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民族语言 >1999~2011年间国内双关翻译综述技巧

1999~2011年间国内双关翻译综述技巧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16430 浏览:716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双关的翻译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文主要回顾了1999~2011年间国内对双关翻译的研究,对双关的可译性、翻译方法以及影响双关翻译因素进行了回顾,并指出研究不足及提出展望。
关键词:双关翻译可译性翻译策略

一、双关翻译的研究

双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具有独特的语言效果,因而在各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体中被广泛地使用,甚至逐步发展成双关文化。由于双关具有音同义异的特点,翻译双关并不容易,众多译者都为之感到棘手。一方面,研究者对双关翻译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另一方面,在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与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2008版)收录的外语类、语言学类以及非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文章只有14篇,在翻译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2篇,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2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术界还没有给予双关翻译以足够的重视,双关翻译的研究质量还有待提高。这种状况似乎也验证了Newmark的观点:双关翻译的重要性微乎其微,而趣味性难以抗拒。(Newmark,1988:217)
双关翻译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双关翻译研究数量不断增加。根据万方期刊数据库统计的数据,1999~2011年间关于双关翻译方面的期刊文章一共170篇,其文章总数是前一个十几年的数倍,可以看出双关翻译越来越为研究者所关注。
2.双关翻译研究呈现多角度的特点。双关翻译研究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呈现出多角度的特点。研究者分别从功能理论、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和比较文化等角度研究双关翻译。
3.双关翻译的研究文本较为集中于广告、幽默和经典文学作品。双关翻译研究文本主要来自于文学、幽默和广告文体。关于广告中的双关翻译的研究有57篇,文学中的双关翻译研究5篇,其中研究《红楼梦》中的双关翻译有18篇,研究《爱丽丝漫游仙境》双关翻译3篇,诗歌中的双关翻译2篇,幽默双关翻译4篇,电视中的双关翻译研究1篇。

二、双关翻译具体研究内容

制约双关翻译的因素很复杂,主要归为语言、文体、文化、译者以及读者等因素。
刘宓庆(2005:119)指出,以音形立意的修辞手段包括双关语在内,其立意会在双语转换时丧失,因为属于非亲属语言的汉英语言之间表层(音形)不存在双语转换的信息通道,语际转换只能在语义结构层实现。周佳(2007)指出,英汉语音双关在表层结构上有差异,英语双关涵盖大于汉语双关。辛红娟(2002)认为,双关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其所出现的作品种类,文体风格影响着译者对双关翻译方法的选择。孙秀芬、李志红(2010)认为,如何在翻译中巧妙传译原语文化信息,是双关语英汉互译关注的焦点。艾琳(2010)认为,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双关翻译受到可译性的限制。译者只能让译文与原文在“言内、言外、言后”行为三个层面上尽量接近,却很难在三个层面上完全等值。
关于译者和读者对双关翻译的影响,辛红娟(2002)认为,译者在双关的可译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作为第一读者,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审美能力才能理解作者的隐含意图,上乘的译作实在是译者和作者的相遇”。她认为作者的意图性、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制约双关翻译的因素,影响着双关的翻译。武选民(2003)认为,译者要根据自己对原话语理解以及译文的语言环境和对译文读者对译语期待的估计,向译文读者传递原话语的强隐含和弱隐含。刘红英(2010)认为,不同的双关语翻译译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翻译诗学的影响、译者个人的翻译思想、不同时期读者的审美期待。翻译诗学或者当时流行的审美追求是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读者的审美期待是译者的重要动力,不同时期的读者的审美期待会鼓励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双关可译性限度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双关是不可译的,有的学者认为可译性是度的问题。柯平(1998)将双关列为“不可译的东西”,因为词语的双关意义牵涉到语言内部的语音、语义特征。双关语中语言表达形式上的这些特点本身作为了信息内容加以传达。周佳(2007)认为,可以对不同类型双关可译性限度的分级,建立在上下文情景语境的基础上的双关可译性限度最高,同音同形异义、同音异形异义词双关以及谐音双关的可译性限度都较低,不是在声音上就是在意思上有所损失。马红军(2003)认为,诗歌中的双关翻译只能是译者对原诗的诠释,成功与否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既没有哪种译文可以做到与原诗完全对等,也不存在最理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想的或不可替代的翻译策略。应该允许若干种策略不同、各有所长的译文的存在。
功能对等似乎是双关翻译研究者们都认可的一条双关翻译中的重要原则。简丽华(2006)认为,要真正翻译好双关语,必须摆脱语言形式的束缚,致力于语言效果,在忠于原文作者和忠于译者读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追求最大限度的功能等值。王茳(2009)对比杨译和霍译本中的双关语翻译,认为以功能对等观为指导来选择尽可能到位的翻译策略,就能使双关最大限度地传达到译入语中。谭振华(2006)认为,最重要的是保留原文的修辞效果和文本完整,不一定要保留原文双关语的形式和双关意思,不一定要在完全相同的文本位置上制造双关语,甚至可以改动上下文,以维持原文的效果。
双关翻译技巧和策略研究是双关翻译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这些年来,在原有徐仲炳(1988)提出的契合译法、补偿译法、侧重译法、加注法上,国内学者的双关翻译策略围绕“对等翻译双关、补偿双关、零译双关”几个方面进行。香港岭南大学的张南峰(2003)提出了10种具体的双关翻译策略,侯国金(2007)提出了7条双关翻译要诀;聂珂(2009)认为双关翻译应保言内意义(双关形式),即便损失意义和语用意义也是可取的。
翻译策略也与翻译的文体有关系。对于不同文体中的双关翻译,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方法。孟琳(2001)提出5种广告双关语翻译方法:契合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补偿译法,认为广告双关翻译要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双关语的翻译更是影响着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吴晓(2010)认为,译者必须结合文化语境,在翻译时要考虑异语读者及译者自身的文化语境,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

三、双关翻译研究的不足

十几年来,国内双关翻译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从单纯的策略研究转向多层次多角度研究,从文本研究到译者研究,从经验型研究向对比研究转变,双关翻译研究内容逐步得到丰富。
我们也看到双关翻译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首先,虽然研究者都承认双关翻译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者也认识到“从理论的高度探讨双关的翻译更能促进双关翻译的发展”(彭志斌,2011),但双关翻译的研究价值似乎“仅仅停留在实践层面,即只是探讨实际翻译策略”(彭志斌,2011)。我们应该看到对一种特殊语言现象翻译的研究意义不是单一的、浅层的,而是多向的、深入的,从翻译策略到翻译实践,从双关翻译过程的分析到译者的翻译观,双关翻译研究还应该多角度。其次,双关翻译的研究方法有待于科学化和系统化,双关翻译研究中不乏简单重复现象,研究中也有简单套用理论的现象,例子的简单罗列,缺乏系统化。“任何翻译研究,应以翻译为本(赵彦春,2005)”,双关翻译的研究也应该切实基于英汉互译的实践,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
四、结语
双关翻译研究在1999~2011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发展是喜人的,研究者对双关翻译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对于双关翻译的理论与时间具有指导性意义。我们也应该看到研究中的不足,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y048。)
参考文献:
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98.
艾琳.言语行为理论与英汉双关翻译[J].上海翻译,2010,(1).
[3]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侯国金.双关的认知语用解释与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2).
[5]聂柯,魏万德.双关语言内意义及其翻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4).
[6]简丽华.双关翻译中的功能等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6,(7).
[7]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刘红英.哈姆雷特两个译本相异性归因——朱生豪译本和卞之琳
译本研究[J].电影评介,2010,(13).
[9]马红军.从中诗双关语的英译策略看诗歌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
2003,(1).
[10]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J].中国
翻译,2001,(5).
[11]谭振华.论双关语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6,(4).
[12]王茳.从功能对等看双关翻译——以《红楼梦》译本为例[J].

源于:毕业小结www.udooo.com

中国电力教育,2009,(4).
[13]吴晓.英语文学作品中双关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12).
[14]武选民.双关语的语用解释和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
(3).
[15]孙秀芬,李志红.从跨文化角度看双关语英汉互译[J].时代文
学(下半月),2010,(8).
[16]徐仲炳.英语双关的类型与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报),
1988.
[17]辛虹娟.双关翻译的制约因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2,(2).
[18]张南峰.DELABASTITA的双关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
中国翻译,2003,(1).
[19]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黄滨湖北荆州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434023;许晓燕长江大学文理学院43402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