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植入式广告 >人性明暗学位

人性明暗学位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2315 浏览:69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莫里哀《伪君子》小说为分析案例,从小说中的答尔丢夫的人物塑造来看莫里哀对文艺复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其小说以古典主义为创作方法来揭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意义,新颖独特,从个性的人物性格行为特点来分析那一时代的人性特色和社会概貌。
【关键词】人性人文主义复兴《伪君子》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导思想,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道德生活思想原则,是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重视人和人的价值,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反对禁欲主义,矛头指向神学思想和教会统治。人文主义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提倡幸福在人间;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科学;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集权的君主制。而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集权、反对封建割据。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状况主要是人文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文学形式丰富多彩。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而文学的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古典主义以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为主题。古典主义基本上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为创作方法。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而所谓的反拨则是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伪君子》正是沿用了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它的社会意义正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以人为本,反宗教。17世纪法国天主教势力很大,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抨击教会的虚伪性,正击中了当时时代弊病的要害,所以,伪君子上演了三部,后被禁止。
按鲁迅的说法,“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起世人的警惕。”莫里哀的《伪君子》也应和了鲁迅的说法。莫里哀应用巧妙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讽刺地把宗教道德的伪善和僧侣教徒们的检测仁检测义、卑鄙无耻揭露给世人看,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惕,达到惩罚“坏人”的目的,这也是这部戏剧的社会意义。《伪君子》里塑造的主人公答尔丢夫代表着教会的虚伪和丑恶,他是主导人物,贯穿着整个戏剧的来龙去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评价《伪君子》时认为:“莫里哀所写的答尔丢夫不只是一个答尔丢夫先生,而是全人类的答尔丢夫的总和。”也就是说,答尔丢夫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他是“伪君子”的代名词。答尔丢夫是一个宗教骗子的典型形象,其主要特征是“伪善”。这与人文主义的核心“反宗教”不谋而合。他表里不一、品性恶劣,是一个心怀叵测、奸险恶毒的恶棍:他道貌岸然本质丑陋,他伪装圣洁但贪吃贪喝、贪财。答尔丢夫表面上是苦行苦修的苦修士,实则贪图吃喝、贪图享受、狡猾善变。当桃丽娜向主人奥尔恭禀报夫人的情况时,不禁令人感到滑稽。夫人发烧头痛得不行了,奥尔恭却可怜地问答尔丢夫的情况,他重复四次“答尔丢夫呢?”反衬出奥尔恭的愚蠢与无知。答尔丢夫表面看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实则是追求女性的狂,检测装视金钱财如粪土,实则是侵吞他人家产的大骗子。答尔丢夫一看见女仆桃丽娜穿着低胸的衣服,马上掏出手绢要她把胸部遮上,说是“看了灵魂会受伤”。面对财富,答尔丢夫更加

源于:免费论文www.udooo.com

贪婪。答尔丢夫对飞来横财摆出一副却之不恭的姿态,声称“这是上帝的旨意,应该遵从”,毫不客气地据为己有,并大言不惭地说:“恐怕这份家业落到坏人手中。”答尔丢夫狡猾善变,口称解困,实则是置人于死地的大恶棍。在戏中,莫里哀为答尔丢夫安排了两处不利的情势,他竟然都能化险为夷、嫁祸于人,从而显示出这个“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伪善与狠毒确实不同寻常,强调了这类人物的危险性和可怕性,以警戒世人要防范这类的“伪君子”。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戏剧评论家于尔·雅南针对这点精辟地指出:“《伪君子》是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最为可怖的悲剧。”莫里哀完美地刻画和讥讽了答尔丢夫这类人物,使“答尔丢夫”无形中成了“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表达了喜剧的中心思想,深化了主题,体现了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所表达的反宗教反封建思想。莫里哀大胆地运用了“在场而不上场”的写作方法,这种让人叫绝的开场方式被歌德誉为“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既达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又提出了喜剧的基本冲突,还表现了中心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基本性格,更为剧情的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可谓有一举多得。这种开场的方式把矛盾的双方鲜明地分开,也为戏剧的储蓄力量,推动戏剧情节,让上场后的答尔丢夫点燃引子,引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莫里哀这种“在场而不上场”的写作方法,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安排人物的登场与戏剧情节的进展,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仿佛用针线把错综复杂的情节串连起来,使得戏剧的主脉依然清晰可见。“答尔丢夫”就是这条线,作者巧妙地把答尔丢夫作为全剧的中心主线,戏剧的情节紧紧围绕他而展开。
“答尔丢夫”反映了1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的伪善、、狡猾的真面目,成为全人类“答尔丢夫”的总和,同时,作者还把主题思想与高超艺术都灌注在“答尔丢夫”身上,浓缩的精华煲出的汤汁自然让人回味无穷。戏剧通过对答尔丢夫的猛烈抨击,达到了对教会僧侣集团进行深刻批判的目的,同时也揭露了宗教对社会的危害性,成功塑造了一个伪君子的形象,而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也正是这一人物形象造就了世界喜剧的光辉典范。
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答尔丢夫这类的伪君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人性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来,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弱点,都有自私和贪婪的一面;二来,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渴望得到温情和感动,不仅仅是从他人处得到,有时候对别人无私,自己心里会好过,这也是一种人心深处的向善的感情表现。正是因为人性存在两面特征,才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都可能是“伪君子”。这种“虚伪”是维系我们社会健康和安全不能缺少的,但它无时无刻不受到道德准绳的束缚。然而,像“答尔丢夫”这类真正的伪君子,我们需要去辨别与远离,这就需要一双慧眼并且要经常审视自己。
《伪君子》让人们在以自己为中心,弘扬人文主义的时候,理性的认识到人性的缺点,这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①[法]莫里哀:《伪君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②李健吾 译:《莫里哀喜剧》,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③郑克鲁:《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学生)
责编:周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