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美国文学 >钩沉来华传教士翻译史钩沉:《中国译学大辞典》考察中心

钩沉来华传教士翻译史钩沉:《中国译学大辞典》考察中心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7176 浏览:2013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译学大辞典》相关条目勾勒出来华传教士翻译史图景,描述了这一特殊主体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社会和语言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出他们在中国翻译史上所呈现的主体复杂性、译事阶段性、译介传媒多层面和外汉翻译双向性等特点。在辞典条目分析基础上,文章最后对传教士翻译活动的代表人物、术语翻译、《圣经》汉译、早期翻译教学等条目提出了修改完善建议。
关键词:中国译学大辞典 传教士 翻译史 翻译特点 条目完善
方梦之主编的《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以下简称《译学辞典》)是迄今为止我国首部“中外古今并蓄、流源支脉兼容”的译学术语辞典,不仅汇集了译论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还勾勒出中西翻译史的轮廓和翻译学科的发展要点。辞典相关条目充分关注了来华传教士这一群特殊译者,揭示出他们在中国翻译史,尤其是晚清翻译史上的地位。

一、《中国译学大辞典》对来华传教士翻译史的书写

1.辞典中传教士翻译条目分析

《译学辞典》中,涉及来华传教士翻译活动的条目主要分布在“分类词目”第25项“翻译史”、第26项“国外人物”,附录一“中国翻译要事年表”之中。从数量上看,传教士翻译活动在相关条目中所占比例颇重,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他们在翻译史上的地位。“翻译史”条目共124条,其中直接涉及来华传教士翻译活动的就有24条,占19.4%;“国外人物”条目共51条,关于来华传教士的有13条,占25.5%。“中国翻译要事年表”中涉及传教士翻译活动的条目有95条之多,占明清期间翻译活动总条目(130条)的73.1%。此外,“国内人物”中徐光启等12人与传教士进行过翻译合作,他们成为“西译中述”这一翻译方式的直接演绎者。

2.从条目内容看传教士翻译特点

《译学辞典》中所涉及的传教士翻译活动肇始于唐朝景教,元朝时也里可温教也有短暂传播,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基于“学术传教”策略而蓬勃开展的西学科技翻译持续了近200年,后因“礼仪之争”在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陷入停滞,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而步入新的阶段,翻译活动范围大大扩展。整体来看,传教士翻译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1)译者主体复杂性。就译者身份而言,后来有不少人兼传教士与汉学家于一身,我们大体可以将这些来华传教士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学产生影响的开创者,如马礼逊的英汉双语词典编撰;二是将中国经典译介到西方的文化使者,如理雅各的四书五经英译;三是希冀通过翻译影响中国社会的变革者和观察者,如傅兰雅的西方科技作品汉译。(方梦之2011:371—374)
而不同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体意识更是千差万别。首先,抱着“宣扬上帝”共同理想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分属不同差会(如早期的耶稣会,19世纪的伦敦会、长老会等),存在不同的宗教利益,加之所处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知识水平不同,决定了他们各自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的差异性,从而使得来华传教士的翻译活动在体现阶段性的同时凸显复杂性。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活动和晚清的西学翻译在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上由于时代、赞助人、传播媒介的不同就存在较大差别,而因God翻译所产生的“译名之争”(Term Question)和《圣经》译本的不统一性更是明证。(方梦之2011:339)其次,明末清初的传教士与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有着密切联系,直接参与“明末历局”的科技翻译(方梦之2011:345),清初又能教授皇帝西学知识,其翻译活动应该说具有很强的性质,其译介活动是传教的迂回手段。而19世纪来华的传教士虽也在洋务派的翻译机构任职,但其翻译和教学具有社会实用性,译介作品既有书籍,亦有词典、教科书和期刊中的文章,权宜性的翻译手段变成了经常性的目标,译介内容中世俗性作品上升到主要地位。(方梦之2011:353—354)
(2)译事阶段性突出。相较于唐代景教和元代也里可温教的翻译,明末清初和19世纪传教士的译介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汤若望等人基于耶儒合流的“学术传教”策略,为赢得在华传教地位,在加强汉语学习的同时,利用西方的制造和科技方面(主要是天文历算、数学、地理、力学方面)的知识来博得中国士子之心,并成功走进皇城,主持历局,修订历法。(方梦之2011:344)士大夫中的开明之士也基于对西方科技的好感而与之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同文指算》、《坤舆图说》等120种科技文献被译介入华,极大地开阔了国人视野。(方梦之2011:345)由于当时天主教内不允许私自翻译《圣经》,来华传教士只能对天主教义进行一定程度的译述,也就只能出版《天主实义》、《交友论》等阐述性的教义译文。但此类宣传宗教的小册子具有文学翻译的性质,比如第一首汉译英诗就可看作是“文学翻译”之始。(方梦之2011:345)
因“礼仪之争”而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流随着伦敦会士马礼逊在1807年进入广州而渐露曙光。此时教会内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来华教士多是基督教新教教士,他们的译介活动以战争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活动大不相同。19世纪初期来华传教士的目的是学好中文,尽可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udooo.com

能将《圣经》翻译成中文,传播福音。比如,马礼逊在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华英字典》的编撰,并积极进行《圣经》的汉译。(方梦之2011:371)但战争之前的传教士在华活动仍然是受限的,他们必须依靠马六甲、新加坡等南洋中转站来进行宣教活动。比如马士曼、马礼逊和米怜等译为汉语的《圣经》就不得不在印度、马六甲出版后再运到中国散发。(方梦之2011:573)而此时的清政府仍处于天朝帝国的醉梦中,对世界格局知之甚少。而林则徐、魏源等人“睁眼看世界”,对传教士通过报纸(如《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和出版机构(如英华书院)所译介的史地、天文以及少量经济方面的著述非常重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四洲志》、《海国图志》等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方梦之2011:380)
战争之后的中国已是江河日下,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进入中国各地,香港、广州、宁波、上海成为教会聚集地,北京作为政权核心地带亦是教士聚集区。从战争到19世纪末这一时期的译介活动是“西学东渐”的翻译时期,并带动了国人自主的翻译活动。(方梦之2011:353—354)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两次战争期间(1840—1860)。除了以往的宗教性著译以外,数学(伟烈亚力译)、格致学和医学(合信译)等方面的译著增加(方梦之2011:372—373)。同时,墨海书馆和《六合丛谈》(方梦之2011:348)两个传播媒介的创立使得译介活动大大增强。二是洋务运动时期(1861—1894)。第二次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有了真正的危机感,以“富国强兵”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以傅兰雅为代表的传教士在洋务派主办的翻译机构(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里发挥着主要作用,翻译了大量应用技术、法律、外交方面的书籍,并从事翻译人才培养工作,而他们新创办的《中西闻见录》、《万国公报》、《格致汇编》和益智书会、广学会等中文报刊和知识传播团体大大扩展了西学译介领域。(方梦之2011:349—350,357)三是维新时期(1895—1900)。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中国国内变革维新呼声愈高,传教士也意识到西方科技对中国也只是治标之策,于是借助广学会和《万国公报》,对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方面的译介大大增加。但随着中国人自主翻译人才的兴起,以传教士为主的翻译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传教士所办中英文报刊和九大翻译出版机构功不可没。除辞典中所涉及者之外,应增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遐迩贯珍》、《中国丛报》、《中国评论》等中英文报刊以及英华书院、美华书馆、格致汇编社、广州博济医院、天津水师学堂等翻译出版机构条目。
“中国翻译要事年表”中遗漏了一些重要翻译作品,有必要增加。比如,第一部正式刊行的中西文字典《西字奇迹》(1605)、《同文算指》和《圆容较义》(1614)、《奇器图说》(1634)、《泰西人身说概》(1643)、《重学》(1859)、《植物学》(1859)、《化学鉴原》(1871)、《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微积溯源》(1874)、《三角数理》(1878)、《电学》(1879)、《自西徂东》(1879)、《佐治刍言》(1885)、《百年一觉》(1894)、《泰西新史揽要》(1895)、《中东战纪本末》(1896)等。同时,建议在年表中增加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及汉语文学著作(如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神话小说)的外译条目,以呈现传教士翻译活动的整体面貌。
此外,翻译史料中的少数条目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建议适当调整。比如《诗经》西译就不如四书五经翻译重要,以“中国典籍西译”条目概括似更好。而“第一首汉译英诗”虽具有开拓性意义,但《伊索寓言》等西方文学作品的汉译应更早、更广泛,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更大,建议以“早期西方文学汉译”总括之。
2.翻译理论。虽然传教士翻译活动缺少理论构建,但他们对术语翻译的思考与总结仍具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udooo.com

有参考价值。从马礼逊开始的外汉词典编撰就涉及西学术语的翻译问题,在表达上经历了从短语表述到词汇化的过程。傅兰雅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所总结的名词翻译和定名“三要事”对传教士新名词创制有着导向作用:沿用中文已有名词、设立新名(或沿用原有汉字而赋予新义;或按照汉字构字法另创新字;或构造新词)、对新创词要随创随记以便于编撰外汉专科词典。林乐知在《万国公报》第184册上发表的《新名词之辨惑》更具有理论性,涉及可译性、新名词创制与日语词借用、翻译方法等方面。(卢明玉2010:56—61)1904年益智会主席狄考文出版的术语词典(Technical Terms)是对传教士百年术语翻译工作的总结。
此外,《圣经》汉译过程中长达三个世纪的“译名之争”(Term Question)是值得注意的,它不仅涉及神名的诠释与可译性问题,更与《圣经》汉译原则有关。虽然《圣经》汉译原则具有动态性和个体性,但《国语和合圣经》确立的翻译原则有必要引注:①译文必须为全国通用的语言;②译文必须简明易懂;③译文语句必须忠于原文,同时又要不失中文的文韵;④原文中的暗喻(或隐喻)应尽可能直接译出,而非意译。(赵维本1993:37)
3.翻译方法。傅兰雅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说明了“西译中述”这一翻译西书的办法:“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就目前所见,此种翻译方式仅《万国公报》中就有”×××译,×××笔述/达意/纪言/述/录/记/作;×××口译,×××笔述/手录;×××译述,×××札记;×××译意,×××属辞/撰文;×××译语,×××记文;×××译存,×××汇志;×××命意,×××遣词;×××著译,×××述记;×××节译,×××详录”等多种形式。中外译者关系及对译本的影响是晚清翻译史绕不开的重要话题。
4.早期翻译教学。在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晚清教育机构中,传教士充任教习一职,有的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对翻译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丁韪良1870年所制订的京师同文馆五年制和八年制课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传教士所创办的教会学校对中国早期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其翻译教学实践对当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之,《中国译学大辞典》对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史书写体现了方梦之对翻译学理论建构的“一体三环”思想(陈飘平2010:75—77),从多层面、广角度描述了中国翻译史上的壮丽画卷。
参考文献

1.陈力卫,早期英华字典与日本洋学,原道,1994:281

2.陈飘平。承前启后高瞻远瞩——评《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翻译,2010(3):75—77

3.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编辑出版始末。上海翻译,2010(3):78

4.方梦之,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何绍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教士译介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6.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7.卢明玉。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8.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9.赵维本,译经溯源——现代五大中文圣经翻译史,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3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上海 200062)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临安 311300)
(责任编辑 王慧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