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西方新闻理论 >视觉由英剧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和文学联系要求

视觉由英剧论视觉文化时代影视和文学联系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22528 浏览:982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英剧的文学特色为引,探讨视觉文化时代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认为影视可以改变文学的观念疆界,可以成为文学的存在或书写形式之一,却不可能终结或替代整个文学。文学与影视有相互依赖和支援的一面,但并非是对等的。在视觉中心、技术崇拜的时代,更需要凸显文学对影视的支撑和滋养作用。
关键词:影视;文学;英剧;文学气质
:A

一、从英剧的文学气质说起

2010年9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推出的英剧《唐顿庄园》首播,迄今播出二季,不仅赢得了本国观众之心,还产生了巨大的海外影响,先后夺得美国艾美奖和金球奖的多项大奖,并在2012年上海电视节上摘取“海外电视剧大奖”金奖。电视剧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失事带给英国一个贵族之家的影响讲起,其中财产限嗣继承法的限制,一对年轻人逐渐克服“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立刻唤起文学爱好者对奥斯丁的文学经典的记忆。人们纷纷发问:此剧改编自英国哪部古典小说呢?
其实这出剧为英国身兼作家、电影导演和编剧,曾以《高斯福庄园》勇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朱利安·菲洛斯的原创作品。剧作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学气质,集中体现了英剧的一大特色。
英剧的文学气质首先体现在充分利用本国丰沛而优秀的文学资源。作为公共广播电视代表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出品了一系列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从1978年开始,以恢弘的气势将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全部制作成电视剧;单是19世纪的优秀文学作品,诸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和女儿》(电视剧译名《锦绣佳人》)、《克兰福德》、《南方和北方》,等等,均在荧屏上一一展现。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传统文学的辉煌时期,从经典作家到有特色的小作家,BBC文学改编剧均给予关注,并因其对名著的忠实、出色的演绎、精美的制作而赢得一大批拥趸,BBC电视剧也因此几乎成了文学名著改编剧的代名词。
即使是并非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是由编剧原创的电视剧本,

摘自: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也往往具有明显的文学气质,这也是影迷们所谓的“文艺范儿”的一个重要标记。就以《唐顿庄园》为例,围绕着庄园继承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与爆发期间那充满变迁、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将人物与庄园的命运交织展开。其中有贵族、平民,上层主人、下层仆人,纷纭的人物,复杂的关系,锋芒毕露或是暗潮涌动的戏剧冲突,悬念丛生或是峰回路转的情节铺陈。不同人物之间的故事,各自独立又相互交错,表现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复杂的人性。同样是原创性的、表现青春叛逆题材的电视系列剧,从2007年起在英国第四频道播出、也受到中国网友热追的英剧《皮囊》(豆瓣网上网友对每一季的评论少则数千条,多则数万条)就比美剧《绯闻女孩》深刻,写尽了青春的飞扬跋扈、张扬无羁和迷茫艰难,其中的现实感和人文意味,明显可见悠远的文学传统的影响。
英剧的浓郁的文学气质特性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与影视究竟是何种关系?同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学传统国度,中国可以从英剧发展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二、影视进逼。文学败退?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传媒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文化出现了从以语言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影视观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而传统的文字文学作品的阅读明显减少,文学的风光不再。今天,我们不断听到关于文学因为受影视步步紧逼而节节败退的悲观说法,甚至“文学终结论”或“文学死亡论”时有耳闻。
“文学终结论”基于一种认识:存在着一个有着明确的内涵和清晰的疆界并固定不变的文学观念。应该说,文学自产生以来所具有的超功利性的审美属性,没有产生根本变化,但随着从口语媒介、文字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形式的更新,文学的文本形态在不断变化,相应地文学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近现代文学中的大宗小说而言,印刷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世纪报纸的发展和连载小说的形式,推动了小说的文化消费,加强了小说认识和娱乐的双重属性。而20世纪以来影视这样的电子文本,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可视可听,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娱乐本性,文学成为一种极其大众化的精神消费品。随着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文学文本形态发生新变。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显示:数字阅读已成出版潮流。当有人感叹文学退隐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农贸市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科幻·灵异”、“耽美·同人”等,之下还有“盗墓”、“穿越”、“后宫”等热门题材类型,数量惊人,阅读者众多。
今天的文学的生态是芜杂的,市场化、大众化和传媒化联袂而来,文学生产体制包括生产、流通、评介和接受,已经并且还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把文学当做一个芜杂而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个抽象的观念时,我们就不再轻易地把文学看作“明日黄花”,或是把电子时代的主要符号——影像看作是文学的替代者。电子媒介时代可能会使一些文学样式衰落淡出,也会孕育产生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可能会使传统媒介的文学形态被冷落,也可能产生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融形态。
影视与文学各有独立性,但又密切相关,甚而相互渗透、相互成就。
第一,作为影视基础的剧本,本身就是文学体裁之一种。“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构成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在通常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中影视剧本属于戏剧艺术这一大类。它具备小说等一般叙事文学的特征,就戏剧冲突的要求和语言的动作性而言,它类似于一般的戏剧剧本,但又具有突出的视像性特点。
第二,文学作品是影视剧本的重要来源。文学经由文字传达,不能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但擅长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一般而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才适宜于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以及许多先锋实验性小说,却很难改编为作为视听艺术的影视。即使如此,文学作品仍然为影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一部好的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文学作品,在改编之后一定会充满魅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在‘成功’电视剧中几乎占了一半。”英国作为戏剧的鼻祖之地和小说的创作大国,优质的文学资源成就了别具一格的英剧。第三,影视提供了当代人走近、进入文学的一条路径。首先它使得经典“走下神坛”,能够借大众传播媒介焕发生命力、扩大影响力。BBC拍摄的电视莎剧,在英国本土和美国播出时分别吸引了数百万的观众收看。BBC又精心选择播出时间,播后又配合以谈话或评论节目展开讨论,极大扩大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其次,影视热播常能带动原著热销,很多观众因而生发对原著的兴趣,再去读原著,推动了阅读文化。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影视对文学的一种回馈。
第四,影视不仅会产生新的文学形式,如影视热播后又形成的影视小说;而且会影响作家的写作,导致文学的调整甚至重构。
媒介形式全方位地改编了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引起文学对自身形态的重塑,以及文学与其他文化因素关系的调整。文学传统的某些功能可能被电子媒介制造的文化形式所取代,对许多人来说,比起小说,影视的叙事更能满足他们听故事的需求。但这绝不意味着文学的终结。延绵数千年的文学有着特有的表现形态和艺术特质,有着影视难以涉及的领域、提供的东西和企及的深度。只是文学之为文学的既定规范被打破了,生成新的形态和生存空间。影视可以改变文学的观念疆界,可以拓展文学的生存空间,可以成为文学的存在或书写形式之

一、可以改变文学的生态,却不可能终结或替代整个文学。

在刚举行的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影像时代的文学写作”主题论坛上,数位均有“触电”经历的中外作家表达了对影像时代文学写作独立性的认识和对影像时代文学的信心。《云图》作者、入选《时代》周刊“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的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认为,文学创作不会因为影像的充斥而濒临灭绝,《哈利·波特》和《暮光》这些系列的书不是因为被改编成电影才被人熟知、喜欢,而正是因为小说的大获成功,才被改编成电影。而且,年轻人会厌倦电子屏幕,对文学阅读和写作反而会更加渴望,他相信文学写作会继续在影像时代繁荣。

三、给影视以文学支撑和滋养

文学是影视艺术的基础和酵母。文学与影视有相互依赖和支援的一面,却并非是对等的。影片《唐山大地震》文学原著《余震》的作者张翎谈到:“优秀的小说给影视架起了结实的框架和脉络,画面的力量是需要强大的文字基石作为支撑的。文学是影视的起点和过程,而影视是文学走向大众的强大媒介。文学可以不依赖影视存在——尽管是以小众的形式,而影视失去文学作为支撑无法单独存在。”尽管说影视有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艺术特质,不应被看作文学的附庸,但实际上影视确实更多受益于文学的支撑。
在视觉中心、技术崇拜、“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不应忽略影视脱离文学性而来的种种弊端。我们看到那些追求视听奇观的“大片”“不尊重叙事的逻辑、情节的逻辑、人物性格的逻辑,造成了很多笑场和漏洞,同时也放弃了从文学中去寻找电影的主题、趣味、美感和人性深度的努力,有意无意地拒绝文学的滋养,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学性贫血的艺术困境,因而遭到人们激烈的批评。”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康健民谈到,文学在影视艺术中所起的支撑作用如今在日趋淡化,比如绝大多数制片厂的文学部都被撤销了,民营电影制片机构更没有类似部门。而在更为大众化的电视剧中,更是充斥着剧情荒诞、内容空虚、趣味恶俗的低劣之作。近日,一则恶搞视频“新闻联播——《暑期荧屏大盘点》”在网络走红,视频以新闻联播的方式告诉观众,2012电视暑期档是“骨灰重播剧、坑爹武侠剧、狗血爱情剧”的天下,这引起网民强烈共鸣。
文学对影视的支撑和滋养作用首先来自其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积累的丰富资源和审美经验。年轻的影视,从发展伊始,就将文学作为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尽管影视一直试图追求和凸显影视作为视听艺术的独立特色,但纵横望去,中外影视仍相当倚重文学,取用范围,从经典名著到时下畅销小说;改编形式,从亦步亦趋、力求忠实到只取故事内核或借一件外衣,甚至戏仿、解构。如前所言,英国丰富的戏剧和小说资源,直接孕育了BBC的经典剧目。而无论改编还是原创之作,都吸取了文学发展积累的审美经验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普通观众观看影视,其实主要是出于对故事的消费需求,许多影视人也充分认识到成功的影视对一个“好故事”的依赖。而这种叙事性或叙事品格无疑是归属于小说、戏剧等叙事类作品的。从古老的神话、史诗发展到花样翻新的现代小说,小说在故事叙述、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等方面穷尽探索、创新之能事,有着精湛的表现。当代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被认为“具有非凡的讲故事天赋”,又是位出色的“实验主义者”。他写于2004年的小说《云图》在现代主义大师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启发下,在结构上做了大胆尝试,显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惊人的想象力。小说既赢得大量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又被《帝国》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弟与《罗拉快跑》导演汤姆·提克威拍成科幻片。在最近刚上映的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影片试图拼贴出原小说中6个相互关联的故事,展现穿梭交错六大时空的恢宏场景。小说不同于古老故事之处在于不但叙事,更要写人,塑造有血肉、有个性、有时代特点、历史内涵和心理深度的人物。英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特别关注对于人的刻画描写。仍以《唐顿庄园》为例

源于:标准论文www.udooo.com

,剧情虽曲折但也算不上多新奇机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人物。倨傲固执又明智不乏善意的老伯爵夫人,外冷内热的大小姐,因被忽略而内心嫉恨的二小姐,受新思想感召而一心向往庄园外社会生活的三小姐,把职业当做终身事业、忠心耿耿而训练有素的老管家,机关算尽却深陷对女主人的愧疚的贴身女仆,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并有人性的深度。个人命运里透出的巨大的社会历史内涵,琐屑的日常生活淌的时代变迁的潜流,都令人感受到维多利亚时期小说之风。
其实影视的文学性,不仅在于吸纳文学的表现手段,更重要和关键的是所有手段所指向的文学的人文情怀和理性之思。影视从诞生起就具有商业性、娱乐性、技术性、工业化的特点,“面临先天的精神稀缺的电影,迫切需要找到一门擅长于精神持守的艺术样式来辅佐自己,而这,非文学莫属。”因为“文学这门语言艺术的特长在于,运用语言去表现人类生活,可以最大限度地叩探人类的精神层面。”“在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作一般的横向比较,毕竟还是文学门类更擅长于追求畅神或养神境界,电影门类更擅长于呈现感目或养眼效果。”文学是人类自觉精神与诗意情感的产物,比影视天然地有更强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显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性追问的强大力量。影片《唐山大地震》的编剧苏小卫在20lO年7月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谈到,如果没有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面对“唐山大地震”这个选题,编剧很可能会受到以往典型的灾难片创作模式的影响,写一个救灾加情感的英雄故事。但《余震》引领着编剧走出了这个模式,关注“伤痛和治愈”,使影片以“温暖的亲情和心灵的重建”新的思想和情感深度打动众多观众。在英剧《唐顿庄园》中,表现了“楼上楼下”英国社会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之间以及内部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无论上等人还是下等人中表现出的人性的自私、阴暗和善良、温暖。其中有对古老的英国文化的着迷和眷恋,也有理性的反思。在时光网上均赢得高分的英剧《南方与北方》、《克劳福德》中,无论是前者一对年轻人的逐渐滋生的爱情,还是后者一群小老太太们的家常闲话,均承载着农业英国向工业英国转型过程中种种的冲突、纠结,给人们生活方式特别是思想情感带来的巨大冲击,不避生活的冷峻,也总会触动人们情感的心弦。中国也是历史悠久、文化传统连绵不绝的国度,历史题材是国产电视剧热衷的类型。可是我们在许多历史剧中看到的是胡乱的穿越,勾心斗角、人性扭曲的“宫斗”占据了中心,剧情弱智,台词雷人,没有对历史的基本尊重和对人性美、艺术美的追求,无真、善、美,只有低俗、庸俗、媚俗。学者陈山说得好:“‘文学对影视的意义’可以还原为‘文化对影视的意义’这样一个问题,因为经过几千年的日积月累,文学中凝聚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当下的文化语境里,强调文学的意义,其本意是呼吁为影视注入更多文化含量、更明确和更积极的价值观。”
与英国相比,论历史,中国更悠久;论文化,中国博大精深;论文学渊源,中国辉煌灿烂。中国文学固然有异于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以抒情为主,但绝不乏叙事佳作,近现代以来,更是充分发展了叙事艺术。可是比起有浓郁的文学气质、艺术魅力和广泛影响力的英剧,我们为何却难以将这丰富的文学资源化作优秀的影视剧呢?是对本民族文化、文学的精髓把握不准、不够,还是在一个物欲躁动的时代根本就忽略了人文精神?是审美方式的差异,还是人文素质的差异?原因恐怕主要地不在技术、物质的层面,而要向精神深处寻找答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