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论成因学生犯罪原因与对策

论成因学生犯罪原因与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12974 浏览:561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各地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职业中学(含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犯罪呈高发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也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调查,并形成了粗浅的意见,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在校生犯罪基本情况和特点

据统计,2008年以来,高安市共批准逮捕在校生(含辍学)犯罪近10件涉及30多人,其中有21人被判刑,还有部分人被处劳动教养。2008年故意伤害案1件1人;2009年故意杀人案2件2人;2010年案1件3人,绑架案1件5人,故意杀人案1件1人,抢劫案3件9人;2011年盗窃案3件6人,寻衅滋事案3件7人。罪名涉及盗窃、抢劫、、绑架、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涉及十多所学校,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形势严峻,令人震惊。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年龄结构趋向低龄化。2008年至2011年,全高安市拘留、批捕、审判在校生3人;2009年至2011年,拘留、批捕、审判在校生22人。由此可见在校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就犯罪学生的年龄看,在2008年以来批捕的25名学生中,14至18周岁的为16人,所占比例高达62%,其中一年仅14岁的学生竟犯故意杀人罪。
2.犯罪类型趋向多元化,恶性暴力犯罪增多。2008年之前,在校生犯罪一般以盗窃为主。

源于:论文的写法www.udooo.com

近几年,学生犯罪类型日益复杂,恶性暴力犯罪凸显。2008年至2010年,拘留、批捕、审判的22名学生中,盗窃罪仅2人,其余20人分别犯抢劫、、绑架、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其中初犯、临时起意犯罪占多数。还有点是共同案,即为临时起意,作为被害人的女同学,竟帮助实施。
3.犯罪方式多以共同犯罪、团伙作案为主。随着在校生犯罪的低龄化和犯罪类型的多元化,犯罪形态也从简单趋向复杂。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以及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问题少年”较易在本班级、本年级甚至跨年级、跨学校寻找“铁哥们”,组成团伙实施犯罪。如2008年以来拘留、批捕、审判的23名学生中,团伙作案就有十余人,占78%。其中的抢劫一案,团伙成员就分属4所学校。

二、在校生犯罪的主要成因

1.自身因素。在校生违法犯罪,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青少年本身。一是特殊的心理问题。心理上的失衡是造成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智力和道德观念的发育尚不稳定,生理早熟与心理、道德观念晚熟的矛盾,自主需求与对成年人依附关系的矛盾,自身生活欲求与道德、法制观念的矛盾,活动能量与认识水平的矛盾等成为困扰他们成长的一个个难题。二是法律知识匮乏。多数在校生犯罪是因不具备法律知识或对法律了解甚少,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不知道是犯罪行为。三是“江湖义气”思想严重。主要表现在团伙犯罪中,自认为平常关系不错,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一旦有人提议实施犯罪,其他人不辨对错,或碍于情面,盲目响应。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不当是在校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学校将学生分成正榜班和副榜班、优等生和后进生,尖子班和普通班,对学习差的后进生采取歧视、放任态度,加剧了这些学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教育不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高安市考生多,高考分数线高,升学压力大,但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却较差,“升学率”成了许多学校的“指挥棒”。一些学校宿舍床位严重不足,除部分学生住校外,尚有部分学生在校外赁房寄宿。在此情况下,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学习,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常被忽视,使处在青春转型期的学生极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言行、生活方式等,对孩子有深远影响。当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易走两个极端:一是过分溺爱,过分放纵,百依百顺。部分人发了财,个人文化素质不高,望子成龙,但不知如何教育,又没时间陪孩子,只注重金钱投资。二是过分严格,相信“棍棒出孝子”,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还有一些家庭的状态,如单亲、特困,都对孩子的心理有着很大影响。
4.社会因素。我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不良社会现象,教育不公,就业困难,以及道德观、价值观变化引发的负面效应等,都不利于在校生健康成长。一些学生追求享乐,钱不够花,便去偷去抢。一些电视、图书、网站中的暴力内容,对正处于生理发育期的在校生来说也是极大的犯罪诱导。调查发现,学校周围的网吧、台球室、电子游戏厅等,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在校生自制力差,好奇心强,一旦迷上网络游戏及“很色很暴力”的网站,就难以自拔,引发、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恶性犯罪。

三、在校生犯罪的预防对策

在校学生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预防。
1.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建议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开设法制课。当前,可聘请法律工作者担任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深入开展“关心下一代,送法进校园”活动,经常为学生上法制课,针对未成年人多发的违法犯罪开展警示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以及犯罪的严重危害和后果,使其知法、懂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规范自身行为。本着教育、感化、挽救原则,对犯罪学生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争取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帮助其重返校园,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设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专门机构。动员各相关部门及各方面的力量,如共青团、教委、关工委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强对在校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一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可指定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教育管理。教育部门要协同、文化管理等部门,严格网吧的审批和管理,治理和净化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环境。
3.走出教育误区,强化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预防在校生犯罪的根本途径。应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在培养学生良好文化素质的同时,努力培养其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和高雅志趣,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整体素质,增强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让他们走出青春困惑,远离违法犯罪,健康茁壮成长。
总之,预防学生犯罪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