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试谈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生革新精神内容系统与其培养对策

试谈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生革新精神内容系统与其培养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1-28 点赞:6873 浏览:185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幼儿教师的创新精神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此目标的实现落脚在高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结构模型,并以此为出发点,着力于培养高师学前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内容体系;构建;培养策略
1002—2589(2012)25—0173—02
前言
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在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发展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师的创新精神。因此,探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基本结构,并在源头上下功夫,可以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

幼儿的创新精神是动态的、发展的。与成人的创新强调创新产品的社会价值相比较而言,幼儿创新精神更多地强调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价值。因此,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应更多地关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教育工作须遵循和依据这些特点:
首先,幼儿创新精神具有过程性。幼儿创造的过程性一是指培养幼儿的创造重在对过程的评价,在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兴趣,并萌发创新的热情;二是指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在注重过程的基础上自发而又积极、主动表现出来的。其次,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经验性。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是幼儿产生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对幼儿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三,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生动、愉悦性。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幼儿如何“玩”?“玩”什么?怎样在“玩”中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因此,幼儿的教学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太组织化、教条化。而应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这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第四,幼儿创新精神具有外引性。幼儿具有某些内在的、潜在的创新表现,但限于知识和认识水平的不足,其创新精神的发展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内容体系的构建

结合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构建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结构图示,见图1:

(一)高师学前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各组成因素

从图1可知:创新意识体系复杂,包括从创新需要到创新信念五个阶层,各阶层之间表现出递进关系。
创新需要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是产生出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时随时产生出来的一种需要,即在工作和学习中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无法实现问题的解决,便可能寻找新的方法或手段,而这种意识的产生就是创新需要。因此,创新需要处于创新意识的最基层。创新动机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是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过程。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创新的内部动机是以问题意识为基础;外部动机则是为追求物质利益产生的创新动机。内部动机有利于创新,而强烈的外部动机有时反而会抑制人的创造力。创新兴趣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积极情绪和态度定向,具有较强的兴奋力,会迫使主体主动地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这种兴趣表现在探求新知和完成任务(如完成较难的题目)时体验到的欢乐,而这种快乐的体验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仅凭兴趣从事创新易患“冷热症”,据此,在产生出创新兴趣的基础上还有待于上升到更高层次。由创新兴趣上升到创新理想会表现出较高层面的责任感、义务感。这些体验会引导学生即使在艰苦的活动中,也会不辞辛劳地投身于其中。创新理想起到一种积极的调动作用,能为创新精神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但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须以坚定的创新信念作支撑。创新信念是创新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一种“我也能创造”的信念。这一阶层表现出“知、情、意”的高度统

一、是创新精神得以实现的支撑力量。

(二)高师学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各组成因素

幼儿教师要能自主设计出有创造性的游戏或其他教学活动,需要具有创新能力。首先,幼儿教师要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创新思维能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并运用批判思维在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从而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有效地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其次,幼儿是天生的问题专家,常常提出许多奇妙而又荒诞的问题,让我们很多幼儿教师无从解答,换来的往往是一些敷衍或斥责,幼儿所显露出的这种内在的创新能力就在此过程中被湮没。因此,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最后,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繁杂多变的教学情境,要能作出迅速的反应,并能通过反思找出教学的创新之路。
幼儿的模仿性学习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这些创新能力,各创新能力的表现可增强幼儿教师的示范作用,向儿童展现可供模仿的行为。

(三)高师学前专业学生创新个性心理品质各组成因素

对个体而言,其创造行为的实现,既依赖于认知过程的各种能力品质,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每天和幼儿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教师的人格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这种影响甚至持续至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具体到本研究而言,学前专业高师生创新心理品质主要应包括追求成功的自信心、独立性、自制力以及坚强的意志等。
成功自信心的树立是创新精神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相信自己并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创造性地实践于现实之中。独立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性是创造型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有研究发现,高创造性的学生的突出人格特征是高敏感性和高控制性[3],因此,自制性和意志力应引起重视。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滋生创新意识教师务必要确保为学生在学习探索中营造一个宽松、自由、舒畅、安全的心理环境[4]。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气氛和环境中,学生的自由度、自主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权更广泛,才能自由自在地、轻松快乐地学习、探究、创新。同时,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极参与实践,勤于思索,勤于想象,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使大脑中的想象区经常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提问和解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实践观察中,老师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充分发表意见,留出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以获更多创新灵感,必要时辅之以帮助。对于学生的“怪招”,也不轻易否定。切忌滥用教师的尊严和权威,对学生乱加否定。而对于在创新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鼓励学生勇敢地去克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这样,他们就会乐于创新、勇于创新。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坚持良好教学互动、训练思维、积极反思、迁移创新四结合导向

如何培养学前专业高师生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高师课堂教学内容学科化和片面化;教学形式单一化;教学评价固定化,且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师生缺少主动、互动、讨论式学习,导致高师生创新能力不高,普遍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发言、作答试卷和课外作业乃至毕业论文中缺乏深层次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千篇一律;对自己思维缺乏“本能自信”……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学前专业高师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提出坚持良好互动、训练思维、积极反思、迁移创新“四结合”模式。这一模式要求教师创设情境、积极引导、讲解要点、友好帮助;要求学生主动质疑、讨论释疑、总结评优、迁移创新。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设计好问题,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洞察能力,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能够从一些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5]。同时,还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的空间,使他们有一种问题的意识,让他们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形成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随后由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讨论释疑,激起认知冲突,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讲解了问题要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总结评优,提倡一问多答、一题多解,鼓励自圆其说,肯定独创见解。最后在教师的友好帮助下,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最终形成迁移创新的良好氛围,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双向交流,教学共振。因此可以说,好的教学互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创新心理品质的形成

由于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刻板,且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能有效遏制高校大环境的不足,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渠道。在良好班风、学风的熏陶下,能够营造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不仅涉猎了较广的知识,涵盖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具有了学科综合素养,适应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班风、学风感染和陶冶着群体中每个个体心理和行为,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养成了良好的意志力。
参考文献:
骆婧.论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于海卿.以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天津教育.2002,(3):45.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1999,(3).
[4]刘必清.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心理环境建设[J].教育探索,2004,(9):9—11.
[5]任挺,盛群力.重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天津教育,1998,(6):23.
(责任编辑:李 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