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科技哲学 >对于中和朱熹“中和”说和理学内圣之道

对于中和朱熹“中和”说和理学内圣之道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9197 浏览:8366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为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哲学思想系统宏大,统摄理气,中和,性情等哲学范畴,涵盖本体论、心性论和格物致知论等内容,条理缜密,意蕴丰富。然而本论文欲以中国哲学中之心、性等重要哲学范畴及其联系为切入点,针对朱子“中和”学说以及与之有关的成圣不足展开详实论述,而此成圣不足又可化解为“致中和”不足。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诸子关乎心、性论述均有文献可查阅,但是最有影响的,能发出莫大声光的是由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发起端。然而中国心性之学有所忽略,其理由大可由“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与“罕言性命”数语获知。但是孔子所倡导的仁学就是要将以仁、礼、乐等为核心的周礼之外在约制形式内在化,即转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孔子之仁学思想欲开心性学之源的倾向。继而孟子沿此思路进展并详细阐述之,进而开出“尽心、知性、知天”的由内在性最终指向超越性的道德向路。儒家经典文献《中庸》中关于“中和”即“已发”、“未发”思想有明确的诠释,但是和如何做涵养心体的工夫联系不大。而在宋代,这个不足又被拓展为如何具体落实“己发未发”时工夫的不足,成为理学中非常重要的话题,其中最醒目的是以二程为代表的理学家。与二程有师承渊源的朱子对“中和”的体认先后经历了丙戌和己丑两次“中和”之悟,这两次“中和”表明了朱子摆脱道南学派的心理体验方式而在哲学上体验已发未发究竟何为,以及由此引发的心性情论述系统。为此厘清心、性、情三者联系对于解读朱子哲学思想有重要作用。此外,在对“中和”思想的体认历程中,朱子也分别确立了以“居敬涵养”为特点的道德理路和以“格物致知”为特点的理性思路,以而以内在性和外在性两个维度为成圣成贤之可能奠定了基础。关于成圣的不足势必要对成圣何以可能的不足加以解释,即性善论检测设可证之可能。成圣的不足亦可化解为“致中和”的不足,而前人关乎该不足的阐述大多就“中和”而论甚至滑向内心的神秘体验;然而自朱子始,不仅以论述上加以阐述,而且亦以操作层面上给出了明确的修养策略和工夫,以而使得由心性修养以至“致中和”成为可能。关键词:仁学论文中和论文心性之学论文致中和论文内圣论文

    摘要3-5

    ABSTRACT5-10

    引言10-14

    前言14-17

    一、思想背景14-17

    第一章 孔孟心性论17-26

    第一节 孔子仁学为心性学之源17-21

    第二节 孟子心性学通天之可能21-26

    第二章 朱熹“中和”思想——心性学之新诠释26-69

    第一节 “中和”不足由来26-33

    第二节 “中和”说与心性联系33-37

    第三节 朱熹“中和”不足37-69

    一、中和旧说37-44

    (一) “心为已发,性为未发”40-42

    (二) “先察识后涵养”的工夫论42-44

    二、中和新说44-69

    (一) 心性情联系44-53

    (二) “涵养居敬”论53-61

    (三) “格物致知”与“涵养居敬”联系61-69

    第三章 “中和”思想之旨向——内圣之道69-80

    第一节 内圣的前提证明------性善预设69-71

    第二节 朱熹“中和”说与理学内圣71-80

    一、成圣的基础:“由己”非“由人”71-73

    二、“中和”学说与内圣修养策略73-76

    三、内圣的现实流向-----贤人、君子76-80

    结束语80-8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