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政治教学 >简论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快乐兴趣查抄袭率怎么

简论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快乐兴趣查抄袭率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22481 浏览:975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上感到快乐呢?

1.教材的选用与搭配要实用、新颖、故事化

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因。每节课周而复始的重复练习,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喜爱上体育课的乐趣会慢慢的消失。如果把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造,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征,把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游戏化、故事化,引入童话世界,让儿童扮演各种角色,使其沉浸在角色的欢乐之中,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选用与动物动作相联系的:青蛙跳、袋鼠跳、鳄鱼爬、大象行等练习穿插一些儿歌、游戏、趣味活动,在故事与童话中,边做边说边唱来完成,再加上老师的表情动作,给儿童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乐学”。

2.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新鲜感

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新异的刺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我总是要求自己不断“求新”、“求异”,争取每节课都能给学生新的刺激,使学生能体验到运动、学习、挑战、交流和创造的多种乐趣。多采用游戏法、挑战性法、集体性比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例如中年级的通过障碍物赛跑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长轮流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组织者,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一开始,我没有着急地教授,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自定比赛的策略与方法,互帮互助,自我完善。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得到大家的肯定。

3.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人类从事体育运动的本质动机是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常被外部环境因素干扰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语言风趣而含蓄,形象而生动,精练而带有鼓励性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与新鲜感,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特别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它可发展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一个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快乐、美妙遐想境界,而这种快乐的境界对提高学生的兴奋及动力定型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如正确的身体姿势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前滚翻的团身像一粒“圆球”;立定跳远像“青蛙”的跳;“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手臂动作就像“鸭子伸脖子”等。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

4.场地、器材安排得当,有吸引力

备好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易受干扰是小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如持轻物投掷教学,由于现成的器材:沙包、垒球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就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动手自制各式各样的纸飞机、纸飞镖等,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打扮得五彩缤纷。除外还结合本校的特色——羽毛球传统校,指导学生把废旧的羽毛球重新包装,加上一定的重量与色彩让它自如的飞起来。由于快乐是愉快情绪的体验,而愉快情绪的建立是以学生产生需要和兴趣为前提的。场地、器材安排得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新颖别致的教具以及有选择地变换运动场地,都能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环境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当学生处于一个整洁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时,能产生轻松、愉悦、安宁等积极的情绪,极易形成活泼开朗、自信大方、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发现、保护、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自我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有别于成年人,其特点为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学生的表现欲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一个教师不能对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反映出来的表现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有利发展。
教师除了要发现那些外露、活跃学生的表现欲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某种自我抑制的学生的表现欲。当学生有了积极旺盛的表现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珍惜保护。因为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我还指导学生创编体育游戏,并在课上安排时间,让他们领着大家做。我对学生“不求完美,但求参与”。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展示自身才华。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