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数学教学中“综合和实践”

数学教学中“综合和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28121 浏览:1306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作为新数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全新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农村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被教师所忽视,或直接跳过,或一句话带过,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初中生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走进了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误区.
误区1:只有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才能进行综合实践课.
许多农村教师认为,没有像城市学校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那样的教学条件,无法进行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来进一步加深其他三大知识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与应用性.但在农村中学,部分教师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仍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与考试无关,讲不讲无所谓.
误区2:数学课或劳技课?
曾经的数学课,计算教学总是那样单调、枯燥(复习、示例、模仿训练),应用题教学则走进了人为编造、纸上谈兵的死胡同,计量单位和几何图形知识的教学也常常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大多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空壳.可如今的数学又怎样呢?一节数学活动公开课(课题为“轴对称图形”),教师先用美丽的图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可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剪剪拼拼:先剪两个三角形、拼这两个三角形,——剪飞机、拼飞机——剪双喜,剪蝴蝶……整节课学生都在那里剪、拼、贴.剪剪拼拼贯穿着整节课,给人的感觉是在上劳技课,而不是在上数学课.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理念哪里去了?数学味去了哪里?没数学味的课难道还能称为数学实验教学吗?
误区3:学生全“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吗?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都立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是听众”的局面,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教师不动,学生全动”.学生在不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方法的情况下,只能在乱动.虽然学生天生喜欢参与实践活动,但不能让学生无目的全动.在活动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误区4:重过程≥重结果?
有的教师认为数学实验教学只要学生参与了,研究了,就获得了锻炼,就有了技能,结果如何完全不计较,形成了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局面.
结果实际上是过程的一面镜子,是过程的自然延续.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是否成功,关键还是看亲历过程体验得深刻不深刻,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数学活动不仅是指探究性、具体化、游戏性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指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数学探索和数学学习的活动.所以,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一些具体化的活动,数学活动的判断标准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没有思考的递进,如果没有思考过程也就谈不上数学活动.所以,数学活动的本质是数学思考.
“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载体,它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个领域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同时也为实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提供了舞台.
活动形式还应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与学科结合,与课外知识结合,与家庭生活结合,与社区活动结合,采取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等形式,开展数学小调查、数学小课题研究,数学小游戏,数学小竞赛,成果报告会、展示会等专题活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数学产生兴趣,产生情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