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谈谈历史街区道路交通规划科技

谈谈历史街区道路交通规划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33597 浏览:1567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道路交通规划研究是历史街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许多历史街区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承载着多元化功能,本文从相关项目中提炼成熟经验,结合历史街区现状、发展规划,、保护提出历史街区中交通规划的一般方法和研究内容。
关键词:历史街区;交通规划;交通组织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road traffic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historical street. This paper refines the mature experience from related projects,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tection, the general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plan in the historical block.Keywords: historic district; traffic planning; traffic organization
TU984
历史街区是指能显示一定历史阶段的传统风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地方特色的街区。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张,为满足现代以机动车为主体的生活方式的发展需要,城市中大刀阔斧的改造旧区,宽阔的道路贯穿历史街区。人们开始反思和呼吁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然而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普遍存在着街区空间尺度的狭小与现代交通工具通行条件的矛盾,人们在新扩建城市通行空间和保护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上曾徘徊许久。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处理好街区保护、利用及改造的关系,如何有效疏导区内外交通流,通过现代交通方式激活历史街区的生机与活力。
1历史街区保护的交通研究
历史街区要求发展与保护并存。道路交通规划与以人为本、传承优良文化为主题的历史街区保护措施,产生了矛盾重要性在于如何处理好街区保护、利用及改造的关系。道路交通是历史街区的脉动,国内外在历史街区保护中极注重交通整体规划,根据各历史街区不同特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规划手法。

1. 1历史街区保护的交通研究理论

在近些年历史街区保护探索中,已形成一系列的保护理论,如“新旧分离”理论、“有机疏散”理论、“有机更新”理论、“文化生态”理论等,这些理论已在多地得到实践,如平遥古城、周庄古镇建立新城区,带动老城区人口的疏散,获得较大成功;“有机疏散"理论要求古城内外的交通联系采用“分散—集中—分散”的模式,即将古城内交通流集中至主要通道,再分散到区域;江苏平江历史街区的做法是“有机更新“理论的典型,即将道路按路网结构、路幅宽度和交通量大小,分为街(路)、巷、弄,道路保留原有曲直对比、收放对比和“水路相邻、河路平行”的空间形态。

1. 2历史街区交通规划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发展的基本国策。要求协调居民出行需求、道路设施供应、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①平等性原则:让后代人有权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②协调性原则:城市交通应协调交通与环境、供应与需求、交通与土地等的相互关系,不能孤立地就交通谈交通;③有序性原则:道路建设应当立足未来逐步发展,不能形成无序发展状态;④延续性原则:注重地方传统风貌及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协调。
2历史街区区域现状交通特征
(一)道路设施薄弱。许多历史街区内部街巷呈多种形态。但道路狭小在高峰时段交通处于超负荷状态。呈现路幅窄,路况差,机非混行,通行能力较小。街巷均难以通行机动车。
(二)交通流量高度集聚。许多历史街区位于城市传统历史文化中轴线上,同时也与传统繁茂的商业圈毗邻,因此,导致区域强劲的向心集聚效应。
(三)交通秩序紊乱。有限的道路宽幅难以容纳无限的交通流需求,机动车道日益吞噬着非机动车道,特别是区域缺乏有效的交通管理,行人任意横穿道路,人车混杂通行,交通秩序紊乱,道路通行效率低下。周边道路公交线路密集,缺乏足够的港湾式停车站,人流集散空间狭小,使得公交站点处易形成交通瓶颈。
(四)停车设施缺乏。历史街区区域内的汽车停车位比较缺乏,公共停车泊位主要集中历史街区大道上。
3历史街区中交通规划的探讨

3. 1规划理念与思路

(一)理清道路功能,构建区域干道网,重视支路网的改造建设道路规划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疏导城市交通流,由于许多历史街区街道的功能性混杂,规划调整时,第一步应从区域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定位,理清道路网结构、等级功能,形成路网的整体协同,合理交通分流,达到街坊保护的目的。区域内应保证原有历史街区氛围,保证原有街巷格局提高美观舒适性。
(二)突出重点、区别对待、适定范围、整体保护城市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更是反映城市面貌和建筑艺术的窗口,在历史街区内部道路改扩建时,可优先选择部分景观优美、历史文脉浓厚,交通需求迫切,且具有典型性的街道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保护与建设,突出其文化历史氛围,缓解街区交通,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可读性、可逆性及最低干预程度,和实现城市交通的可行性、可持续性和充分最大挖潜街道通行能力。
(三)实行交通需求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化接驳设施功能。许多历史街区位于商业繁华地带,且内部聚集着大量居民,商业集中,从而导致较强的向心交通。在保护过程中一方面部分疏散旧城区居民,在旧城区强化交通需求管理,严格控制车辆的通行权;另一方面提高公共交通的怎么写作水平,将公共交通的怎么写作辐射到整个保护区。保护区内应重视交通接驳设施建设,这将极大优化区域道路资源,营造区内宜人舒适的步行空间和原有街坊环境。

3. 2路网规划

3.

2. 1整体路网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调整规划

道路规划应不破坏街区的整体风貌,提高市政道路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和断面的美观宜人性,遵循街坊的空间脉络和空间尺度。历史街区道路网规划时,通过整体路网结构优化,形成两层环行保护性路网,街区可以由主干道包围圈,分流过境主要交通流;内环由次干道构成,承担区域主要过境车流、旅游机动车。
3.

2. 2道路断面的选择与设计

对于不同层次的道路,需要不同的道路断面设计,来延续城市的特色意象。城市主干道的功能是允许车辆通行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但在辅路上的空间设计应该是宜人性,特别是本区域范围内商业氛围浓厚,应提供疏松而舒适的步行空间,同时城市干道需提供进入街坊的入口,这些节点需注重景观协调,引导现代生活向古城文化过渡。城市次干道及支路以疏导区域交通流为主,断面应充分考虑两侧古城街坊风貌。受文物古建筑的影响,区域内道路红线宽度均较窄,因此道路断面设计过程中除需通行的机动车道外,两侧的行人与非机动车道设置在同一断面,使之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互补利用,节约道路空间资源。道路断面可结合建筑有进有退,形成灵活多变而生动的空间视觉。

3. 3其他静态设施规划

静态交通设施的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好坏直接关系的区域交通系统的功能的发挥。目前,在历史街区区域内“停车难、行车难”现象严重,成为区域吸引旅游客源和居民出行的瓶颈。在规划研究过程中,考虑到保护区的区位和周边路网的集散能力,停车场规模可以考虑采用容量限制法和低标准配建,控制过多的机动车进入而冲击保护区。历史街区停车场选址布置时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周边道路特性、出行者便利性、怎么写作功能和怎么写作范围等因素,应在东西四周设置多处地下停车库和一处地面旅游客车停车场,地下车库的设置避免了大面积停车场地而造成空间视觉上对风貌区的不协调。出租车停靠站就近于客流集散点,规划在南北两侧出入口附近选址出租车停靠站;非机动车停车主要结合小街小巷内的院墙后退部分、相关绿化用地、边角地带及社会停车场、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置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在各个巷口处尽量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作为区内居民及游客的接驳点。

3. 4交通组织

3. 4. 1旅游线路交通组织

在历史街区四周均设置有公共停车场,其中布置一处地面停车场将作为旅游大巴主要停车场,其余社会车分方向就近停靠于四周的停车场。历史街区内部街巷设施完善,形成连续舒适的步行空间,游客可于各入口处进入景区游历各景点。由于许多历史街区整个区域面积较大,在各入口处均设置有非机动车接驳站点,游客可租借非机动车在可通行非机动车的街巷内畅通骑行。

3. 4. 2居民出行交通组织

许多历史街区保护区内街巷仅适合步行和自行车通行,因此保护区内居民出行以换乘接驳方式为主体,即居民所乘载的机动车均停靠于保护区的停车场,由停车场步行或换乘自行车进入居所。

3. 4. 3过境交通组织

过境交通流仍以周围干线为主应尽量减少对保护区内部的冲击。应努力修建轨道交通,畅通常规公交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率避免造成交通堵塞。
4结语
许多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发源区,是城市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近年来,全国上下对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街区有了重要认识。本文针对历史街区特殊的区位和复杂的交通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现状交通的症结以及区域交通的发展,初探历史街区交通规划的一般方法。
参考文献
顾晓伟.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J].城市研究, 1998, (5): 57—59.
孙敬宣.浅议历史文化区的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1996, (1): 59—61.
[3]诸大建.为了上海的明天——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

7. 26—39.

[4]李朝阳,周溪召.试论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 1999, (1): 54—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