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风土城镇化进程中风土建筑“变迁”

风土城镇化进程中风土建筑“变迁”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6666 浏览:229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信息的流动带给人们生活形态,审美趣味的变化。这样变化同时也投射在风土建筑上,和地理特征,气候特征等同时影响风土建筑,甚至产生了更强大的影响力。本文即试图从近十年风土建筑的变迁中讨论地域性建筑的前景和背后的推动力。对比乡村、城镇中新街和老街,新建筑和老建筑,人们生活形态的变化,发掘风土建筑被延续的部分以及断层的部分。真正的风土建筑特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被无意识的压缩、摒弃,或者有意识的回避,带来的后果终将将会导致风土的消失,而地方也变为千篇一律的所谓“新城镇”面貌。
关键词: 城镇变迁 地域文化 生活形态 风土建筑 街道
Abstract:Urbanization leads to changes of people’s life styl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Nowadays those changes reflect on tradition. As part of traditi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has been affected by urbanization just as much as geography and climate.
KEY WORDS:CHANGES OF TOWN REGIONAL CULTURE
LIFE STYLE/LOCAL ARCHITECTURE/STREET
2095-2104(2013)
总述
贵州地处于云贵高原之上,地势高低错落。气候条件随着地理条件的不同变化,而本身有多个不同少数民族聚居在次,贵州境内的风土人情,建筑形态、功能、习惯处理手法都有一定的差异。又因为地处偏远的西南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在此,本身交通不是非常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强,所以相对保持了强烈的特点和独立性。
本文研究对象是贵州省铜仁地区思南县许家坝镇。
地域特征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许家坝镇是下属思南县的以及乡镇。该地域的地理、气候状况正是人们常说的“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典型天气类型。镇内的人口由汉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组成。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人口都是少数民族,但是由于离真正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村寨较远,几代以前就已经没有保留少数民族的习俗和穿着,城镇内的少数民族居民都是极度汉化的。所以建筑形态并不是带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吊脚楼与侗族民居,而是基于少数民族特征,经过长期与汉族文化的融合形成的建筑形态(图1)。这样的建筑类型其实在贵州更有普遍性和适用性。
(图1)
许家坝镇也是坐落在群山的包围之中,内部一小块的地形相对较平,但是整体趋势也是高低错落。主要以农业为主,人的文化水平也不高,生活水平不高,信息交通等相对也比较封闭。
自然环境特征塑造的空间
2.

1.1 自然因素塑造城镇外部空间

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镇内并没有大面积的平地,所以也没有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城镇内空间多为线性空间。而人们的活动分散到街道界定出来的线性空间。
街道上的建筑鳞次栉比(图2)。或许脱胎于侗族民族和苗族民居中一层作为劳作空间,而在与汉族文化长期的交融和适应中,建筑的一层大多作为商铺空间,也算是劳作空间的一种。然而这样的改变弥补了城镇内没有大尺度公共空间的缺陷,城镇的一层空间显得非常有活力,也充满各种可能性和适宜性。在交往中,人也可以兼顾自己家中和生意的状况,使得空间的状态一直都很积极。
(图2)
2.

1.2 自然因素塑造空间节点

而对于不同高差的处理,许家坝的处理方式比较不同并没有采取架空、错层等做法,而是保持这样的高差,甚至加大高差。以高差线为界,背对背建造房屋,这样不同的面向就形成了不同水平层上的街道(图3),所以在街道的末端或者交汇处会出现一个较陡的坡,这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空间节点。在转弯处,由于高差的限制,并没有形成一个人流密集的交流圈,也促成了线流空间的形成。
在不同街道层面上除了末端的坡之外,在街道中段的某些地方也会有连接两个层面的人行坡道。房屋之间留出来一个1m到2m的缝隙,并不破坏街道空间的完整性,但是却让不同水平层是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各个空间的可达性增强。经过这样的空间节点处理,高差并没有导致街道间的交流减少,反而让街道上的可能性多了起来。从这个节点也可以看出来,建筑的走向基本是顺应了山地的形势,屋顶和人的距离并不一定非常远。

(图3)

2.2 文化价值特征

许家坝镇作为一个比较偏远而欠发达的地区,大家都固守着自己的生活,安定,和睦。但毕竟主要的组成人口是农民,文化品位比较世俗,对于生活并没有更多美学上的要求,所以,在建筑以及街面上基本没有太多的装饰和可以的雕琢。只是简简单单的结构和遮蔽功能。又由于30多年前,许家坝有整个思南县最大的农耕牛交易市场,人们也融合了农耕和商人的特性,喜欢热闹,也喜欢用钱来显示、衡量地位。这也为后来风土的变迁埋下了伏笔。

2.3 生活形态特征

由于综上的特征,街道上除了日常的交易,人们的公共活动与交往都是发生在街道,街道尺度适宜,浓重的生活气息冲淡了商业的氛围。经常可以看到在家门口打牌的老头偶尔起身和顾客讨价还价。

3.城镇化过程中的变迁

许家坝镇的面貌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上来说或许是积极可喜的变化。然而,城镇的面貌却反而越来越模糊和陌生,慢慢让人失去一种归属感和熟悉感。

3.1 城镇空间的变迁

10年前由政府引来的外商投资,把一块高地错落的地铲平,规划了一条商业街,然后把土地分别卖给百姓,规定好高度、材料等,大家分批修建。可以看出,老百姓在修建过程中还是遵循了之前的经验,把一层做成商铺,但是,这样的一个街道尺度,在许家坝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条商业街与镇中唯一的一所中学相隔不过100米,但是在10年后的今天依然还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城市的设计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而这条街道却完全罔顾自然条件、人的感受和传统,横空出世。平直道路也使整个街道变得异常无聊,也与其他的街道格格不入。
而另外一条大概在6年前规划的步行街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进步。街道上的建筑统一修建,保持了原有的尺度,街道也有一定的斜度,表现出对地貌的尊重,但是其气氛还是以前的街道相去甚远。
两条街的很大问题在于规定了面砖,材料等,这是出于对街的界面整齐的考虑,然而这些材料和形式与传统都是完全没有关系的。街道的丰富性和一种自然的状态也因此而被消解,使得其中的人迫于这种“整洁”的压力,而产生不舒适的感觉,也难以形成积极有活力的行为场所。遗憾的是,除了这两条街道,其他街道也渐渐被这样的建筑取代。
前文提到人口的组成和文化品位的问题。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镇内的青壮年基本都选择外出打工,看外面的各种各样的房子,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欣赏的却是一些拙劣的所谓“洋气”的房子。等他们赚到钱回来的时候,就试图用好的房子来表达自己的地位。
形态、装饰、色彩雷同的“现代主义”形式的建筑,使得小镇外部空间在整体上顿失其自身的特点和光泽,呈现出传统空间形态与现代空间形态杂然并存的混乱局面。小城镇的视觉空间品质取决于城镇的自然地形、空间形态和社会风貌等一系列景观要素的组织.以及城镇轮廓形态和景观视域、视廊、视点的建设 。

4.风土变迁的前景和背后

土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风土变迁的元凶,而是在人们的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精神的追求没有随之跟上来。
这样的状况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极其普遍。一方面摒弃传统,一味以一种趋同的现代感为追求,只会导致风土建筑消失,新的东西不伦不类,毫无特色,破坏掉街道尺度,破坏传统空间,破坏城市形象。诚然,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地域性也与地方主义不同,并不具有排他性。但是,地方上的建筑师并没有做出良好的示范,而在现下,除了被热炒的“风景区”,“原生态保护区”等,也很少有人去带着一种责任感的去保护、梳理各民族各个地方的文化传统。
虽然现在对于风土的保护,地域文化被重新提出,但是大多局限于一些特殊的类型,某些地域文化符号(如侗族木塔)的保护,并没有推广到对于整个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而当地域文化消失之后,地域文化符号反而会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东西。即使少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人,也大多停留在感性描述小城镇空间的层面,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那么还是难以改变城镇空间的恶化的现实。
注释: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1.
张国庆,杨真静,《小城镇风貌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再现与延续》,
参考文献:
罗德启.《贵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
周坚,《地域文化对小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形成发展的影响——以贵州黄平旧州镇为例》,建筑科学,2010年1月
唐洪刚,《对乡土建筑文化趋同的一点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2.9
吴琳,贵州民族建筑现代境遇——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及验收现状,中国建筑民族研究会,2009年11月
张国庆,杨真静,《小城镇风貌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再现与延续》,重庆建筑,2006年5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