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幼儿园教学 >谈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谈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6218 浏览:218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通过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读,从了解作者、推敲词句、体会意境、分析手法几个角度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诗歌赏析、情感、诵读、想象、意境、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诗歌作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是培养中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最好的媒介。从两千多年的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曾教育其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教育家陶行知主张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可见诗歌教学的意义何其大!而中国古典诗词更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自"诗经"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的醉心之作,其抒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读你千遍不厌倦"。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赏析研读呢?

一、注重日积月累、反复吟诵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不够,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大量积累并内化成自身的语言财富。
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周至少有两节语文课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介绍作者──示范朗读──请生练读──疏通诗意──赏析诗歌──快速背诵。坚持下去,学生每年即可积累近百首,初中三年结束时可积累近300首诗词,学生以后将会拥有一笔惊人的古诗词知识财富了。但是,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少些,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新颖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这些财富,如:分诗词小组课外时间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开展朗诵比赛等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背诵积累。在晨读时间中,也要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收效甚佳。

二、注重方法指导,探究研读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在诗歌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四法:

1、知人赏诗

文学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故于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诗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也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2、推敲关键字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3、品味意象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意象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意象大致分类及含义:
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等。
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等。
动物类:鸦、子规、猿、鸿雁、鲤鱼、青鸟、鸳鸯等。
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
其意象具体含义:
景观类: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例: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王维《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又如刘禹锡《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泻心中忧闷之意。如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则表现了他沉痛的故国之思。而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赏析诗词。

4.分析写作手法

诗词写作,有一定之法。肖涤非先生曾说:"《关睢》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做到除上述之三法外,更有其他诸多手法。
(1)修辞赏析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地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难》中有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将"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荆棘丛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一些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其诗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虚为实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风絮"和"梅子黄时雨",而且连用比喻写"愁"多,同时"烟草""风絮""雨"还渲染了一种气氛,烘托了愁情。以虚写实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3)动静结合法
如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大海不凡的气势。

5.改写诗词

诗是语言的艺术,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有"言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让学生在品读、赏析诗歌时,须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将凝练的诗句、深邃的意境,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以多变的形式,改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如此,定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诗歌这笔财富,它的矿藏永无止境,让我们这些在语文教学上挥洒汗水的同仁们再去靠近些,掘的再深些,定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