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物管理 >难治难治性鼻出血78例临床电大

难治难治性鼻出血78例临床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4795 浏览:150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的部位及主要供应血管,为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分析78例难治性鼻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下鼻道顶部及下鼻甲后端占50%(39/78),嗅裂及鼻中隔占12.8%(10/78),中鼻道及中鼻甲占35.9%(28/78),钩突占1.3%(1/78)。78例中除10例鼻中隔偏曲骨嵴处出血行鼻中隔矫正术外,其余均行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1次治愈77例(98.7%),2次治愈1例(1.3%)。随访1个月无复发,1次治愈率98.7%。结论:难治性鼻出血绝大多数为蝶腭动脉供应。鼻内窥镜下找出血部位并电凝治疗,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 难治性鼻出血; 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 检查手段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

3.05.081

难治性鼻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也是耳鼻喉科多发性

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udooo.com

急症中的一种,这种病变通过常规检查一般不容易探查到出血部位,通过鼻孔的填塞疗效不佳,因其在临床上不容易治疗因而称为难治性鼻出血,尽管在治疗上比较困难,但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一般应用鼻内窥镜就能对出血部位进行很好的诊断,并能进行有效地治疗,因此,鼻内窥镜下对鼻出血进行治疗成了常用的方法。2005年10月-2010年11月笔者对本科78例住院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窥镜辅助下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科78例住院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其中男59例,女19例,年龄在20~83岁,平均58.1岁,均为单侧出血,除外血液病及恶性肿瘤,40例(51.3%)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
1.2 治疗措施 首先选择0°或30°的鼻内窥镜对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检查,对患者的鼻出血进行电凝治疗,同时还要辅以吸引器。治疗时让患者采取仰卧姿势,先用吸引器把鼻腔内明显处的凝血块加以清除。接下来要对患者的具体出血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要分清是来自鼻甲以上还是以下,对出血部位的处理一般是采用浓度为1%的卡因肾上腺素沾棉球对出血部位进行填塞,这样可以对鼻腔的黏膜起到收缩作用,缩小出血部位,以便于对出血进行更准确地定位。在整个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用0°镜应该按照鼻中隔、嗅裂、中鼻甲、下鼻甲、下鼻道的部位顺序加以检查,而对于鼻腔内比较隐蔽的部位就需要用30°镜来加以检查,检查的过程中镜子可以沿着鼻甲向内移动。对下鼻道进行检查时可将下鼻甲内移,探查到活动性出血时,一定要注意对局部表面进行麻醉,再对出血周围2~3 mm的地方用电凝刀头进行环形电凝,然后对出血处的血管也要加以封闭,致出血停止,结痂即可,在出血得到控制后要对原来出血的部位用明胶海绵加以填塞,海绵上要注意涂上红霉素,这样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同时还要对出血的病因及相关症状加以处理治疗。
2 结果
78例患者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顶部及下鼻甲后端约占50%(39/78),中鼻道及下鼻甲约占35.9%。嗅裂及鼻中隔部约12.8%(10/78),钩突1.3%(1/78)。77例1次治愈,1例1周内电凝两次治愈。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疗效:1次治愈率98.7%,其中出血部位在中、下鼻道,中、下鼻甲者占85.9%。
3 讨论
鼻出血在耳鼻喉科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病情较急,对一般的鼻出血用前鼻镜一般就能较容易地检查出出血部位,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是位置在鼻中隔前端利特尔动脉区,对这种鼻出血在治疗上一般较容易,而有些患者的出现部位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在止血治疗也比较困难[2-3]。本组资料均为鼻内窥镜下查找出血点并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血部位一般是在中下鼻道,供血血管为蝶腭动脉的分支。考察其出血的因素和鼻腔局部的结构密不可分:(1)出血部位一般呈直角弯曲状,鼻腔中气流压力刺激比较强烈。(2)弯曲部位的血管承受着较大的压力[4-5]。对于难治性鼻出血的定位应在鼻内窥镜下进行,在检查鼻出血时,首先要考虑到鼻腔内是否存在出血,对出血的情况要考虑到血流的强弱及流向,进而来判断血流的来源及所属的血管,要注意观察三个地方: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顶部、中鼻道后下部。经过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出血,要用面片进行血染,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注意鼻腔内出血的易发部位,以其为依据进行查找,此时发现的部位一般表现为白色粟粒状凸起,用吸管对其吸引往往会发生再出血,对十分困难发现的出血部位,最好给予较长时间地观察,当其发生出血时,要抓住出血的机会来确定具体出血的部位,一般可以对血管进行电凝加以止血。
本研究发现该78例难治性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按顺序依次是下鼻道的顶部和下鼻甲的后端,中鼻道和中鼻甲,嗅裂鼻中隔部及钩突部位。出血发生在这些部位比较隐蔽,以前往往不容易被注意。但随着鼻内窥镜的普及,鼻内窥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并用电凝治疗鼻出血,不需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和控制出血的药物,患者的经济负担不高,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也容易在临床加以推广。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供血血管一般为蝶腭动脉,因此,要掌握蝶腭动脉的位置、结构及走向,这对确定难治性出血的部位及其对症治疗十分重要,其次,还要借助鼻内窥镜,对具体的出血部位加以确定,并用电凝的方式加以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给患者带来较少的痛苦,也不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孟粹达,朱东东,高鸽,等.隐蔽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17(2):85-87.
杨大章,程靖宇,韩军,等.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53(40):360-362.
[3] 李长清,黄忠会,张友骥,等.隐蔽难治性鼻出血诊疗策略[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56(15):589-590.
[4] 谢宏武,包小庆,陈玉赞,等.隐蔽鼻出血的再认识与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54(41):305-306.
[5] 彭大才,李振强,杨伟斌,等.蝶腭孔.翼管前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1):292-294.
(收稿日期:2012-09-11) (本文编辑:李静)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