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项目风险管理 >论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方式

论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方式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4683 浏览:149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办学模式尤为重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详细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意义,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及存在的问题,为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职业性、技能性、适用性为特色,直接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怎么写作,按照地方和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培养出素质好、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真正做到 “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最有效途径。

1.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意义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对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促进学校专业的建设

职业学校可根据企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及市场用人需要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更趋合理,人才培养更具特色,更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1.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学校中,有很多老师都是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直接进入这个校门的,尽管理论知识很过硬,但并没有真正的动手操作经验。校企合作后,学校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的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增强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会给以后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实用更前沿的知识,保证了学校人才培养在应用性和技能性的质量。也可以从合作的企业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担任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让他们在学校发挥着引领的作用。

1.3丰厚学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学校的某些专业因不能购写实习设备,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实习实训的锻炼,所以明知道市场急需这类型人才,却也不能招生,开设些专业。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的实习实训设备不够,学生不能很充分地进行动手操作实习,从而也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而开展校企合作后,学校和企业可以采用合资共建,共同使用的方式,来丰厚学校的实习设备,扩大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从而满足学生们实践动手操作的需求,为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大量的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技能提供有力保证。

1.4保证学生毕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后,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及自身条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按照岗位能力要求,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怎么写作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大大提高 了学生的“顶岗”能力,在校期间就基本具备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能力,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很快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操作工。因有了这个保障,所以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2.校企合作的模式

2.1“订单”式培养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对于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学校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企业并不是过多的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企业尽力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的培养任务,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全方位实施“订单教育”,保证了学生的优质上岗和就业安置的质量。
2.2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模式: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
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
场地不足,又丰富补充了学校的实习实践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
习机会,使学习和就业有机结合,增加社会经验,提升适应能力。由
于能够从中得到稳定的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员工,真正做到了企业与
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2.3工学交替模式

是企业因用工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在合作企业接受工作技能训练。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定期请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定期授课,后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实训,扩大“工学交替”规模,走“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了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学校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了人才,学生得到了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3.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

3.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

成立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完善合作机制,规范合作模式,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以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3.2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大力宣传,以引起重视,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并在师资配备和教学设备购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校企合作培养的良性发展。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

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二是聘请有经验的企事业高技人员任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老师,壮大教师队伍,同时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在专业设置方面,扩大办学规模,保证培养质量。

3.4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同时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5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

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建立建全完整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完整性。

4. 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4.1国家政策、法律在这方面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表现为一种自发行为,靠双方的关系和信誉,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相应的有力度的政策,也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导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不够明确

4.2企业与学校合作热情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再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社会上长期受学历、文凭的影响,使得受职业教育者并没有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这种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影响着校企合作的顺利发展。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用人时,向学校招生,招不到的则会面向社会,只求解决一时的用工之需,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

4.3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按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中重视着理论知识,轻技能,特别是一些专业的老师,还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发展,传授的知识并不是本专业这一领域中的前沿知识,达不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用人需求。给后期的实习带来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中必修的一课,也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办学模式之一,尽管有很多方面有待我们提高和完善,但我们有决心,努力探索一条可行的最佳之路,将职业教育办得更有特色,培养出更多更实用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德英等.校企合作创新——博弈.演化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孙福全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基本经验及启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职业技术教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主办,2007年第1~5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