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论新课改背景下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基本

论新课改背景下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基本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6481 浏览:172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应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以兰州市为例,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入手,论述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民俗文化;兰州市;《品德与社会》课程
1009-0118(2012)08-0131-02
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2004年11月11日在南昌召开的“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一批著名文化学者和民俗学家建议,我国应尽快把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中小学教材[1]。只有民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才能真正起到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作用。本文以兰州市为例,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入手,论述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能力养成的综合性课程。从教材的内容来看,该课程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按照儿童学习、生活、交往的范围,把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等内容串联在一起,融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内容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能力。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彰显教材的地方特色。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写的这套教材深入挖掘并展现西北地区的课程资源,选用了许多西部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的情感[2]。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历史、文化、民族和民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并进而放眼世界,走进地球村。

二、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民俗、历史、地理、文化、道德、法律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与民俗文化密切联系的内容更多

源于:论文写法www.udooo.com

,既有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有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挖掘素材,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知识的教育,将其转化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资源,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从小培养学生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增强小学生对社会生活文化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我国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我们的‘母亲河’”的内容,学习时可与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惟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的特点相联系,积极挖掘本地民俗文化知识(如马家窑文化、伏羲庙、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黄河铁桥、黄河奇石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始于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壮丽的山河,富饶的土地,都印证了“母亲河”对华夏民族的滋养和哺育。而早在四五千年前,兰州先民就依黄河而居,耕牧渔猎,筑屋制陶,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将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自秦汉以来,兰州黄河沿岸的众多渡口,就将大西北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从汉武帝设金城郡开始,兰州一直是中原王朝开拓经略西北的军事政治重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造就了兰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使其成为集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陇上名城。从历史地理上来看,长期的过度开发,水土植被的严重破坏,导致黄河经常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党发出“一定要根治黄河”的号召,在黄河中上游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防止洪水泛滥。经过多年整治,现在黄河水患已得到了全面治理。但由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悬河”还在继续升高,这些问题依然是黄河汛期的一大隐患。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黄河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使黄河水不断减少,特别是在下游,黄河已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给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西北和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滚滚长江水将被引入黄河,使黄河再现生机和活力[3]。今天的兰州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在学生了解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节约用水、治理黄河污染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第三单元“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中“走上黄土高坡”的内容可与兰州地域文化相联系,课后思考题“你对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哪些了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当地环境有什么关系?”教师可结合兰州的地理环境进行讲解,使小学生对兰州的黄河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使他们懂得:兰州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兰州民众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行为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兰州这颗黄河上游的璀璨明珠,也是西部著名的山水名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兰州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漫步兰州,黄河民俗文化随处可见,黄河母亲雕塑、中山铁桥、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黄河奇石是兰州黄河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精巧雅致、风情浓郁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更是彰显了黄河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神韵,乘羊皮筏子游览黄河胜景已成为兰州民俗旅游中颇受游客欢迎的项目。通过学习,培养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在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环境与生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第四单元“各族人民一家亲”,使学生对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56个成员有一定的了解,并懂得: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造就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婚俗、丧葬、节日、礼仪、禁忌等方面还都保持和延续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领略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的同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组织学生对家乡的少数民族情况、民俗风情进行调查,培养学生接纳和尊重各民族风俗和习惯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达到10多万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109515人[4]。兰州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高大醒目,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等非常有名,灵明堂拱北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和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拱北建筑群。兰州穆斯林的节日、服饰、歌舞等也很有特色,在饮食上有着特别的禁忌,忌食猪肉。使学生懂得与回族等穆斯林小朋友在一起吃饭时,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将身边所了解的民俗知识与《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相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并增强学生对我国各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体现出在小学生中加强民俗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二)世界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世界,走进地球村,世界民俗文化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品德与社会》课堂。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地球村”,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地球的基础上懂得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在了解世界上的国家和人口、人种和语言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展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通过上网查资料,将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民俗风情的资料制成小卡片,在课堂讨论中与同学交流,课后教师鼓励学生以班级为主,将学生搜集的资料集中汇总起来,挑选有代表性的资料、图片进行整理,制作世界民俗风情展板或专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展板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或专栏,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使学生懂得:在我们这个地球村里,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自然风光、生活习俗、人文遗产也各不相同。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古代人类创造了不同的历史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金字塔、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印度佛塔群、黄河流域的中国敦煌莫高窟等灿烂辉煌的人文遗产,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依据自己的历史文化、民族特点,建造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克里姆林宫、白宫、白金汉宫、大英博物馆、凡尔赛宫、卢浮宫、北京故宫、埃菲尔铁塔等建筑不仅体现了各民族的特色,而且都成为这些国家的标志性建筑。
在了解“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的内容之后,重点学习“奇特迥异的生活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由于历史文化、生活环境、民族信仰的不同,世界各地的人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礼仪禁忌。
如“不同的服饰”:服饰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生活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服饰。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装的来历、日本的和服、英国的苏格兰男人爱穿的方格短裙以及阿拉伯民族服饰的特色,对世界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民俗有所认识。再如“不同的饮食习惯”:世界各国风味独特的饮食,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通过了解西餐、印度的咖喱饭和手抓饭、墨西哥人的玉米制品和日本的食鱼习俗等,对世界各地不同的饮食民俗文化有所认识。还有“不同的礼仪和禁忌”: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造就了各国千姿百态的礼仪和禁忌。通过了解拥抱礼、新西兰毛利族的碰鼻礼、日本人的鞠躬礼和世界上不同的禁忌,使学生懂得只有了解各地的礼仪和禁忌才能在旅游和交往中避免误会,与人友好相处。
在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的内容之前,让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或几个民族节日完成课后表格。课堂学习时,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组织课堂讨论,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对圣诞节、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等民族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活动有所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世界民俗文化,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族人民,虽然服饰不同、饮食习惯不同、礼仪禁忌不同,但这些奇特迥异的民族习俗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一定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民俗和习惯[5]。与人友好相处,避免发生误会或不愉快。

三、民俗文化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意义

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可看出,要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就要从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入手,从学生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出发,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使我国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异域风情能够进小学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起到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作用,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感。进而增强学生对世界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了解和认识,从小培养学生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和广博的知识。增强小学生对社会生活文化的认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合了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道德等多学科知识,成为小学人文类的综合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进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视野,使自己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推动自己的教学工作,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朱永文.中学历史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教育价值[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1):20.
[2]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出版后记[M].北京:未来出版社,2008.
[3]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M].北京:未来出版社,2008:27-28.
[4]李杨.10年时间兰州人口净增47万余人[N].西部商报,2011-10-18.
[5]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M].北京:未来出版社,2008:3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