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试议危机高职院校危机管理

试议危机高职院校危机管理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28208 浏览:1313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管理模式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特点,校园的安全、危机管理工作相对一般高校显得更加脆弱。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危机的类型,并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其应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事前、事中和后期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危急事件 危机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高等院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有呈现上升趋势。危机事件具有事发突然、违反常规、波及面广、危及周边环境等特点,当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或社会政治因素引发危机事件时,必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声誉及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构建有效的应对机制,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当前高职院教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1 危机及危机事件

对于危机的定义,美国菲尼克斯德弗瑞(DeVry)技术研究院院长、著名的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博士将危机定义为“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怎么写作、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而在高职院校中,“危机”更多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类事件。高职院校学生年轻气盛,政治敏感性较高,往往初衷较好但会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利用,把美好的政治愿望扭曲为歪曲的表达方式,比如钓鱼岛事件引起的打、砸、抢烧的行为,非法游行,甚至还可能进入到“功”等邪教组织。
第二,学校治安事件。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学生因自身利益未得到满足、学习压力大、情感纠葛处理不当或学校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危机事件,例如罢课、罢餐、集会、游行、群体性斗殴、偷窃、等。
第三,自然灾害。因无法预测的自然界原因引起的危机事件,例如旱灾、水灾、地震、海啸等,以及群体性流行性疾病或传染病等可能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如非典SARS病毒、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生源较差,大部分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良习气较重,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尤其是现在的90后新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刚来到学校,人变物变,环境产生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受新兴文化冲击的影响,更是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思想上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在困难面前没有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强大决心。

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在学习方面表现为迟到、早退,学习态度不认真,方法欠缺。文化底子差,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导致学生本人心理产生波动,有时会感到苦闷、焦虑不安、烦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学习上的压力,加之学校的规章制度较为严格,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在生活方面,学生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产生心理上变化,这些问题通常涉及学生的就业、家庭、恋爱等方方面面。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把握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助于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3 高职院校正确处理危机事件的对策研究

3.1 编制应急预案

首先,建立危机事件常设性机构,把危机事件处理部门做为固定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全面指挥。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参与的单位与人员较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与指挥,不仅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危机事件,还会因为协调控制不利导致信息沟通失败等负面影响。其次,广泛宣传,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发放给全体师生。应急预案应包括学生的地理位置、建筑分布、人员配比、紧急通道、不同类型事件处理或自救的简易方案等。科学的应急预案可以使师生提高反应速度,避免产生心理恐慌,防止危机事件蔓延。

3.2 明确预警机制的主体

辅导员是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当遇到危机事件时,辅导员必须成为事件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在新时期下,按照“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危机事件的应对应该由“事后应激”转变为“事前预防”。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沟通最多,辅导员应注重学生的动态的管理和心理问题干预。辅导员应做到事无巨细,深入到学生课堂、寝室、食堂中去,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选出优秀的班委帮助老师一起观察周围的同学,主动积极地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辅导员应具有较强的敏锐性,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将危机事件遏制在萌芽阶段,杜绝危机事件的发展和蔓延。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博客、飞信,这些平台都是获取学生思想状态有效工具。

3.3 控制场面,合理承诺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对事件发生原因与经过要予以及时通报,处理问题要迅速、效率,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发生危机事件后,需立即报告到危机事件处理部门,由此部门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危机事件的协调、控制与指挥,保证学校各个部和人员按时到位,第一时间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以便开展工作。遇到重大事件需立即联系医院、门寻求帮助。由专人负责公开发言,将事件有关信息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和学生,避免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防止事态扩大。

3.4 引入保险机制、缓解学校、学生压力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危机事件发生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不论事件的危害程度大小,都会给学校和学生造成较大的伤害,学校对危机事件的赔付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社会商业保险的引入机制,最大程度地把风险转嫁给社会。当学生发生了意外,学生可以以较少的投保额换取较高的理赔额,在经济上得到一定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对于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应积极建立实习保险保障机制,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免受因意外伤害而遭受的经济困扰。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由于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与企业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关系,实习生不列入“职工”范畴,当遇到人身意外伤害、工作事故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实习生的经济赔偿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这给企业、学校、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引入社会保险后,可以进一步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和岗位的企业利益,既保护了学生,也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从而进一步深化“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

3.5 给予危机事件的后续心理辅导

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生理上和心理上不同程度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难免会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高职院校如果仅仅关注于处理危机事件本身,而疏于对学生的关怀,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精神卫生问题,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与交往行为。危机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对当事学生及周围的同学进行后续心理辅导。学校应承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建立相应工作网络体系,由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院长)直接参与到干预工作中,由院团委心理辅导中心牵头,辅导员老师作为具体工作的执行者,迅速组织学生党员、班级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等基层信息员密切关注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个体咨询、网络咨询、辅导员面谈等,做到24小时监护,及时有效地传达当事人的安全信息,做好长期的安抚工作,防止出现因危机事件而带来的心理阴影,减少危机事件的传染性。

3.6 分析评估,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对受伤害的人员、损害的物品及严重程度进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行评估,如经济损失、对学生升学及就业的影响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补救。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应急机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鉴定,界定事件的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通报结果需要公布,对广大师生有一个交待。
4 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对高职院校的环境稳定和学校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机制建设、队伍管理、管理经验上有一定的欠缺,但随着高职院校对政治社会形势的研究,预防和处理高职院校危机事件的方法与途径也将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徐向峰.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应急管理[J].商业经济,2009(8).
林银焕.论高校学生件的危机管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3]叶青松.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
[4]李向红,李向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博弈论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91-92.
作者简介:宋志鹏(1983-),男,山东青岛人,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