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试议好善恶恶“好善恶恶”文化心理结构与其现实作用查抄袭率

试议好善恶恶“好善恶恶”文化心理结构与其现实作用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26070 浏览:1117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儒家经典文献为依托分析了“好善恶恶”的哲学根据、思想渊源及其在文化传统中的表现;结合孔子、孟子、荀子的论述探讨了培养此心的条件与方法;指出了此文化心理结构的延续性与恒常不变性;并根据历史事实论述了此文化心理结构的作用与结果及其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有可资借鉴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好善恶恶;物质与精神基础;延续性;恒常性
1002-2589(2013)18-0194-02
《诗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以孔子、孟子、荀子(均精通五经)为主的先秦儒家继承了其中的许多重要思想,不仅有理论上的阐述和发挥,亦有历史上的根据。值得一提的便是《诗经》中对黎民百姓文化心理结构与价值取向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的论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①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对此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为此诗者一定是明晓了人生的大道,方能有此嘉言之流露。这首诗不仅点出了人的自然价值取向,而且指出了人心向背、朝代兴衰存亡的一个重要背景和依据,于今仍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好善恶恶”的文化心理结构

儒家认为,人心具有天然的道德指向,而之所以有此指向,这是因为人禀赋了天地生生之大德,好善而恶恶。这种德性来自于天,而内在于人,这是天人合一的根据,有一种形而上的必然性而不可致诘。人可能由于后天的习为而与此自然指向偏离,有恶言恶行,但并不会真正改变这一倾向,也不会将人的善心完全消除而不存;人的善心时时会有透露和显现,并伴有懊悔之举,从而具有向善之可能。而且,不论其个人自身的修为如何,也不论其自身能否为善,但最基本的一点是,其所欲者必为善,希望别人对自己好一点。
儒家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孔子、孟子、荀子对人心的这种自然倾向均有非常到位的把握。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陌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②也就是说,一个人以忠信、笃敬之道而行,不管他到哪里,都会为人所接受和认可,都是可以行得通的;不然的话,虽州里之近,亦不可行。孟子认为,人的内心对礼义有着极高的认可度,“理义之悦我心,犹如刍豢之悦我口”③。又说:“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④不管是亲疏远近,不以道而行,则事事难成,这是因为人心有好善恶恶的自然取向,可欲之谓善,不符合此一取向标准的,将受到排斥和抗拒。而荀子亦言:“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⑤他认为,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有着“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相同心理结构,都希望他人善待自己,其内心充满了对礼义的渴望,只不过小人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罢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人皆拥有儒家的这种道德理性,而不以地位、财富、修为境界等来判其有无,而只有隐晦与显明程度的不同。一些知名的儒家学者,如孔孟、董仲舒、北宋四子、朱熹、王阳明、刘宗周等,均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并对治国、平天下之大道有着明确的认识。他们都是以身体道、知行合一的人,之所以为百姓所称颂,并非因为其事功天下第一(不论职务大小,他们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民着想,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是因为他们的道德修养让人由衷敬佩,人们从心里认可他们,对他们“心悦诚服”。除了上述的文化人之外,但凡“好善恶恶”之人,只要按照这一原则而行事,均是值得称道德。

二、显明此文化心理结构物质与精神基础

儒家思想并非一种唯道德主义,对与民生休戚相关的经济、政治问题不加重视,或认为其无关大体。相反,从经典文献来看,儒家对民生问题是非常关注的,认为如果不解决民生问题,就不具备从整体上提高民众道德素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孔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①在这里,孔子指出了三种不同道德水准的群体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但并未谈到提高人的道德素养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无疑,孔子是最为欣赏“仁者安仁”的,这一类人的修养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他们都能够与仁为一。他对“智者利仁”亦表示肯定,这类群体有操守,并一步步努力趋向仁。唯独对前一群体和行为模式,孔子十分忧虑。这是因为,他们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能否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决定了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社会的治乱安危亦与他们密切相关。对于他们,我们不能有过高的道德要求,毕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通观《论语》所言,孔子在与门弟子的谈话中,对此亦有所发挥。孔子认为,对于普通民众要先“富之”,然后“教之”;要“足食”,“足兵”,只有保障了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生命安全,才算具备了对他们施以教化的条件。
孟子对此亦有清楚的认识,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②因此,要想提高普通民众的道德水准,让他们有“恒心”,在位者必须让百姓拥有“恒产”,这样他们才能安居乐业。荀子亦有“富国、富民”的专门论述。不过,他们均认为富裕不是最根本的目的,而且富裕只是必要的条件,并不充分,此正如孟子所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③只有在富裕的基础上对民众施以教化,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才是最终目的。同时,道德的生活也为民众的幸福提供了根本、恒久的保证。
所以,在民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就要彰显其“好善恶恶”的文化心理结构,让他们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唯有善才能真正符合其内心的需要,知恶之可恶而去之。这种教育是必要的,因为人心必有所取,不择善则择恶,不可道则可非道。这种选择就是通常所谓的净习和染习,积净习则为士、君子、圣人,积染习则为小人、大恶、独夫。不管是孔孟还是荀子,均贵笃行,能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从切近处做起,不好高骛远,不为豪言壮语,而是要脚踏实地去做,一分体验,一分收获,久而久之,必能见效。佛教讲“见性成佛”,人人都有佛性,儒家讲为仁由己,人人都有善心。故修身养性不从人得,不能舍近求远,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因此,能明了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读书穷理,切实而行,知行合一,变化气质,则人必日进于高明之域,别有一番境界和气象也。

三、该文化心理结构的延续

儒家思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可以说是根深叶茂,但随着20世纪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的解体,一些学者认为儒学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了历史而被尘封在博物馆中,或者已经成为一个无所归依的“游魂”。这种看法多少不免有些悲观,好像儒学真的已经丧失了生命力。然而著名学者李泽厚早在70年代末就指出:
“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它的思想理论已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这已经是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
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最突出的莫过于道德理性之优先地位了,此正如孔子所言的“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尤其在价值评判上,老百姓仍然遵循着善恶、是非、好坏的道路,一言以蔽之,即好善恶恶,即仁与不仁。
君子爱财,而取之有道。民富之后,要教育之,使之知晓人伦之道;食物和兵甲可去,而美德不可不存。莫论成败,先论是非。这些说教,均突出了道德理性的首要地位。这些价值观念或理念对国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史学还是文学,均体现了这些价值规范与判断。历史上能够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莫不符合这一价值的评判,文中莫不体现了儒家的“好善恶恶”之道。在国人心中,是非、善恶、好坏是最为权威、最为自然的评价标准。这种道德评判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人性使然。这种恒久而稳定的心理结构与评判视角,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从而有着超越的特质。

四、现实意义

孟子认为,三代之所以得到天下,是因为其以仁道得到了人心;三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其以不仁之道而失去了民心,天下之兴废存亡莫不如此。秦国非不强也,而二世而亡;项羽非不骁勇善战也,而卒败于刘邦,刘邦之宽仁大度,行民心之所望,其得天下也固宜;魏晋之得天下于孤儿寡母之手,其卑劣如此,故其失天下也促;宋代国力虽弱,然文治大行,以振举百姓好善恶恶之心,而国祚绵长;元代虽横行一时,然浅化而残暴,徒激起人之恶恶之心,而国祚短促……岂国家之命运如是焉,天子侯王将相百姓之命运亦是如此。历史事实,俯拾皆是,人之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不慎哉!
在现代社会,科技强国、经济致富均成首务,然道德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由于科技的不完善与功利主义盛行,而另一方面则在于道德水准的下降。比如说经济危机,既有经济制度、监管层面的问题,亦有道德危机上的根源。如果没有道德因素对经济活动进行制衡,危机的发生则是迟早的事情。比如说医患关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然患者是否能够康复,既取决于医生的技术,又取决于医生的道德水准。孟子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适宜担当大任,否则就是播撒其罪恶,让无辜的人受难。这句话,用在工具或科技理性盛行的社会,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天不变,道亦不变”,而人亦不变,牛山之木也曾苍翠,不如是之秃秃也。社会上之丑恶现象,并不符合人性和人心的真正需要。寒往暑来,昼至夜去,人性之真正样态,必将随着人内心的显明而发显,并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