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文化软实力 >试议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诱因与干预措施

试议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诱因与干预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4341 浏览:980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初中生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大人,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1],由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内部期待与外部现实的不平衡矛盾,容易诱发任性、散漫、逞强、冲动、不守纪律、滋扰他人和公共秩序等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行为举止,即反学校文化行为。然而,学校是按照社会赋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所有学生成为社会人的场所。[2] 从学校职能视角看,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的理由行为,必定会对学校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产生影响和冲击,消解学校的育人效能,阻滞学校的文化建设,长此以往,也危害其身心健康成长。不过,发展心理学观点认为,有理由行为的学生并不是特殊的、令人讨厌的“差生”,而是具有“心理危机”的、亟待从学校教育上解决其发展课题的学生。[3] 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教育及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剖析其诱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诱因剖析

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理由行为,其诱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失衡、心智不成熟等内在因素的制约,也有学校教育、家庭成长环境及社会不良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1.身心发展失衡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初期,身体快速成长。然而,相对于生理发展而言,心理发展明显滞后。常常会出现莫明的困惑和烦恼,叛逆心理明显、好奇心加重、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大。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其心智能力不能有效制约因身体渐趋成熟而衍生的冲动,若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极易发生行为偏差。

2.认知能力局限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期,开始深思社会理由,也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但是,由于其心智尚不成熟,生活阅历浅显,认知水平不高,看待理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往往事与愿违。愿望与现实的落差,极易生成怨恨、不满等消极情绪,引发对立、迁怒、发泄等行为。

3.教育策略失当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教师教育策略不当,尤其是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等极端方式,极易挫伤其自尊,引发对教师逆反、对抗等消极情绪,进而常常做出一些过激举止,宣泄内心的愤懑。

4.家庭成长环境影响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包办一切,满足一切,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唯我独尊等不良性格,往往会目中无人,我行我素,对制度与规范不屑。与此相反,一些农村留守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致使对父母渐生怨恨,产生叛逆心理,变得脾气暴躁、冲动任性、难以沟通,加之缺少有效约束,极易诱发反学校文化的理由行为。还有一些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使孩子产生消极、悲愤情绪,容易生成一种狭隘和偏激的心理特质,更多地会表现出对社会或他人的不满和敌对[4],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

5.不良网络文化诱惑

初中生有强烈的“成人感”,摆脱父母监护和成人关照与约束的愿望强烈。但是,其独立能力远滞后于独立意识,同时也不可能真正摆脱成人的约束。于是,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反差,转而乐意与同学及同龄人交往、结友,寻找心灵的慰藉。交往活动的内容大都属于沟通性的、娱乐性的,好聚集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在不良网络文化的诱惑下,往往通过模仿网络游戏中的一些攻击性举止,以期引起他人的关注和重视,容易滋生打架斗殴、逃学等不良习惯。

二、干预措施

初中生出现的反学校文化行为,外显虽然相似,但是诱因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质、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等方面情况,认真分析其诱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科学矫正。

1.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基于学生心理层面,运用心理学策略来化解学生心理矛盾、困惑和理由的一种策略和艺术。因此,不能用政治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要立足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关注内心需求入手,真诚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诉求。同时,要细心剖析失范行为的危害性,教会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知自己情绪的变化,帮助其掌握克服不良心理倾向的策略。要畅通沟通渠道,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冷暖,针对其心理症结,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角度引导他们释放心中的压抑、忧郁和烦恼,消除他们的叛逆、焦虑、冲动等心理障碍,提高其自我调控能力。
但也应该看到,思想教育也具有心理疏导的功能,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诱因及干预措施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二者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心理疏导要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相得益彰。

2.赏识激励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其自主意识不成熟,内驱力不足引发的。然而,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且具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5]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找准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切入点。尊重他们的天性发展和尊严,平等地对待他们,做他们的良师和挚友,拉近心理距离,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善于发现并适时鼓励其取得的进步,挖掘其优势,激发其潜能,促使其树立信心,找回自我,培育其积极向上的情感。

3.文化引领

从文化的特质来看,文化就是人给自己的社会行为编制程序,而有序化的人类生活在根本上依赖于文化的程序。[6] 显然,健康向上的文化能规范人的自然天性,扼阻混沌的、盲目的本能。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主流文化的推动导向功能,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组建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小组等,为他们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引导他们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

4.亲情教育

家庭是矫正初中生理由行为的重要阵地,要提醒家长避开出现过分放纵和无情惩罚两个极端。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反学校文化理由行为,要有理解之情、宽容之心,不抛弃、不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在亲情交流中,促使他们将客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道德要求。正确对待个体差异,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当孩子有进步时,及时鼓励,着力发掘其潜能,培养积极因素。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灵滋润。充分利用校内留守儿童之家这一阵地,广泛开展体验亲情、感恩教育等活动,用温情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促使其对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从而打开其心灵之窗,化解其心理困惑和冲突。

5.言传身教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但他们的人际交往仍保留一定的向师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敬佩、钦慕和积极关注等。[7] 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作为自己效仿的榜样。为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遵纪守规,履职尽责,率先垂范,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这样,学生就会在效仿中不知不觉地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6.善用批评

教育部司长管培俊指出,老师不敢批评,不敢管理学生是渎职。[8] 对于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教师不可采用斥责、辱骂等粗暴方式,但也决不能姑息迁就。批评责备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才可避开重蹈覆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会影响其对事物的接受程度,情绪愉悦时,容易接受批评。因此,要选准时机,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尽量少批评学生,同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诱因及干预措施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策略,讲道理、讲危害,重在指出改正措施。切忌大声嚷嚷,更不可污辱学生的人格。
采用心理疏导、赏识激励、文化引领、亲情教育等策略,矫正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要根据其诱因及不同个体的性格特征,因人因时而宜,不可僵化。关键是要培育其主体意识,增强自律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激发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从而化外在他律为内在自觉。
(作者单位:庐江县白湖镇中心学校,安徽 庐江,231552)
参考文献:
[1]章永生.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张宝贵.从教育本体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天津教育,2006(1).
[3][5]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M].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绮.家庭环境与初中生心理成长研究[J].科技资讯,2008(14).
[6]李丽.扰动文化的逆流:对“反文化”现象的哲学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姚计海,唐丹.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4).
[8]倪光辉.老师不敢批评学生是渎职[N].人民日报,2009-09-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