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手术室护理 >试议带状疱疹自拟新制柴连汤加减治疗眼部带状疱疹70例集

试议带状疱疹自拟新制柴连汤加减治疗眼部带状疱疹70例集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35516 浏览:1597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新制柴连汤;眼部;带水疱疹
1007-2349(2012)11-0042-01
眼部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制,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中,当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或在其他外界刺激诱导下,病毒即被激活,繁殖而发病。带状疱疹除侵犯眼睑外,常引起眼部并发症,以浅层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较为常见。笔者于2006年1月~2011年12月运用自拟新制柴连汤加减治疗7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6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眼科门诊就诊,确诊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共70例(70眼),58例(58眼)在门诊治疗,并发虹膜睫状体炎12例住院治疗,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5

5.4岁,病程最短2d,最长7d。

1.2临床表现

1.2.1眼部损害本组病例均出现眼睑皮肤肿胀,眼睑痉挛,球结膜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引起角膜上皮点状浸润浅层角膜炎的40例,发生率57.1%。引起虹膜睫状体炎12例,发生率17.1%。本组病例均未发生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及视神经病变。
1.2.2皮肤损害所有病例皮肤疱疹均沿着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串珠状成簇疱疹,以上睑皮肤和鼻尖及鼻翼部多见,部分患者侵犯前头部、额部皮肤,但不超越中线。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自拟新制柴连汤:龙胆草15g,山栀子10g,黄芩15g,柴胡10g,黄连5g,蔓荆子10g,赤芍10g,木通6g,甘草10g为主方,肝经风热者加荆芥10g,防风10g,板蓝根30g,蝉蜕10g;肝胆湿热者加苦参10g,虎杖10g,土茯苓20g,地肤子10g;肝肾不足者加怀牛膝10g,杜仲10g,狗脊10g;气血亏虚者加党参20g,黄芪30g,炒白术10g。
2.2局部用药治疗所有患者均用1%阿昔洛韦滴眼液和0.5%病毒唑滴眼液交替滴眼,每日各4次。同时用3%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每日涂患眼及皮肤损害处,每日3次。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散瞳。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局部皮肤溃烂愈合,症状消失。患眼无充血,刺激症状消失,角膜上皮修复,荧光素染色无着色,基质层无水肿,浸润消退,角膜内皮皱折消失,房水清,角膜后无沉着物;有效:局部皮损红肿明显减轻,水痘溃烂逐渐收敛,症状减轻。患眼局部充血及刺激症状减轻或消失,角膜病变基本修复,荧光素染色少许着色,角膜内皮皱折基本消失,房水消,角膜后无沉着物;无效:局部皮肤及眼部症状无好转或角膜病变未改善和控制。
3.2治疗结果痊愈25例,显效32例,好转10例,无效3例。疗效最短8天,最长27天,平均15天,总有效率9

5.7%。

4讨论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性质严重的睑皮肤病变,其中典型变化是多在三叉神经第1支,少见第3支分布的区域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多发生于老人及体弱者,局限于一侧,不超越睑和鼻部的界限。如系眼神经分支的支配区受累,则疱疹分布在前头部、额部及上睑部(鼻睫状神经为内眦部,泪腺神经为外眦部)等部位;如系第2支的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受限,则疱疹在下睑、颊部和上唇皮肤。本组病例均为鼻睫状神经受累而发病的,有57.1%并发浅层角膜炎,有12.7%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有5例(5眼)均为21~30岁女性,平均25岁,均是产后1~3个月产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妇,与体弱者易发病相符。
眼部带状疱疹属中医“风赤疮痍”范畴[3],多因外感风热、毒邪、内生肝风,或本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虚实挟杂、上攻于目所致。风属于肝,多从肝治,清疏肝风,故用新制柴连汤加减来治疗本病。方中以龙胆草、山栀子、黄芩、黄连、蔓荆子清泻肝火,木通利尿泄湿,赤芍清热凉血,柴胡疏肝理气引诸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同达到消肝火、祛湿毒的功效。对于伴有发热恶寒或有感冒症状者加荆芥、防风、板蓝根、蝉蜕以消热解毒祛风;对于病情较重、风湿热毒较甚、眼睑皮肤脓疱丛生者,加苦参、虎杖、土茯苓、地肤子以增加消热除湿、活血通络定痛之力。肝肾不足者加牛膝、杜仲、狗脊补肝肾,提正气以抵御外邪;气血亏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补气血,健脾胃以固本。本组病例局部用眼药外治其标,内服以清肝泻火、除湿解毒新制柴连汤加减口服治其本,两者结合,其效倍增,提高了有效率,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朱承华.眼科查房手册[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4:108~113.
李凤鸣.眼科全书[M].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04~1005.
[3]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1.
(收稿日期:2012-09-2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