组织语言表达见解,而不及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时引导,学生在考试中,就容易出现答非所问、甚至不知表述为何物的现象。
综上所说,笔者认为,在提高课堂效率的改革中,不能忽略教师的讲解,问题的口头表述。在课堂上,我们反对教师的“一言堂”,但也反对另一个极端——教师放鸭子式的沉默。
参考文献:
严华银.回归真实: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条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11,(4):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