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中学班主任德育 >简谈必要性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必要性设计

简谈必要性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必要性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30334 浏览:1355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我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更应该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离不开地理,学好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在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显示着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比如: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过多的废气与废水,污染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壤的盐碱化更导致了农业产品质量下降,河流被污染使得水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灾害性天气的增多对工农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危害和灾难;地震,人口膨胀更加剧了世界的粮食紧张,环境恶化……这些不正是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与接触的地理现象吗?可见,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素质教育,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学习地理不仅能使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人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也就是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更科学的选择,安排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及时预知,防患于未然。
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同学们对形象天气符号很感兴趣,对天气预报的形成也充满着好奇,我就利用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重点拓展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目前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活的严重影响。通过实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们懂得了人类的乱砍滥伐就能直接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遇到暴雨天气,便是灾情不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想境界,我也成功地达到了教育学生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的素质教育目标。
我在备《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课时,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学生了解了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后,让他们分组讨论两个题目:(1)“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因此我们应该随便利用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2)“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在利用时应该注意什么?”讨论前我首先要求学生读懂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个人的观点,这种教学模式无形之中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了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比较,树立了明确的观点:虽然我们是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所以应该合理使用,不能浪费。对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更要倍加珍惜。同学们还带头发起了倡议——“要保护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地球上的每一滴水”“不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他们在讨论中感受着资源的重要性和珍惜资源的意义。通过倡议提高了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地理,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的重要性,理解了地理现象是活生生的,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是现实而必要的。

源于:www.udooo.com

我在备“走向世界的中国”这节课时,对书中的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做了有效的设计,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素质教育:世界需要发展,世界需要联合,世界更需要和平!21世纪的世界,是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更是一个需要加强各国各地区经济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世界。因此,他们深深地感受到有责任对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素质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它不仅有利于教学,对培养学生珍爱资源与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48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