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国内民族精神综述

国内民族精神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12346 浏览:553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民族精神的研究于更好地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近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进行了一次梳理,包括国内学者对于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核心、特征、培养途径以及研究背景等等,并对目前的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精神 界说 综述
1007-9106(2012)02-0014-04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十七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一步强调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要义,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民族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民族精神的界说、内容、核心、特征、培养途径以及研究背景等等。

1.关于民族精神的界说

陈士福、李文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李玉泉认为,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集中体现了+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欧阳康认为民族精神是+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与心理的总和,是这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和发展的活的灵魂与根本动力,也是该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内在核心部分。莫税英认为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渗透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习惯、思维定势及心理状态之中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同时也认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对于民族精神的界定,国内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都是以民族为主体,具有历史发展性。

2.关于民族精神的内容及核心

十六大报告对民族精神的内容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但是广大学者对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仍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方立天在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五个方面的同时,提出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他指出:“在这五种精神中,自强精神是其他精神的基础、前提:只有自强,不断奋斗,努力向上,才能真正做到重德和务实,而且自强本身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务实表现;只有自强不息,才有广阔胸怀和宽容精神;只有自强,才能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祖国。重德、务实、宽容、爱国都不能离开自强。可以这样说自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强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两个方面都起了最巨大,最主要的作用。”高瑞英也认为“自强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李宗桂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德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个方面,并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刘纲纪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可以概括为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和应变精神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并强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理性精神。脱离了理性精神,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精神,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求实精神和具有积极意义的应变精神。钱逊认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小则表现为“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精神,大则表现为国家、民族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和献身精神。肖君和在《华魂-第二卷,中华民族精神》一书中,提出“生”的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各种要素都与“生”的崇尚、追求分不开。如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博大宽容、互助友爱的友好精神,注重实际的现实主义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主义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常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和构成要素,都与对“生”的崇尚追求分不开,是“生”的派生物。“生”是派生中华民族精神各要素的原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核心。
周德丰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概括为积极的人世态度和务实精神;强烈的道德观念和气节操守;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再生能力;深广的中和思想和群体意识四点。解丽霞认为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同时,她还从文化变迁的三种不同路径得出民族凝聚力深化的内在机制。欧阳康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仁民爱物、忧乐天下、自强不息、与时偕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目。
党明德则把党对传统民族精神的提升和凝练作了阐述,包括把仁者爱人的思想升华为爱国主义与和平统一精神;把为民做主升华为为人民怎么写作和人民;把致中和思想升华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把自强不息的精神升华到创新、创业理论。晁福林则沿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古代的民族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精神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古代的民族精神的构建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多层次性。
对于民族精神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对其整体内容做出界定和阐述,但也有学者只对其中的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做论述。方敏就对这一精神作了历史性的考察,最后得出精神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层的结论。易水寒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再思考来研究科学、与民族精神重构的问题。作者认为,科学和分别开启了西方和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但由于科学和在西方和中国产生的背景不同,应对的问题迥异,所以科学和在西方和中国不仅运作机制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它们各自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拒绝西方文化,但是我们却无法拒绝将西方文化作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背景和参照。

3.关于民族精神的特征

焦国成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有六个,包括追求和谐共生、尊道贵德尚义、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博厚恢宏、以人为本、崇尚公忠多项内容。周早弘把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提出具有五个系统特征:整体性、运动性和目的性、自适应性(与时俱进性)、开放性和层次性。同时,他还从时间维、价值维和主体维三个维度去构建民族精神体系,角度独特,视角新颖。庄锡福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考察民族精神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他认为民族精神具有极大的包容度、极深厚的力量源、高度的稳定性、鲜明的发展性,对于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莫税英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应该是现代的、开放的和全面发展的。

4.关于民族精神的培养途径

宇文利对当前民族精神教育的优势和困境都做出了分析,其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文化资源优势、社会制度优势、理论指导优势和实践经验优势,其困境则集中表现为思想困境、认知困境和实践困境等三个方面。针对以上境况,他认为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应着力发挥优势,解决矛盾,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推进制度和机制建设,创新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隐性精神教育的效度。
杨叔子认为诵读经典是一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战略措施,提出在我国首先要诵读《老子》与《论语》,并论述了其意义之重大,特别指出了这同时怎么发表展、科技发展是相一致的。此外,还着重分析了诗教应先行,论述了中华诗词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所包含的深刻哲理,而且在形式、内容以及思想与境界这三者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所在。
随从容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引领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最根本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树立和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出发点;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莫税英认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养渠道主要有三。一是学校是主渠道,包括以思政课为主体,改革课程体系,拓展社会实践;二是文化熏陶;三是发挥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包括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优良的网络环境和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5.关于民族精神的研究背景

陆华对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主张将民族作为一个实体来把握,要理性客观的认识精神。同时,并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是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支柱;是达成价值认同的原动力;是世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湘莲把对民族精神的研究与公民文化相结合,从对二者的关系中实现民族精神的重构。要想构建与公民文化相统一的民族精神,途径有三:当代民族精神要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并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必须体现自主意识,肯定权利意识;培育理性、宽容的民族精神,建立现代文明社会。陈士福、李文则把民族精神的研究放到法治的视野下,当代的民族精神应该以法治精神为核心,并认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是培育民族法治精神的物质基础;法治文化的弘扬和巩固是培育民族法治精神的思想保证;法治政府的建设和展示是培育民族法治精神的关键环节。
梅萍、林更茂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研究二者的价值认同,他们认为:二者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意义认同。宇文利同样是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民族精神创新,他认为民族精神创新的取向应该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的走势,表现出现代化、理性化、和谐化和秩序化的特点,并提出四条措施: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境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提高党对意识形态发展与民族精神创新的引领性和控制力。孙文营把民族精神对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动力功能作了层次性分析,他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任务,需要有强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从社会个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自身的身心和谐;从社会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谐;从民族整体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凝聚力;从民族关系层面来说,中华民族精神维护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的民族文化主体性。
汪青松则把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去研究,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族精神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功能。龚学增从我国宗教实情出发,认为宗教中的积极因素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肖长富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民族精神。他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当代的民族精神必须强化民族忧患意识和自强意识,树立既开放又融合的观念,实现民族精神的发展创新。欧阳康同样把民族精神的研究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对全球化的多方位分析人手,考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探讨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认识历程和相应产生的多种民族精神状态,并探讨当代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策略。
庄锡福从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来阐释民族精神的内容和功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取代传统儒学成为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为民族精神注入科学灵魂和时代精神,在新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这种观点的政治导向较浓。侯才、张瑞芳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则把民族精神内容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起来,并且呈现出对应关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与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与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与中华民族的大同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与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林炎志把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的塑造结合起来,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构建,国学应该占有重要的比重。唐骅认为民族精神是创建当代企业文化的基石,尤其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与生态平衡、天人协调的精神可以运用到构建当代的企业文化中去。

二、对民族精神研究的思考

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愈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象征,而我们面对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如何在多元化发展的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冲突中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民族精神的科学性和活力,这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在民族精神中科学内涵的匮乏,更加需要我们补课、充实、提高。现当代要构建的民族精神应该是充满科学精神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

一、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最终实现传统民族精神的升级换代。

综观现代以来关于民族精神的研究,成果是很多的,但是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或缺失:第一,缺乏系统性。对于民族精神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定位于历史学的研究,也有的人把它定位于社会学的研究,或者是文化学的角度,这就使得我们只是看到了民族精神的某些方面,从而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把握。其实,民族精神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仅从任何单一的方面研究都是不行的,需要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第二,缺乏比较性研究。我们研究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但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只有在与他民族的比较中才能凸现出来,但是我们恰恰缺少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是如何培育和弘扬他们的民族精神的研究。比如在儒教文化固内,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区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基石,他们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精神巧妙的结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反观我国的儒家思想恰恰缺少对传统和现代的整合,正处在尴尬境地。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学习别的国家地区是如何把儒家思想更好地融入自己民族的精神中去的,这对于本国实现传统民族精神的转身,益处颇大。第三,缺乏时代性研究。对于民族精神的当怎么发表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民族精神,缺乏足够的研究。从我国传统的民族精神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重人文轻科学,重感性轻理性,此外还缺少一系列的现代精神。如何吸取时代精神,构建新时代的民族精神,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第四,缺乏对策性研究。大家都在谈民族精神,但是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却缺乏具体的对策性研究,大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中观一点的能涉及到培育主体的研究,比如学校、社会和家庭等等,很少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