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书法 >语言语言意识和语言批评演变站

语言语言意识和语言批评演变站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6116 浏览:213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集中考察的是“语言转向”语境中西方语言批评的演变不足。围绕着这一不足,本论文力图以语言意识作为基本视角,对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这一论述谱系展开系统梳理与浅析,探讨不同批评论述语言意识的形态、特点与内涵,展示语言批评论述的整体思路、探讨视域与探讨方式。同时,区分这一演进历程的三个阶段:语言形式阶段(“形式”与“语义”)——语言结构阶段(“结构”)——语言活动阶段(“文本”解构与“话语”实践),并浅析这三个阶段在文学探讨上的主导倾向与“颠覆”因素,揭示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具体区别。进而,以此为基础来阐明语言批评进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脉络:以关注“语言形式的审美自律性”到聚焦“语言活动的文化建构性”。除却绪论与结语之外,本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与第二章探讨语言形式阶段,第三章探讨语言结构阶段。这两个阶段大体上对应着“语言形式的审美自律性”(时期),它们侧重于探讨文学语言自身的特点与属性,并以此为依据来诠释文学和文学活动:第四章则主要浅析语言活动阶段,它关联着“语言活动的文化建构性”(时期)。这一阶段着眼于语言活动的品质对于文学和文学活动的影响与规约,立足于文学生产的运作机制来理解与诠释文学。具体而言:绪论部分在对“语言批评”和“语言意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本论文选题之缘由——国内学界对文学语言探讨的认识有着着严重“误读”,梳理与本论文论题相关的国内外探讨近况,交待本论文的探讨内容、探讨策略与革新之处。在本论文中,“语言批评”主要是指以语言维度出发对文学展开探讨的批评论述类型。“语言意识”则是指文学批评对于“语言”的观念看法,以及探究文学和语言联系的不足意识。而语言批评进展演变的基本动因、线索即体现在:不同的批评论述在语言意识上有着着显著差别乃至截然不同。第一章文学审美性与语言形式的独特体现。本章旨在考察俄国形式主义的语言意识。在对传统文论观念和探讨范式的质疑中,俄国形式主义高举“文学回归自身”与“语词复活”的旗帜,要求建立按照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来进行探讨的文学科学。由此,它把探讨对象界定在“文学性”即文学语言上。在它看来,语言形式是文学审美性的唯一要素。基于此,在文学探讨中,它致力于以审美的作用上来考察形式对于文学的影响,追问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体现何处、如何形成、怎样操作,以及形成这种特殊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如何鉴别?在这种追问中,俄国形式主义的“语言意识”呈现为一个进展脉络:“形式→程序→功能”。“形式”主要以语音层面区分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将文学形式的特殊性定位在语言的体现形式上;“程序”则包括两个方面:(1)“程序奇特化”。强调文学所特有的体现形式,是通过奇特化的艺术手段加工日常语言而形成的。(2)“材料形式化”。在此,俄国形式主义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内容”二分法,侧重于论证艺术技艺是如何加工语言“材料”(“内容”),以而构成文学作品的;“功能”强调以结构功能的角度来看待文学语言,把语言形式视为动态的功能系统,认为各种技艺在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而非机械堆积。在这个阶段,俄国形式主义意识到文学的系统性,并初步结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论述,出现了由“形式”向“结构”过渡的进展态势。以语言批评演变的角度来说,俄国形式主义的贡献在于:重新“发现”了语言(“形式”)对于文学的重要量,将语言探讨作为文学探讨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以而在整体上转换了文学论述与批评的不足意识、知识结构与探讨范式,开启并推动了文学探讨的“语言转向”。而且,在俄国形式主义后期已经出现了“向外转”的萌芽,文学被当成与其它社会历史系列并存的符号系列来浅析。不过,由于在主导倾向上,俄国形式主义并未走出将文学视为自主性疆域的审美论观念。因而,在它强调文学语言的“自我目的性”、纯洁性,追求文学探讨科学性的同时,也无力解决或悬置了价值判断与作用生成的不足。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则以语言形式的其它层面出发,分别解决了这两个不足。第二章语言形式与语义复义的有机统一。本章主要阐述英美新批评的语言意识。与俄国形式主义的论述旨趣相似,新批评也将文学不足转化为语言不足,认为文学审美性在于语言形式。不过,相较于俄国形式主义而言,新批评关注的并不是文学语言的体现形式,而是文学语言的语义特点。由此,在文学探讨中,新批评提出以“文”为本,倡导针对作品本身的“内部探讨”,反对“外部探讨”。这种语言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文学的本体构成方面。新批评区分了文学(情感)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依次提出了“伪陈述→构架与肌质→有机结构→多层结构”等论述界定。在此基础上,它将文学作品的审美形式与语义的非概念性结合起来,认为文学本体就是文学作品的独特“语义结构”,文学的特异性即文学语言语义的复义性;其二,强调能指的曲指性,侧重于浅析修辞所带来的文本语义效果。在新批评看来,“含混”、“悖论”、“反讽”、“隐喻”、“张力”等范畴,既是文学语言独特品质与构成特点的具体体现形态,也是使文本语义结构复杂而又丰富的语言修辞方式,同时亦构成了“语义细读”的独特批评对策。而在具体的“语义细读”之中,新批评涉及了文本之“外”的因素,朦胧意识到了语言修辞对思维的制约。这就意味着,“内部探讨”并非是画地为牢式的形式浅析,它并没有完全隔绝文本内、外因素之间的关联。事实上,这也是强调语言形式的批评论述的基本特点,它们以未把文学等同于语言形式,更有着着超出单纯形式范畴的因素。作为语言批评话语的形成期,新批评不仅克服了俄国形式主义忽略价值判断与作用不足的局限,也对传统的文论框架造成了持久的冲击,使得语言意识深深渗入到文学探讨的血脉之中。但是,它对语言不足的理解也有着着严重的矛盾与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要求文学探讨有“本”可依,但有着就文本论文本的孤立与不足。同时,在语言的情感特点上,它也并未摆脱语言反映论的窠臼;(2)强调文本语义结构的复义性与非明晰性,却又有着有机统一体的迷执;(3)只是确立了文学语义,却无法解决作用生成不足。这些矛盾的有着,使得新批评蕴含着自我消解化的进展倾向。而这恰恰是它被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所“替代”的主要理由。第三章作用生成与文学语言的结构方式。本章着重浅析结构主义批评的语言意识。结构主义批评在俄国形式主义的探讨基础上,克服了新批评局限于个别文本的不足,进而强调文学语言的结构性与共时性。在它那里,“结构”概念已不是早期语言批评所界定的体裁结构或实体结构,而是指抽象的结构形式。出于这种语言意识的差别,在语言不足的探讨上,它已不止于寻找文学之所以具有审美性的形式要素,而是旨在追问文学的作用究竟源自何方?由此,在语言浅析中,结构主义并不注重具体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语义特点,而是力图以索绪尔的语言学方式为范例,对文学的“作用”形成历程进行浅析,进而根据语言的系统化方式构建出文学结构,并以之作为文学探讨的恒定方式。归纳而言,结构主义批评的文学结构类型探讨涵盖两个方面:语言学方式与符号学方式。前者以雅各布逊的诗歌功能浅析,以及列维—斯特劳斯、托多洛夫、格雷马斯等论述家的叙事结构或“语法”浅析为代表。后者则以早期罗兰·巴特的文学符号学探讨为代表。在这两个方面的语言浅析中,结构主义批评家在强调结构的同一性、所指的优先性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注意到结构与行为、作用多元与文化“语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复杂联系,以而呈现出审美与文化浅析、结构与解构要素相交织的论述格局。就语言批评话语的论述谱系来看,结构主义批评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一方面,它将静态的语言形式探讨推向极致,在语言结构内部解决了作用生成的不足,部分摆脱了“文学如何、怎样反映生活”的审美论语境;但另一方面,这种结构浅析范式也将文学探讨闭合于抽象的语言世界之中,使之几乎完全脱离了超语言学的领域。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文学系统与具体作品的联系上,“结构”成为了唯一的终极模型;(2)在废黜作者主体中心论的同时,也否定了文学活动中“主体”因素的有着;(3)关涉共时的结构因素,而忽略历时的语境因素,排斥了非结构的系统。由此,它也不能解决语境中的作用构成不足。而这也促使结构主义对自身的局限进行反思。在这个作用上来说,结构主义内部所出现的那些解构因素,正是结构主义批评家意识到这种困境,并试图解决这些困惑的努力。第四章文学生产与语言活动的文化建构。本章主要论述后结构主义的语言意识。以“语言转向”的完整内涵来说,语言探讨不仅意味着对语言不足的高度关注,更是指对语言与实在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新反思,以而打破柏拉图以来的“语言镜像论”。以此来观照的话,语言形式时期的批评论述只是将文学探讨转向了文学自身的语言符号系统,但仍然处于“语言镜像观”的囚笼之中。而后结构主义正是在对哲学“语言转向”的回应中,转换了探讨文学语言不足的具体思路与探讨策略,以语言活动的方式把文本内、外重新关联起来,以而实现了语言批评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德里达为开端的“文本”解构途径,以及以福柯为肇始的话语实践范式。德里达以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角度出发,解构了“结构”与符号的一致性,颠覆了书写与口头语、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等级联系,进而强调语言活动是能指的无限延宕,文本是作用无穷播散的意指链,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界定了文学语言与“文学性”。在他的影响下,以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主义,强调文学语言的修辞性,提倡修辞性阅读,致力于浅析文本由于修辞与语法—逻辑之间的张力,以及述行矛盾所产生的作用不确定性,揭露语言修辞活动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而以后期巴特、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文本(性)论述,则把文学语言视为超语言学的意指实践,关注文化准则、习俗如何塑造文学文本,语言活动如何建构主体性,并认为文本体现了某种意识形态,而文学却又能通过语言活动去消解这些意识形态。不过,由于“文本”途径大都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化约到一个意指实践历程的各个方面,局限于“文本”间性效果的踪迹疆域。由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真正的“权力”(主导意识形态)是通过语言活动发挥作用的。而福柯对语言、知识与权力联系所作的深思与浅析,则弥补了“文本”途径的不足。他将语言活动置于广阔的文化历史场域之中,对话语实践的运作机制进行考察,进而揭露了话语/知识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共谋联系。在福柯的启迪下,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与后殖义等等批评论述,对“话语”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挪用、修改、借鉴与吸收,并将之付诸于文学探讨,由此完全实现了语言批评的转变。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话语探讨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而在这个作用上来说,“文化转向”的出现,不仅不是对“语言转向”的取代与替换,反而是“语言转向”进展环节中的断裂性连续。结语部分简要论述了语言批评演变的特点及其启迪。本论文认为,语言批评并不等同于纯粹的“形式主义”,文学语言探讨也并非只能围绕着语言的形式范畴来展开,文化批评更不是与语言批评无关或取代它的探讨类型。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知识语境中,兼顾了“审美”与“文化”维度的语言批评应当有着广阔的进展空间。关键词:语言意识论文语言批评论文语言形式论文语言结构论文语言转向论文语言活动论文

    内容摘要6-10

    Abstract10-18

    绪论18-31

    第一章 文学审美性与语言形式的独特体现31-57

    第一节 作为“文学性”的语言与形式31-35

    第二节 文学语言形式的特点、构成与功能35-53

    一、语音体现形式:文学语言的特殊性36-39

    二、文学语言的构成:程序奇特化与材料形式化39-46

    三、文学语言的结构功能46-53

    第三节 语言形式的不足与深思53-57

    第二章 语言形式与语义复义的有机统一57-89

    第一节 以“文”为本和文学特异性58-70

    一、以“文”为本:作品语言形式的本体性58-62

    二、文本有机构成与文学语言的语义特点62-70

    第二节 语义多重的体现形态与修辞组织70-84

    一、含混70-74

    二、反讽—悖论74-78

    三、隐喻78-82

    四、张力82-84

    第三节 文本语义结构的作用和不足84-89

    第三章 作用生成与文学语言的结构方式89-115

    第一节 “结构”不足的理解与差别90-94

    第二节 文学结构的抽象形式与系统化方式94-104

    一、语言的诗歌功能94-98

    二、语言的深层叙事结构98-104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符号结构:能指与所指的联系104-111

    一、文学的二级符号系统:内涵义与外延义104-108

    二、文学的符号意指系统:元语言与含蓄意指108-111

    第四节 “结构”的不足性111-115

    第四章 文学生产与语言活动的文化建构115-170

    第一节 “语言转向”的彻底性:文学、语言与实在116-124

    一、“语言转向”的双重内涵116-120

    二、语言哲学与语言活动120-124

    第二节 “文本”的解构力量124-143

    一、文本性:文本之外空无一物125-133

    二、文学语言的修辞性133-143

    第三节 “文本”的意指开放143-158

    一、文本:能指的编织物143-150

    二、文本作为互文性150-158

    第四节 由语言到话语158-170

    一、一切均在话语之中158-165

    二、话语建构中的“东方”165-170

    结语:语言批评演变的回顾与启迪170-174

    主要参考文献174-1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83-184

    致谢18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