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关于传感器对《传感器原理和运用》在运用域里教和学生

关于传感器对《传感器原理和运用》在运用域里教和学生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7765 浏览:235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做了相应的变革,提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克服'事实教学'的弊端,突出应用和设计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为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教学改革
传感器技术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型和高新技术密集型前沿技术之一,是现代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极其重要的学科之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是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本科专业的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udooo.com

专业基础课。如何通过这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 成了我们每位高校相关课程教师必须深思熟虑的一个课题.
传感器技术的核心教学内容应该是:敏感材料,工艺结构和转换电路。让学生把这些基本的元素用到生活中去,在应用域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自学能力。

一、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多数教师是通过讲授、板书或结合多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忠实而完整地传输给学生,由于知识点零碎,协及面广、内容深奥,学生来不及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 “事实教学”的嫌凝。学生接触的是传感器原理及其结构,转换电路和实例,见不到实物,纯知识的感性认识,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效率自然就低。一节课听下来,头都大了,这样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接受知识,拒绝思考、提不出问题,大家一团和气的现状。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把学生培养成按部就班的操作人员,没有新问题提出与探讨。这样下去会严重的影响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的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又不断涌现,现有教材内容和形式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学到东西难于结合实际情况。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适应科技的发展要求。

二、教学中把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其在思维中行动起来

“行动导向教学”告诉我们,要让学生都真正的“动”起来,学到的知识要在思维上表现出行动。教学过程就是要再现先知的发现过程和思维过程,别人是怎么得出这些东西来的,是导向的核心。把“理论知识模块”和“思维行动模块”两个模块紧密结合,两者都重,偏移不可,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思想上行动起来,把课堂变成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解决问题的场所。

三、开辟第二课堂,在设计领域中把知识用起来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要教好传感器原理这门课,并且通过该课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光靠理论课和实验课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传感器实验室、制造中心等第二课堂活动基地,设计制造去解决问题,这方面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把知识用起来是我们的目的。为此,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参加这种活动, 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规定学生一个学期完成一篇小论文和一个小制造。另外,注重因材施教,对在设计制造活动中表现突出、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培养,鼓励、引导他们协助老师搞科研,进入制造中心和参加电子设计大赛。

四、结束语

通过对传感器课程现状的分析及教学改革,对提高传感器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将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实践证明,教学改革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设计竞赛、强化实验和课程设计等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刘振廷.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