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大纲 >有关于西游记评《西游记》中女仙妖魔形象结论

有关于西游记评《西游记》中女仙妖魔形象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6728 浏览:205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西游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对构成情节的离奇波折和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西游记》中女神仙、女妖魔、凡俗女子三类女性形象的个性差异。怪诞离奇的故事中隐喻着世态人情,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内容与时代风貌,出时代赋予作者的复杂情感,启发今人反思现代社会女性解放及人格塑造问题。
关键词:西游记;女神仙;女妖魔;世俗女子;女性形象
《西游记》约成书于明代中叶,是一部以浪漫主义为特征的神话小说。它写的虽是神仙鬼怪,其实作者着意仍在于“人间”,是借幻写实,这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中依然明显。《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大约有近三十位,大致可分为女神仙、女妖魔、世俗女子三类。她们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西游记》的人物画廊,反映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也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妇女观。

一、女神仙形象

《西游记》中出现的女神仙个个仙姿美貌、本领高强、乐善好施、清心寡欲,是作者极力推崇的圣女形象。
观世音是作者倾心塑造的女菩萨典型形象,是贯穿全书的重要女神,她出没于道教天堂玉皇殿,周旋于神佛间,察访取经之人,是取经队伍的真正组织者。论外貌,观音庄严祥瑞,可谓美极矣;即使她未及梳妆也别有一番风情:“懒散怕梳妆,容颜多卓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①;论本领,观音“理圆四德,智满全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无所不敌,西天佛界也罕见;论德性,观音常常救人于危难之时,在取经路上,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收妖除怪。成为唐僧师徒的释厄者、民间信仰中救苦救难的化身。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观音最终成为一位大慈大悲的女性,救苦救难的菩萨,“观音慈悲为怀、扶正祛邪,是俗世中平民百姓善良美好愿望的形象体现”②。但观世音也并非白玉无瑕。观音心地慈悲救苦救难无可厚非,可是很多作恶多端的妖魔都被她收救,观音看似扶正祛邪,度人归善,实际是操纵特权,袒护家妖,壮大自己的阵营。这说明“神无完神”,即使是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观音菩萨也不是尽善尽美,极富人间气息。
和观音相比,王母娘娘只是个符号化的雕塑,缺少个性,只是个象征性的傀儡。她只在第五回中被简略地涉及过。而提起嫦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她的美丽,其次认知她的清心寡欲。其他几位女神仙,毗蓝婆仅出场一次,显示出她的神通广大和对取经人的救助。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三位菩萨则安排了一场“四圣试禅心”的闹剧,把凡心不改的八戒大大戏弄了一番。
总体看来,《西游记》尽可能把女神仙们神圣化理想化,塑造得完美无缺,但也无意中揭示了女神仙们的缺点。尽管吴承恩受到远古神话对女性崇拜的影响,但是,在漫长的阶级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女性(神)的崇拜也演变成了隐性的女性恐惧和显性的女性歧视,作者对众位女神既尊崇又描写她们的暗藏私欲和性格缺陷,就是这一态度的具体表现。

二、女妖魔形象

女妖魔是《西游记》女性形象体系中极为独特的一群。所谓“妖”,是一切反常怪异事物的名称,即妖物灵怪之类。据统计,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共遇到十一人(伙)女妖。
众多女妖最大的共性首先便是外表美丽绝伦,个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颇能迷惑凡人。而且女妖个个聪颖狡诈,本领高强,手段多端,常常寻衅生事,以满足各种私欲,她们是阻碍取经的恶类,表现出狠毒邪恶的特性,即“魔性”。具体而言,可分为和食欲两类。
第一类女妖魔是的化身。或者逼迫唐僧与之成亲、采其元阳以成仙体,或者迷惑人间国王祸国殃民。这些女妖构成以色相诱、狠毒,阻扰唐僧取经事业的一个整体。
在逼迫唐僧成亲的妖精中,金鼻白毛老鼠精被刻画得最生动。白毛鼠精平日率领众喽啰住在陷空山无底洞内,号称地涌夫人。她幻化人形时十分俏丽,“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还有一身好武艺,更知恩图报有孝心,在下界长年为义父李天王供奉牌位香火。她俘获唐僧后,不断变换住址,使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也难觅其踪迹。其狡诈刁钻、诡计多端堪称女妖之最。为了匹配唐僧,采其元阳,她绞尽脑汁施展身手,唐僧百般拒绝她也从不灰心。
第二类女妖魔是食欲的代表。她们都想吃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比前一类女妖更凶狠恶毒,是十足的害人精,取经的拦路石,对唐僧危害最大。这又以白骨夫人为典型,白骨精邪恶狠毒,更兼狡猾善变,曾先后三次变化,戏弄欺骗取经人;还工于心计,花言巧语,挑拨是非,使悟空吃尽紧箍咒的折磨;虽然逃不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后命丧金箍棒下,却也使得取经人师徒反目,严重时孙悟空被逐出取经队伍。
《西游记》众多女妖形象中,翠云山芭蕉洞的铁扇公主是独特的“这一个”,因为她是《西游记》中唯一的既不打算吃唐僧肉,又不曾逼迫唐僧成亲、寻隙害人的“善妖”。作者是按遵守“三从四德”的世俗贤妻良母的标准来塑造其形象的。她有神通有宝物,却也像凡间女性一样无法挣脱男权社会的禁锢,有着深深的奴性意识,活得很累很艰辛。小说结尾作者安排了破坏铁扇公主家庭的第三者玉面狐狸的死亡,让罗刹女修成正果,表明作者对遵守妇德的女妖的嘉许。
女妖们无论是要吃唐僧肉,还是要与唐僧交媾,目的都是要得道长生,贪图快乐。是所谓“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莺莺传》),是主动出击、“妖(祸害)于人”的红颜祸水。最后或被孙悟空打杀,或被仙佛收服,总之都归于失败,落得自“妖其身”的下场。作者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结合女妖魔的出身,赋予她们种种神奇的本领、迷人的外表、邪恶的心灵,使女妖形象同中有异、多姿多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三、世俗女子

《西游记》还描述了很多世俗女子,形象清晰的多是地位高贵或家道富有的女性。她们多数美丽端庄,贤惠知礼,追求美好的爱情,渴望和谐的家庭生活。有的谨守妇德,或泼悍不贤,不尽相同,但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她们又无不生活在男性的阴影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无论是多情女,还是贞节烈妇,抑或不良妇,命运大多都是悲惨的,动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辄遭受谴责和埋怨,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她们长时间地习惯了这样的地位,不加反抗,这就注定了她们悲惨的命运。这其实是封建时代中国女性命运的缩影。四、结论
同男性形象相比,《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不多,且明显地存在类型化的特征。女神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仙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群体;世俗女子的形象更为现实,作家对凡俗女性形象既赞美又有贬低和歪曲。相比而言,女妖魔的形象更鲜明、生动、丰满、突出。女妖魔“对人情人性的渴求,对生命长存的期望,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传导出渐趋时俗、复归人性的时代趋向。”③可女妖魔无限扩张,阻碍取经事业,危害百姓,必然遭到被打杀的结局。作者“一方面对人类的生理本能寄寓宽容理解,另一方面又通过女妖魔的落空,表明了作家的理性选择,对人欲及害人魔性的贬抑。”可见作者的矛盾态度。
在整部《西游记》中,无论是哪类女性形象,都是取经人的陪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女人是考验英雄的试金石……各类女妖给取经事业增添了几多挫折和磨难,也令取经人的形象特征在矛盾碰撞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起到了很好的反衬、烘托的作用。”④正是这些女性的出场,才构成情节的离奇、波折,故事引人入胜,突出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决心,尤其突出了孙悟空的神通广大。
作者复杂的妇女观也从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流露出来。一方面作者通过妖精向唐僧求爱,把、写得充满诱惑、动人。另方面,作为男权社会下的男性作家,吴承恩难免带有“红颜祸水”观念,对追求爱情或放纵性欲的女人的厌恶态度。毫无疑问,无论仙女、妖女还是人女,都富有较强的“人情”色彩,这在女性地位极度低下的明代尤其具有进步意义。从现实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社会经历了社会转型后,女性地位有所改观,但仍有未尽人意之处。《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群揭示了女性解放、女性地位的提升及人格塑造问题,启发当代女性应该走一条合情合理的道路,准此就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大现实意义。
注释:
①吴承恩.西游记[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四十九回.
②张红霞.女性“缺席”的判决——论《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塑造[J].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
③李赴军.佛光幻影世俗女性的映像——《西游记》女性形象解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王国伟.反叛反讽反衬——简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J].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作者简介:郭秀兰(1964-),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现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