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简述公允公允价值计量有着理由和改善措施

简述公允公允价值计量有着理由和改善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11839 浏览:4684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公允价值的利与弊一直是金融界和会计界争论的热点。如何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相关透明的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问题 改进措施

1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1.1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放大风险的效应

“以市值计价”存在放大风险的效应。当市场存在泡沫时会向投资者传递过于乐观的信息,反之则过于悲观。在资产市场价值急剧缩水的情况下,采用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也会急剧缩水。此时企业常常会出售这些市值不断减少的资产,但这种做法会进一步加剧资产的贬值。减值损失还将影响利润表,使企业的利润减少或者变为亏损,最终将影响企业的流量。

1.2 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难度大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加大了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弹性空间,更加大了企业会计人员获取公允价值的难度。尤其对于一些没有相关市场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更难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运用流量折现法来估计公允价值。但是,未来流量的金额、时点以及折现率的选择等都是不确定的,在操作上具有很大难度。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是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难题之一。

1.3 估值技术在公允价值实务操作中有待完善

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问题是公允难以计量,而市场上又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估值技术。如果不存在公开报价的资产或负债,就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公平的参考。公允价值计量很多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会成为一些企业甚至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一些企业通过人为调整未来流量、折现率等因素来操纵利润。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内部或外部监管机构,都面临着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现实难题。

1.4 公允价值计量容易引发短期行为,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公允价值计量容易导致市场参与者的短期行为,在市场大幅波动情况下这种现象更突出。当前金融市场复杂,市场信息不对称,部分投资者缺乏必要的金融和会计知识,缺乏理性行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利润缺乏判断,不能很好地分析其中包含的风险,极易跟风抢购及抛售。因此,市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采用市价计量的公允价值可能难以公允。

2 公允价值计量的改进措施

2.1 加大公允价值信息披露

(1)增加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内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通常是市场中的交易,这种往往掩盖了不确定的市场条件和经济环境。因此,不能只披露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数值,应增加其潜在风险、估价方法和其他重要因素的披露,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计量程序、计量检测设进行说明,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可操纵性。
(2)规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金融衍生工具的高风险性已经引发了诸多事件,其中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披露不足是关键原因之

一、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数值进行披露,并以此来说明所包含的风险不够可靠。

(3)加大对特定主体信息的披露。从实质上说,以市场为基础的信息比特定主体的信息更加可靠。然而,情况常常并非如此,比如金融危机中市场流动性短缺,投资者非理性抛售金融产品,导致市场与资产本身价值出现严重偏差,所以有时根据市场数据得出的价值可能反映不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3.2 公允价值确认标准的补充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认需要同时满足:(l)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2)公允价值可以计量;(3)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4)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但是明确指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应当“持续可靠计量”。如果将“持续可靠计量”看成是确认公允价值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没有考虑上述(l)、(3)两条确认标准。企业会计准则应当补充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并且予以明确规定。

3.3 采用混合计量模式

对于那些没有活跃市场、难以估值的资产,公允价值很难反映其本来面目,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价值偏离。而历史成本计价下,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则表现出较小的波动。所以,应综合各种计量属性的优点,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而金融负债按历史成本计量。这种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而且可以弥补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不足,克服传统财务报表中计量模式单一的缺陷,有效规避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带来的财务信息的波动。

3.4 构建公允价值信息监管体系

从内部监管来看,主要是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强化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以保证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从外部监管来看,首先,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监督职能;其次,加强金融监管;最后,加强准则制定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对话与合作,充分考虑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使我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风险最小化。

3.5 适度放宽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活跃市场”,实际上市场并不总是活跃的,当缺乏活跃市场时,现值估价技术就成为寻求公允价值的重要手段。如果仍以“活跃市场”作为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将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应将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适度放宽,将“活跃市场”改为“公平交易市场”。

3.6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推广会计电算化

公允价值获取的准确性与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只有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得到提高,及时搜集交易对象的市场及相关信息,熟悉估值技术,才能获取最准确的公允价值。同时,应当进一步推广会计电算化,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王婉陵.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王为民.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5.
[3]张顺华.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2012.6.
[4]王萌.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财经大学》,2010.
[5]黄永安.公允价值应用的问题探析[J].《现代经济》,2008.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