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试议站在站在历史角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网

试议站在站在历史角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网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7433 浏览:244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呢?
1.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江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用崇高理想武装学生,让学生懂得自己为什么奋斗,变学习创造性思维为自觉行动。
2.对学生进行创新人格力量教育。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种种出类拔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萃的人才所共同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试想,没有毕升的活字印刷发明就没有今天的书报;没有等一代伟人奋斗,就不可能有中国人民现今的当家作主……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培养和科学引导,就会自然萎缩;只有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才会不断激发起好奇心和求和欲。
3.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我国位居世界强国,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村立创新的紧迫意识,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
4.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用人制度的改革,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不再是“学富五车”的书呆子,而应是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如果我们现在不培养创造能力,将来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幻想”的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去做出新的努力,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是你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采用角色模拟法来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例如,在当前出现写方市场情况下,检测如你是彩电生产厂的厂长,你将怎么办?检测如你是该市的市长,你将怎么办?积极幻想是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所以在学习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后,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积极幻想。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结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是用逆向思维法、相似联想法等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一是发散性思维,二是集中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性思维特别重要。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发散性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灵活、独创三个维度加以衡量。流畅性指的是发散的量;灵活性是指随时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性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我在政治课复习中,采用口头训练,恰当运用“两点辐射法”,即以某个知识点去统帅热点问题,或以某个热点问题去概括其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哲学的基本原理,两种方法交替使用,互相渗透。例如,我将哲学原理分为四大块,然后将唯物论、辩证法的原理归纳为2、3、4、5,即:唯物论部分主要有两个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辩证法部分主要有三个概念:联系、发展、矛盾。围绕这三个概念,整体和局部的联系、发展部分有四个原理: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然后,我提出一个具体事实,如中国入世坚持的“三原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原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原理?这样反复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哲学原理的领悟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有时学生的思维独创性也不时闪现。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