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电视传媒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优势站

电视传媒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优势站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9178 浏览:349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激烈竞争,地球村频发的爆炸性信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闻大战。此间,电视媒体和电视人锐意应变创新,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传播优势,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抢占制高点,确立了电视在媒体群中的优势地位。由电视媒体的表现和发展势头笔者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电视媒体的优势地位仍将继续保持。
关键词:电视媒体;重大突发事件;三大优势
在报纸、广播、因特网、手机资讯等围追堵截,全面竞争的“超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第三媒体”的电视传媒,也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风光无限、90年代地位弱化、21世纪影响力衰退的演变过程。就在电视传媒被杞人忧天的“取代”论、“消亡”论等预言、评价包围纠结之时,仿佛在人们不经意间,电视媒体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地抓住契机,重振雄风,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凸显出独树一帜的强势特征。
重大事件,是指可以反映大众流行诉求、有着国际国内重大意义的大规模文化、商业、体育事件和战争、冲突等政治事件;突发事件,是指难以预测的、可能影响到人类生存利益的瘟疫、恐怖活动、严重自然灾害等事件。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笼罩着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分裂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肆虐的阴影,因而重大、突发事件接连不断。如2011年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利比亚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美国超级台风、中国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泰国特大洪水灾害等震惊全球的重大、突发事件。不管人们感情上接受与否,这些不以大家意志为转移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客观上“撩动”了媒体的兴奋点和受众的兴趣点。就传播学固有的价值要素构件和人类心理学一般规律而言,对所谓“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取材趋向和受众心理趋向,我们不应该大惊小怪。重特大突发事件一方面给媒体提供了可遇而不可求的重磅题材,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信息需求的“饕餮盛宴”。实践证明,电视媒体在重特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独门绝技的直播新闻优势

在全媒体时代,拼时效成为第一原则。时效就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传播。无论何时何地,仍能第一时间收视,直播是信息传播中的最高样式和境界,也是电视媒体体现时效的最佳手段。直播集报道、知识、评析于一身,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报道战争、灾难等重特大突发性事件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快的信息,展现真实场景,报道最新动态,谁就能争夺到“眼球”,争取到受众。在受众对信息和新闻审美立体化、多元化、苛刻化的今天,电视媒体成了当仁不让的主流传播者。而直播新闻,就成为报道重特大突发事件最受追捧、效果最好、影响最广泛的传播方式。
如果说重大、突发事件给媒体群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标的”,那么围绕“标的”进行的较量靠的就是各家媒体的看家本领了。实践给媒体上了这样一课:最先运用直播新闻方式的,不但在媒体大战中战胜了对手,而且掘得了第一桶金。美国CNN在海湾战争爆发时率先推出24小时直播新闻,从而奠定了其在全球电视媒体界的霸主地位;而卡塔尔、阿联酋这两个弹丸之国的电视台,借助直播伊拉克战争,形成了小国家大媒体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格局。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上空发生了飞机撞击世贸大厦的恐怖事件。当时正值香港凤凰台吴小莉在直播晚间新闻。突然,吴小莉神情出现一丝紧张,几秒钟后,她自行打断自己正在播出的新闻说道:现在向大家播出一条重要新闻,几分钟前,一架飞机撞向美国世贸大厦。紧接着,电视画面出现了世贸大厦现场画面,大火燃烧,市民逃窜,混乱不堪;从此刻起,凤凰卫视就牢牢锁定现场画面,吴小莉靠自己的镇定和智慧,通过画面作现场解说。最恐怖的是第二架飞机再次撞击世贸大厦,画面是同步直播,吴小莉的解说是那样的紧张激动,让人简直喘不过气来;让万千观众深深感到恐怖、惊慌、惊讶,感到战争到来的震撼!凤凰卫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大胆现场直播,使其在国际上名声大振。而当时的电视台却在等待指令,延误战机,全中国的老百姓还不知道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事件。后来的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成为电视台的一次拐点,央视抓住时机,突破传统底线,破天荒地在一、四、九套节目作了各种形式的新闻直播。2003年3月20日10时43分,当伊拉克战争刚刚打响,几乎与爆炸声同步,央视一套已迅速推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其速度之快、形式之活、内容之精彩,完全颠覆了央视过去的传统传播模式。有学者评价说:“央视直播战争,是中国新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通过伊拉克战争报道的首次试水,中国电视媒体完成了重大、突发事件直播报道的实战锻炼,因而在后来的直播报道中显得轻车熟路,游刃有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央视新闻频道在第一时间播出消息后,在15时整点即开始了《突发事件?关注》现场直播。在接下来的抢险救灾“全时空”同步直播中,央视再一次实现了报道模式、报道深度、报道广度、报道时效上的空前突破。直播新闻最大的魅力在于悬念,那惊心动魄的灾难现场,扑朔迷离的事件动态,急切了解灾情真相和救灾进展的心理需求,牢牢锁定了全球数以亿计受众的眼球。电视媒体以得天独厚的优势,打出了直播新闻这张王牌,收到了抢占先机、甩掉对手的效果。

二、无与争锋的全覆盖立体式传输优势

利用前沿科技和精良装备武装起来的电视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往往展示出立体传输和全覆盖的技术优势。我们知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提升了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品位。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受众早已不满足于动态消息的简单报道,而是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更多的诉求。媒体人都知道,要想圆满完成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媒体起码应做好以下四个步骤的工作:一是要闻报道,突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二是背景分析,强调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三是深度挖掘,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呈现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细节;四是即时评论(其中包括普通群众、相关专家以及等多层面的兼容意见),以便为受众提供价值判断的参照框架或方向。而要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内达到上述要求,目前只有电视媒体才具备、拥有这样的承载力、爆发力和技术传输平台。换言之,只有掌握全覆盖、立体式传输条件的电视媒体,才具备丰满、立体、完整、精确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央视调动多种手段,进行了全覆盖、立体式传输的精彩展示。3月11日14时04分,地震刚过19分钟,央视新闻频道就在新闻直播间通过滚屏字幕播出了该消息。14时05分,演播室插播最新消息。14时17分连线驻日记者,播出地震现场画面。一直到当天18时,日本地震的直播窗口始终打开,持续不断地对灾情进行多点位、多角度、立体式报道。为了增强事件全覆盖、视觉全覆盖、观点全覆盖的主客观融会报道效果,央视直接使用美国CNN、日本NHK等电视机构的直播画面,为受众呈现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全方位地震现场。同时,迅速汇集多方信息资源,全景式地报道了海啸、成田机场关闭等最新消息。从14时到19时,央视仅直播连线就达20多次,从方方面面关注了地震的最新情况和影响,向受众提供了大量丰富、翔实的信息。在这次地震报道中,亿万受众见证了央视全覆盖、立体式新闻传播的先进手段、巨大能量和舆论影响力:字幕、口播、多视窗、背景介绍、电话连线、现场见闻、专家访谈、画面实时变化翻新,这种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不间断的报道营造了强大的收视磁场。[3]每日每时每刻,瞬息万变的地震海啸和核电站泄漏状况让亿万观众忐忑不安,为了了解最新消息,人们守在电视机前不肯离开,生怕错过每一个重要信息。在电视媒体浓烈深刻的报道氛围和张力面前,其他传播手段显得黯然失色。

三、无与伦比的细节刻画优势

细节像新闻的“血肉”,它赋予新闻以生命和活力,成功的细节刻画不但可以起到以小喻大、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营造气氛,感染受众,酝酿情感张力,提升新闻价值,增强报道效果。我们知道,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与战争、瘟疫、灾难相关联,而最能反映战争场面、疫情状况、灾难现场特点的,不是笼统报道,而是细节刻画。电视媒体优于其他媒体的主要特征是画面,而动感画面、特写镜头、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等,使电视媒体具有其他媒体无与伦比的优势。
人们也许还未忘记,伊拉克战争爆发几天后,央视4套推出过这样一个片头:哭喊的孩子、愤怒的父亲、擦泪的母亲、忧郁的士兵,以及炮火、爆炸、
废墟等细节场景;在日本地震海啸报道中,我们看到了瞬间冲毁的房屋、海浪中翻滚的汽车、灾民彷徨无助的表情……这些细节刻画所叠现出的蒙太奇效果是:对人类战争、自然灾害的忧虑,对平民、灾民命运的同情,对人道主义灾难的关注。通过对战争、灾难场景细节的组接,不但表达了媒体的态度立场,而且获得了相对客观、公正、理性的新闻效果及较高的公信度。
无独有偶。2004年3月,四川省内江市遭遇了“3?02”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沿江80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关键时刻,兄弟城市伸出援手,纷纷派出消防车、洒水车从外地运水支援内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消防官兵为主体的志愿者昼夜不停地运水送水,为内江人民众志成城战胜特大水污染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不期而遇的重大突发事件,内江电视台以出色的全程报道,客观平衡的运作技巧,多角度、全景式地记录了这场特殊的战斗。特别是在战胜水污染,送别志愿者的仪式上,内江电视台精心策划、巧妙布局。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以4个主持人现场掌控整个场面,以6个记者组从不同角度抓拍细节、收集素材。当《万人空巷送亲人》的电视新闻特写播出后,人们看到了学生的鲜花、大娘的热泪、志愿者疲惫的笑脸、海洋般涌动的人群,运水车已远去,市民仍久久伫立……只有战争年代或影视作品中才有的场景,通过电视细节刻画变成了现实,《万人空巷送亲人》也由此获得2004年度四川省优秀电视节目奖。
2010年11月22日,四川威远县发生特大煤矿透水事件,29名矿工被困矿井下。当时,各类媒体闻讯纷纷赶往现场采访。电视台也迅速从四川、贵州、重庆记者站抽调记者和卫星直播车赶往突发事件现场,面对这一重大的突发新闻,央视有关负责人立即决定对现场救援进行卫星电视连线直播。经过紧急交涉和据理力争,当地政府同意电视台记者在最危险最靠前的位置用3台摄像机进行现场直播。就这样,电视台用长达45分钟的时间在新闻频道作了现场直播,29名矿工被一一救起的每一个精彩难忘的感人画面都真实同步地展现在千万电视观众眼前,这就是其他媒体目前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后来,由于29名矿工全部安全获救,上级领导感叹“这是中国矿难救援史上的一个奇迹”。一条突发的负面新闻,变成了创造“奇迹”的正面新闻,电视媒体功不可没。
在硝烟弥漫的媒体大战中,电视媒体和电视人通过报道理念和方式的改革创新,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传播优势,目前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地位明显。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温故而知新进而创新,乃是电视媒体和电视人欲保持优势而须臾不能忘却的关键词。■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