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楼台品楼台旷远处人生情怀

楼台品楼台旷远处人生情怀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3988 浏览:121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四,有一课是《辛弃疾词两首》,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它们均以登高怀远,缘景生情为表现艺术。
其实登高是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一种。翻翻古诗,就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发现无数与登高有关的诗句,通称为“登临诗”。
这些登高诗中的各种意象都渲染着人浓郁的情感,写景意境雄浑,抒情豪情满怀,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登高重阳,思亲怀乡

因为重阳登高是古人习俗,节日思亲是人之常情。在特定的环境和情绪中,诗人寄情于景,以景抒情,蕴意含蓄。其内涵又极深,构成深远意境,叫人回味无穷。
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写尽了人在他乡的孤苦,言简而情深。后两句的“遥知”透露出浓浓乡情。
相似的诗文还有:王勃的《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的“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都是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感怀。

二、登高旷远,壮阔雄浑

登高所见,产生了一个居高临下俯仰山川的特殊视角,生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唐朝诗人杜甫《登楼》中颔联有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两句大气磅礴,描写出山河壮观。锦江山水携卷着无限春意扑面而来,玉垒山浮云变幻,正像古今世事沧海桑田。
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句气魄宏大,意境壮美,都源于视通八达的登高临远。此类诗,有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三、登高怀古,慷慨悲壮

同时,登高后空间开阔,看到平常看不见的景色,它们的亘古永恒,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愁绪。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是个具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的诗人,空怀旷世之才,却无报国之门,他看透了当权者的腐败昏庸,怀着巨大的悲愤,登上幽州台,眺望燕北河山,吊古伤今。诗人心绪茫然,感慨丛生,那俯视一世的孤高抱负与伤时感遇的沉郁情怀愤然涌于胸间。于是,“独怆然而涕下!”这千古之叹,构成了一种伟大的孤独感,创造出了一个苍茫雄浑的意境,叫人读来也不禁泪涌。
此时的楼台,是一个思绪蔓延的楼台,山水非有楼不为显。两者巧妙融合。崔颢的黄鹤楼,引发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心绪,温庭筠笔下有女子“独倚望江楼”,但千帆尽过,所思不见,怎能不“肠断白频洲”?

四、登高忧国,哀婉悲壮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诗人漂泊西南之际,他年老多病,流离孤独,多种不幸集于一身。重阳登高,感慨抒怀,表达了对祖国多灾多难的现实和人民疾苦的忧思与焦虑。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落叶飘零给人萧萧悲伤之感,流水茫茫给人伤逝之情,使全诗的意境开阔而又苍茫,情绪哀婉而又悲怆,给读者一种不尽的哀思。
由上文可知,古人登高是为思友怀亲,但却不是全部意义。亲朋离去时,他们登高设宴,在高处目送朋友远行;良辰吉日时,他们聚会楼台,以诗会友……某种程度上,登高对于古人而言有一种精神洗礼的意义,释怀人生的作用。离开低谷前往高台,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换一种方式思考。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第一高级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