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中国经济 >历史沿革中俄经贸合作历史沿革与前景

历史沿革中俄经贸合作历史沿革与前景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24191 浏览:1085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中国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两国的经贸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的形式下和新的历史时期有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并传承过去中俄经贸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国际经济形式,探索中俄经贸的发展前景,是中俄经贸健康、持久、稳定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经贸合作;贸易额

一、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的历史沿革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与沙皇俄国开始了贸易往来,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开创了中俄经贸的先河,条约中规定:两国人可凭文票在边境进行贸易。19世纪中叶,自《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黑龙江沿岸成了中俄边境贸易的主战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大量的生活用品来源于中国的供给,中俄边境贸易得到了延续。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据中国东北,界河两岸戒备森严,所以没有贸易往来。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边境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苏之间因边界问题关系紧张,反映在双边贸易上就是中苏贸易额的比重不断降低。1983年中苏经贸开始复苏,恢复了指定的贸易口岸,于1986年9月正式实行了贸易,此后双方贸易开始恢复性发展。90年代初期,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相互的经贸往来,扩大了沿边的口岸数量,鼓励和保护贸易投资,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中俄经贸的健康发展。纵观中俄经贸合作近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两国经贸关系几经兴衰,但成绩是主要的。中俄经贸的兴衰受两国关系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互邻友好是保证两国经贸正常发展的根本,中俄经贸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需要,深受两国人民的欢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政府的力量,两国政府出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经贸政策可以促进两国经贸的繁荣。

二、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近20年间,中俄贸易发展迅速。2001年7月16日中俄两国共同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经贸合作的新起点。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条约的签订为中俄的经贸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搭建了稳固的平台。2005年11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备忘录》,提出了到202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08年中俄贸易额为568亿美元,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300多亿美元,2010年达600多亿美元,2011年达800多亿美元。所以两国在《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备忘录》里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随着经贸交往的繁荣变得更加稳固。近两年,中俄两国高层领导人频繁会晤,目的在于促进和巩固两国之间的互邻友好与经贸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实现强劲复苏,中俄已经互为主要贸易伙伴。2011年6月,国家主席出访俄罗斯,并出席了第十五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目的在于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俄罗斯新总统就职后的首访国家定为中国,决定了俄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对于普京的访华之行,业内专家均给予了积极的评价,预测加强两国投资、加大能源合作等中俄经贸传统合作项目,是这次访华的重点。
现阶段的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经贸关系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后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增强了两国人民经贸合作的信心,中俄两国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逐年扩大,贸易额也在逐年递增。另一方面,中俄两国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两国的地位还不相称,经贸关系明显滞后于政治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对中俄经贸合作寄予更高的期望。

三、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思路

回顾中俄关系发展的历程,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只有在此基础上中俄经贸关系才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大量的事实和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目前我们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持乐观态度。中俄两国将深化两国投资、能源、核能、航空、航天、科技、金融、地方等领域互利合作,重点扩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纳米技术等领域合作,加强绿色新兴产业合作,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俄罗斯将继续落实普京在竞选总统期间有关俄罗斯对外经济政策要向亚太转移、俄罗斯经济之帆要乘上中国之风的承诺,最大限度发挥中俄两国的互补性。
参 考 文 献
常玢.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及发展问题[J].西伯利亚研究.38(5)
邓沛勇.雍正时期的中俄关系及其历史作用[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8)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251524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