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政治教学改革 >中华文化中美和道德契合性探析网

中华文化中美和道德契合性探析网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6086 浏览:208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美的本质及其生成的基本规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旨趣主要是在于生命活泼灵动之美,而这样的审美旨趣是与中国哲学的“道德”紧密契合的,这种特点以“礼乐相通”、“德美无间”为具体表现。最后得出中华文化中美与道德的契合性集中凝结成了中国文人的人生使命——参赞化育,而成就生生之美。
【关键词】中华文化;美;道德;契合

一、对美的本质及其生成的理解

按照美学家基本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美’只是‘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的审美意象,美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可见,审美活动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在这里,心是美的制造者,又是美的感受者。那么,美是怎样被生成的呢?在于“忘”,审美者,质言之“心”,忘掉了自身的存在,而融入被观察的对象,“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人在此刻就从人我、物我的分别心中暂时脱离,把惯常的立场、利害的算计心暂时忘怀,从而获得的一种不同于生活经验的美好和新奇的体验,美学家称之为“惊异”。在这样的经验中,人们发现了完全有别于功利意识指导下的被当作利用对象的死气沉沉、灰暗庸常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护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简言之,这个世界是光采奕奕,生机盎然的美的世界。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

中国艺术所孜孜以求的美,“在于生命之美,及其气韵生动的充沛活力”。所以艺术的表现“乃是活泼泼的勾画出一切美感对象,他把握了生命的黄金时刻,最善于捕捉自然天真的态度与浑然天成的机趣”。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审美趣味在于她的整个世界观、价值观都建立在生命的概念上。这一点,在西方的二元论认识体系下可能显得不合时宜,但在今天,当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量子力学、相对论对机械论的超越的时代背景下,在过程哲学越来越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哲学思潮下,古老中国的世界观正在被人们重新发现和重视起来。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体和用的关系。质言之,“道为体,美为用”。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作为本体是无法名状的。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说明了语言的局限。但是,古往圣哲告诉人们,可以通过直觉体悟的方式来达到对道的领会。这种体悟集中的凝结在各种艺术成果中,比如通过诗歌的意象呈现,使人们瞥见了被秘藏在庸常生活后面的永恒与奥秘之光。

三、美与道德的契合及表现

1.礼乐相通。美育,乐教——之所以可以和德育相通,在我国古人看来, 就在于它们两者都是一种“和”,即“道”“德”。“艺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即是道,道即是艺”,“乐”可以与相通,这种相通是一种内在的相通、本质的相通。
美育与德育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也就是说,缺乏美育的德育是不彻底、不完全的德育。它对于人的影响将始终停留在外在的、肤浅的层面,而不能到达人的内心深处,造成完全的人格。而缺乏德育的美育则是狭隘和封闭的美育,它将因此而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只有依赖于德育,才能将美育的触角伸入广阔的社会领域。
2.德美无间。孔子云,“人者,仁也”。在孔子看来,人的本质在于他具备“道义”的属性。如果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描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种事实判断,那么对人的道义属性的规定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二者之间又是必然联系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那就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独立的个人”。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与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互相生成的。人如果要对自己负责,就无法不对他者负责。而“负责”就是对自己与他者关系的“道义”的担当。那么这种担当就既有其必然性,也有意志选择的主观性。当主观认识了这种客观,并且超越了自身的生物本能的局限而去适应这种客观需求时,人就真正的实践了自由。此时此刻,智慧与道德统一了,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息止了,应然与必然重合了,从而达至了人的身心和谐,这种美是人的精神之美和大道之美的圆融无间。

四、人的美质在于参赞化育,而成就生生之美

古人云,“三才天地人”,把人与天地并列,正说明了人可为和应为“天地之心”的伟大使命。何为天地心?参赞化育,契入造化之中,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爱愿有一种超拔自我和世界的力量。仿佛点石成金之手,顽愚陋鄙,皆因此参赞之手而开化感化美化。佛教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说“情与无情,同源种智”,无情的器世界与情世界本统一于一体。
因此乎,人的美质即在于人可以认识和投入自然的“生生之道”,而成就“生生之美”。这种美在于精神的追求,道义的担当,万物成幻。唯有创造的脚步永不止息,奉献的精神才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M].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51.
方东美.生生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1,298,5.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4:13.
[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本文受到西安工业大学校长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美育与德育的交融性研究”,项目代号为XAGDX103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