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排版的要求 >网络时代审美文化和审美产业

网络时代审美文化和审美产业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6102 浏览:2186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审美文化;审美产业;审美经济学;网络文化;网络媒介;审美泛化;符号经济;体验美学
摘要: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发现: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同新媒体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表明,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我国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现实层面则表明,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的关联揭示出网络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需要遵循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主体间性的审美法则;审美产业化呈现出超功利审美与功利性后果密切结合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走向。
1009-4474(2012)04-0048-09
Aesthetic Culture and Industries in Times of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conomy
LI Wen-ming1,LV Fu-yu2
(1.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2.College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Key words: aesthetic culture; aesthetic industries; the aesthetic economics of fashion; network culture; network media; aestheticization; symbol economy; aesthetics of experience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network culture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conomy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study of aesthetic culture has become a trend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in China. The aesthetic culture takes on a complex situation in which pluralistic cultures coexist. Aesthetic float and emulation he a close relation to new media culture. The association of aesthetic economy and consumeri shows that network culture industries are typically symbolic economy. Thus, the aesthetic rules of intersubjectivity and virtual economy should be respected. The aesthetic industrialization unfolds a tendency of collation of super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s effects. Consequently, there will be corresponding popularization and civilianization of network culture industries.
审美经济学(The Aesthetic Economy of Fashion)通过系统论阐述经济学领域的审美现象,试图依托审美核心建立新的价值认识体系,还原人的诗性本质,在构建人类大文明系统中,寻求一种本真的、可以依托的理论。作为美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审美经济学主要研究一切经济活动中的审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效用、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它具体研究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审美化的内在动因,经济审美化和国民幸福指数之间的关系,经济审美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发展现代怎么写作业、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作用,经济审美化与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审美化过程中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经济审美化同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要素之间的关系,经济审美化对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的影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审美化的特点,经济审美化的发展趋势,等等。“在消费社会中,这些问题不仅对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1〕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对文化消费品的取向调查中发现,影响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选择的主要因素表现在“质量”(29.4%)、“实用性”(27.8%)和“”(21.1%)三个方面,而另外几个因素,如“品牌”(15.3%)和“包装”(5.4%)对居民购写的影响力相对较弱〔2〕。这说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还没有完全走出粗放经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udooo.com

营阶段。因而,对网络文化产业来说,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刷新网络时代的审美文化,促进审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

“审美”一词源于西文“aesthetic”,其希腊文的词根含义为“感觉”、“感兴趣”、“感性的”等。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用这个词为他所著的论述感性认识(指依赖于感觉、想象的文学艺术或“自由艺术”)的专著命名,创立了美学学科。不难看出,审美与感觉、兴趣、文学、艺术等密切相关。“审美活动体现、满足着感性生命的要求,使主体不仅有高度发展的理性,也有着感性的丰富性和生活的热情,因此,审美活动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3〕所谓审美,简单地说,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人与客观事物或现象大致有三种关系:一是科学的认知关系,二是的规范关系,三是审美的表现关系。审美的表现关系专注于对象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

一、具有自由性。正因为如此,审美的本质即自由。

1.审美泛化
审美泛化也称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的活动范围而进入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后现代的美学特质,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含双重逆向运动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经存在了(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可略如表1〔4〕)。
作为审美泛化突出表征的大众文化审美化,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关照,凸现了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因此,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是促成这种局面的根源”〔5〕。
2.仿真式“拟象”
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非物质审美化的“深度审美化”,与“拟象”(simulacrum)文化的兴起息息相关。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创建了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一套“拟象理论”,也称“拟象三序列”(The Three Orders of Simulacra)学说。他认为,拟象的三个序列与价值规律的突变相匹配,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依次递进:
(1)仿造(counterfeit),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之主导模式;
(2)生产(production),工业时代的主导模式;
(3)仿真(simulation),被代码所主宰的目前时代的主导模式。
其中,第一序列的拟象遵循“自然价值规律”,第二阶段的拟象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第三阶段的拟象则遵循“结构价值规律”。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突出呈现就是仿真式“拟象”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文化事实,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摹仿对象疏离,成为了一种失去摹本的“拟象”。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并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真实发生关联。这种诉诸视觉的文化由“眼”而入,直接塑造着人“心”。于是,“拟象”创造出“第二自然”、“第二社会”甚至“第二人生”。大众沉溺其中,看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脱离现实的“拟象”文化。如此一来,“拟象”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的区分被抹平,带来一种“超现实”(hyper reality)的镜像。
在鲍德里亚眼里,仿真式“拟象”主要用以描述后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或“视觉文化转向”(the turn ofvisual culture),可归入后现代艺术之新媒体艺术范畴。行至当下,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任何艺术形象都可以被转化成影像在网上传播。这些被无限复制的“拟象”,已成为可以被简约为1和2两个数字的符码。仿真式拟象开始在历史中脱胎而出并逐渐占据主宰地位。网络文艺、电子游戏等借助3D画面、人物建模、视觉仿真、听觉仿真等,综合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知管道,营造出逼真的现场感,网民借此进入“虚拟现实”的体验与乐趣之中。这映像出网络时代的审美变迁。
这种由审美泛化而来的文化状态,被鲍德里亚形容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也就是说,艺术的形式已经渗透到一切对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审美符号。质言之,在鲍德里亚的视野内,后现代审美文化最核心的特质在于:“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得以“内爆”,一切都笼罩在“审美的灵光圈”之下,后现代的文化现实从而成为“超现实”的,不仅真实本身在“超现实”中得以陷落,而且真实与想象之间的矛盾亦被消解〔4〕。

二、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层面

作为美学概念,“审美文化”经历了一个历史嬗变的过程,并在当今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
1.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较早使用该概念的人之一。而克拉考尔、洛文塔尔、布尔迪厄、伊格尔顿等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亦多有涉及。西方学者往往将美学的研究置于整个文化发展的序列之中。
由此可见,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6〕。

源于:论文的写法www.udooo.com

在审美经济时代,文化、审美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之中,产业的文化逻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别于传统经济,审美经济更加突出经济活动中的审美要素。这些审美要素为传统经济行为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为消费者增加了新的消费理由和全新的体验。2004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审美经济的讨论持续发酵,并一度成为热点。与此同时,“审美经济学”的学科构想初现端倪,“体验经济”、“大审美经济”不仅成为学术关键词,更在文化产业实践中逐步得到印证。
2.体验论美学、大审美经济与符号经济
经典美学走过了本体论、认识论和知识论三大阶段,从伽达默尔开始进入到崭新的体验论阶段,“而体验论美学为当代的美学转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5〕。
体验,亦可经济,亦可审美〔16〕。创造体验,一直是各类文化产业形态的核心内容。网络时代,体验论美学通过屏性媒介的“虚拟场体验”大行其道,其审美表现出“虚对真的僭越”及“混同为感性”的特点。
在《货币哲学》一书的作者席美尔看来,货币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件和文化现象,它从经济生活中发散出来,广泛影响整个心理与文化状态〔17〕。有人说,席美尔有关货币经济的著述“处理了货币之前和之后的经济面;作者谈及的是金钱,但通过金钱,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人和生活”。在席美尔那里,“对成熟货币经济后果的思考,代表了他的现代性分析的核心”〔18〕,同时也是理解大都会中现代个体的审美体验和心态结构的基础。
对于大审美经济,各家界定大同小异。一般认为,所谓大审美经济,就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物质价值和一般怎么写作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大力倡导和推动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物品与人品、现实与虚拟、生活与艺术、物质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经济提供物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一切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审美互动与人格生成有机统一的经济〔19〕。
与审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符号经济(Symbol Economy)的概念。“这里提到符号,审美经济学也非常需要符号学知识,因为正如鲍德里亚所言,现代社会中,消费不应该理解为和使用价值有关的物质用途,而是和意义有关,和符号价值有关。正是通过符号编码或符号逻辑的作用,商品才被赋予了意义。”〔1〕符号经济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于1986年提出。他将经济系统分为两种,即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实物经济,指产品和怎么写作的流通;符号经济,指货币和信用,即资本的运动、外汇汇率和信用流通。德鲁克还进一步分析了世界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即“符号经济已经取代实物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车轮,而且大体上独立于实物经济,这是一个最为醒目而又最难理解的变化”〔20〕。根据德鲁克对符号经济的描述,一般将符号经济定义为由经济符号的创造、运动所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经济功能的经济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符号经济与虚拟经济的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差异在于,符号经济是对与实物经济相对的另一种经济活动基本特征的概括,即这类经济活动不管其具体的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可以看作是经济符号的运动(网络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而虚拟经济,则是由虚拟资本的循环运动而形成的经济系统,它是在同实体资本的比较中,从其所具有的不同功能来界定的。但从具体的表现形式来讲,符号经济与虚拟经济并无太大的差异,都表现为货币(纸币、电子货币)、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的活动。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同实物经济(现在也叫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并防止经济泡沫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日益商品化的消费社会,无论是路旁橱窗里的实物,还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画面,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让消费者萌生梦想,激发,从而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商品需求。今天,符号化的商品与商品化了的符号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3.审美消费主义与主体间性
文化是消费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审美经济学需要消费文化的理论。“现代消费文化特殊的风格特点源于美学知识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日益增加的重要性。”〔21〕当代的消费是“文化渗透的”消费〔22〕。正因为如此,在新的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双重影响下,美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股“审美消费主义”思潮。所谓“审美消费主义”,乃是“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合流而成的,它既涉及“消费活动”的审美化,也涉及“审美活动”的消费化,而且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刘方喜先生把这种学术转型表述为“消费转向”,其前提是:不能把“消费”仅仅视为经济学范畴〔23〕。他认为,“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既指从维护理性主体地位的主体性美学转向批判理性和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也指从主体性的审美主义转向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23〕。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指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确定存在,存在成为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体验,从而达到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只有突破主客关系,把世界由客体变为主体,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主体间性),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世界和获得自由,从而进入审美境界。”〔24〕为了突破主体性的局限,现代西方美学扬弃了主客对立前提下的主体性哲学,建立了主体间性美学。主体间性审美主义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一种和谐精神。
如果某物的存在既非独立于人类心灵(纯客观的),也非取决于单个心灵或主体(纯主观的),而是有赖于不同心灵的共同特征,那么它就是主体间的。审美特性与洛克的第二性质思想,即属于这一范畴。主体间的东西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形成对照,它意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质的客观性。心灵的共同性与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由此看来,一个心灵不仅体验到其它心灵的存在,而且其中包含着与其它心灵沟通的意向。
在胡塞尔看来,主体间的这些特征表明:人们与其说是建构了一个唯我论的世界,毋宁说是建构了一个共享的世界(lebenswelt)。这一观点继而得到梅洛-庞蒂的发展。后者摒弃了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法,并且把主体间性当作形体存在间性〔25〕。对分析哲学来讲,主体间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心灵之间的彼此可进入性;两者不仅均可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而且均可意识到彼此传达信息的意向。主体间性的根本在于摒弃唯我论,在于证实他人心灵的存在。互联网正是这样一个信息共享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可谓“我点击,我存在”。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互动与交流成为凝聚共识、实现和谐的重要手段:网络传播与沟通,形成了同人流、物流、资金流相辅相成的源源不断的信息流;网络交往与对话,建构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网络体验与消费,促进了网络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季 欣.审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1-45.
〔2〕范 周,陈曼冬.大审美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突破〔N〕.中国艺术报,2011-07-25(11).
〔3〕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J〕.河北学刊,2010,(3):31-36.
〔4〕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1-35.
〔5〕傅守祥.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J〕.天府新论,2006,(6):133-137.
〔6〕彭泽立.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与艺术设计教育〔J〕.艺术教育,2007,(10):21-22.
〔7〕叶 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63.
〔8〕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292-294.
〔9〕王一川.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59-160.
〔10〕李敏山,代秀芳,亓 凌.21世纪中国商品经济与审美文化关系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7):42-43.
〔11〕彭水香.体验经济时代的网媒与审美文化〔J〕.新闻爱好者,2011,(22):68-69.
〔12〕秦立功,刘顺英.审美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展望〔J〕.商业时代,2008,(14):12-13.
〔13〕王旭晓.呼应现代消费审美化的美学作为〔N〕.中国艺术报,2011-07-11(07).
〔14〕滕小松.审美经济时代的雕塑创作〔J〕.雕塑,2010,(1):66-67.
〔15〕傅守祥.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J〕.现代传播,2004,(3):61-65.
〔16〕吕月米,韩素梅.后图像时代的审美体验与体验经济〔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4):79-81.
〔17〕赵 岚.审美现代性下“货币哲学”文化意义剖析〔DB/OL〕.(2009-10-19)〔2012-03-12〕.http:/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udooo.com

//Culture/wenhuayanjiu/630

1.html.

〔18〕席美尔.西风译丛〔M〕.朱桂琴,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25.
〔19〕张 宇,张 坤.大审美经济正悄然崛起〔N〕.光明日报,2005-05-12(04).
〔20〕斯科特?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M〕.王之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2.
〔21〕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 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0.
〔2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351
〔23〕刘方喜.略论当前的“审美消费主义”思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4-29.
〔24〕杨春时.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9-23.
〔25〕美学|奇迹百科〔EB/OL〕.〔2010-12-30〕./baike/597/more

4.html.

〔26〕高 鸿.数字化时代主体间性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51.
〔27〕王建疆.论艺术的产业化〔N〕.甘肃日报,2012-03-06.
〔28〕叶 朗.文化创意产业是大审美经济〔N〕.北京商报,2008-01-07(03).
〔29〕杨承志.关于文化产品价值的哲学思考〔N〕.光明日报,2007-08-14(11).
〔30〕李 艳.审美与功利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50-252.
〔31〕赵小波.欧洲动漫节的审美价值与地点重构——审美经济、空间经济视角下的一种全景式考察〔J〕.中国传媒报告:2009,6(4):33-35.
〔32〕王 琴.互联网时代审美意识的嬗变〔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2007:7.
(责任编辑:叶光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