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宪法 >阐述宪政中国宪政转型税制维度址

阐述宪政中国宪政转型税制维度址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4405 浏览:124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赋税不仅仅是为国家权力的运转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其还是一种重要的理性化和制衡机制。一国能否成功地转型为现代政治社会,将统治的合法性奠基于理性,并使政治运作规范化,以而实现一定程度的现代政治文明或曰“宪政”,税制是关键要素。中国自清末以降,一直在进行现代政治转型的卓绝努力,而税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效。可以说,税制变迁映射、制约着中国宪政的历程与进展水平。为论证这一命题,围绕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联系及央地联系这两条主线,文章的框架内容大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观察经济、财税现象所反映出的宪政不足,梳理相关探讨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命题和一些论述预设,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探讨策略。第二章以宪政层面上来探讨赋税,论证对“税”的阐明必须置于一种政制框架中,现代赋税的本质就是一种“契约”联系,集中体现了社会契约理念的“平等”与“合意”要素,并蕴含着制衡理念。赋税的逻辑前提是财产权,公民作为财富创造的主体应当享有财产权,这是确立其主体资格的基础。征税权在法权作用上属于人民,其限度在于弥补必要的公共成本,“税收国家”是宪政的必定要求。第三章以税制角度观察中国的政治演变,并对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进行研判,剖析真实的宪政进展水平。契约式赋税观在中国的萌发是清末立宪运动的重要动因,而其难以匹敌“保护费”式的赋税观,则映射着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1949年后中国建立了现代“家财型”财政国家,税制的衰落乃至名存实亡,注定了社会主义“宪政”的尝试不可能成功。现代“家财型”财政不仅使得政府不必依赖于赋税的汲取,相反,国家消融、吞噬了社会,将个体都牢牢地制约在“单位”体制中,形成新型的人身依附联系,以根基上消解了公民的主体资格。伴随着税制复兴,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离,中国宪政重新有了进展空间。八二宪法基本确立了现代政治文明形态,但考察宏观税负所折射的政治态势,表明宪政进展水平仍然很低。这不仅因于赋税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仍然不高,也因于中国税制结构的间接税主导特点。中国宪政前景取决于以个人所得税为代表的直接税推动契约式赋税理念的生长,八二宪法也提供了相应的制度空间。第四章以探讨八二宪法的央地联系制度框架入手,考察税制革新对其实际运作情况的影响。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革新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了集权走势,进而对宪法所规定的地方分权自治结构形成冲击,扰动了央地联系宪政构架的微妙平衡。而其根源仍在于宪制构架的内在张力,这表明制度设计的缺陷可借助于财税体制而放大。余论部分探讨了中国宪政之所以历程曲折,在于其中蕴含着“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之争,而如何化解则决定着中国能否走向真正的现代政治文明。关键词:宪政论文税制论文契约论文财产权论文政治论文央地联系论文

    内容摘要4-6

    ABSTRACT6-11

    第一章 导论11-32

    一、探讨缘起11-14

    二、相关探讨及文献述评14-24

    三、本论文的命题与浅析模型24-29

    四、探讨策略和框架内容29-32

    第二章 “税”的宪政重构32-49

    第一节 “税”的范畴32-39

    一、赋税的传统界定32-34

    二、“税”的宪政层面34-39

    第二节 财产权与公体资格39-45

    一、财富的“法权”性质40-42

    二、公民财产权与现代宪制42-45

    第三节 征税权与税收国家45-49

    一、赋税的本质45-46

    二、规范政治下的征税权及其限度46-47

    三、“税收国家”是宪政的必定要求47-49

    第三章 税制与政治演变49-81

    第一节 中国宪政曲折历程的税制轨迹49-64

    一、清末至1949 年新政权建立赋税观念的变迁49-53

    二、现代“家财型”财政国家的建立53-59

    三、社会主义“宪政”命运的吊诡59-64

    第二节 当前中国宏观税负的宪政审视64-76

    一、家财型财政的困境与税制复兴64-65

    二、“税收国家”的雏形初现与实际税负65-71

    三、中国“税”的政治意蕴71-76

    第三节 直接税与宪政成长76-81

    一、中国税制结构的近况76-77

    二、八二宪法中的“税制”变迁77-79

    三、直接税成长的宪政观察79-81

    第四章 税制变迁与央地联系81-100

    第一节 八二宪法中的央地联系81-86

    一、央地联系的探讨与思路81-83

    二、人权的运作结构83-84

    三、地方分权自治构架、双重领导体制及其内在张力84-86

    四、央地联系与现代化建设之“国家理性”86

    第二节 央地财税联系的宪政86-100

    一、财税包干制及其后果87-89

    二、分税制革新再解读89-91

    三、财政转移支付的逻辑91-97

    四、宪政调控:再论八二宪法第三条第四款97-100

    余论 中国宪政之惑——“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之争100-103

    主要参考文献103-10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