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对于探析探析语文教学

对于探析探析语文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20393 浏览:937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上了三尺讲台,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的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实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它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性学习恰好给予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自我发现问题的习惯,弘扬了自由探索的精神,给语文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正如教育家施瓦布所说:“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更好呢?”但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使探究性学习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六让”的策略。

一、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更为宽松和谐

平等氛围的营造。没有平等就没有探究。而教师角色的改变是关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机械了。新课程下应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因为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从“情”的角度来讲,学生与老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所以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探究中的支援者。角色的改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平等意识,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畅所欲言。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参与的热情更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多了。
开放的课堂需要对话。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它要求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以使教师在探究学习时设置适合的情境,提出共探究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解读;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合作学习的体现;师生对话是老师倾听学生的情感,共享收获的喜悦,鼓励探讨的意志,引导探讨的方向,交融彼此的理解,提升知识的层次,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对话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中间的环节相得益彰,构成了整个课堂的宽松、和谐、积极、活泼、厚实。
问题与情境的浑然一体。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问题”。在探究问题时,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教师应该用情境来铺垫,形成探究的氛围。在探究沈从文〈〈云南的歌会〉〉的意境美时,我用一首云南的民歌来设置情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陶醉,获得了感悟,然后结合课文进行探究,收获很大。同样是这一课,在探究本文的自然美时,我围绕文中出现的一只小鸟设置问题:如果你是这只鸟,看到作者描述的那副画面,你会怎么说?学生们身临其境,得出的结论简直令人惊喜。

二、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进一步增多,空间进一步扩大

探究性学习的结果固然能带给学生成就感,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更能让学生受用终生。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其方法越多,学习的空间就越大。因此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方法,将学生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立足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适时的把“钥匙”-自主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持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大门。这样,在探究中学生的视野将不断扩大,从而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界。比如网络搜索的方法。网络中有学习此课的专题网站,主题网页,学习资料,里面有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等。学生利用网络环境无限链接,延伸拓展,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我在讲授《武陵春》时把李清照前期作品《如梦令》放在一起比较探究: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格上有何差别?我引导同学们运用网络搜索的方法去了解李清照的生活经历;积累她前后期词作,并进行诵读感悟;收集李清照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写,从而感受李清照前后期词风的变化,分析出变化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对李清照以及她的词甚至婉约词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三、让学生的学习点亮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活水源泉,语文学习的能力运用于生活才能发挥出它巨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推敲,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文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上《马说》时,我与同学们反复体会“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所蕴含的情感(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这时

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udooo.com

我结合生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应怎样做才不至于被埋没?同学们结合生活畅所欲言,从他们的想法中我知道他们明白了许多道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通过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正好我在进行“桥”的综合性学习。我要求学生首先走进杭州湾跨海大桥,如是同学们想方设法去搜集大桥的相关资料,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比如有一位同学这样整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大桥的建筑美学;2.大桥的科技含量;3.大桥的实用价值。通过对跨海大桥的研究,同学们对桥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获得了综合性学习的渠道。关注生活,感受人生,探究方法,享受成果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放异彩。

四、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探究原因,得出结论

“以疑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探究当中应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敢疑善疑,就会思考,就会长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质疑。也要求老师从文本内容(标题、语言表达形式、关键句、思路、主题)上引导质疑。如《桃花源机记》的结尾很值得反复阅读:从桃花源出来的渔人明明作了标记,可为什么还是没有找到呢?学生通过质疑明白陶渊明只是通过对乌托邦社会的描述来寄托他的理想,那本骗文章的内涵就很好把握了。质疑是一种否定的勇气。教师就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挑战权威。《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男女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衣着悉如外人”,有同学提出疑问:秦朝的服饰与魏晋是不同的,桃花源的人所穿不会与外面的人相同。这是多么独到的见解!
质疑不仅是发现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探究原因,得出结论。这样探究就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学习寓言《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神是让人崇拜的,可为什么赫尔墨斯有着那么大的缺点呢?于是我把《夸父逐日》中的夸父与赫尔墨斯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同学们通过探究原因得出了文化层面的结论。他们的探究能力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五、让学生在探究中敢于思考,勇于创新

探究式教学的灵魂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文本可以进行多元的解读。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富有创意的结论。《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一直被看作是一个“未能远谋”的形象。很多学生得出鲁庄公的特征:政治上无能,军事上无知。于是我启发学生:鲁庄公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说出了他不少优点:不畏;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从谏如流等等。在这样的理解下,同学们对鲁庄公的形象进行了修正,得出了一个令人心服口服却与原来的结论相距甚远的创造。这个结论不是哗众取宠,它是探究中的创造,是同学们智慧的结晶。

六、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形成一种学习品质

探究可以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因为探究不仅给予了学生方法,更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这种意识一旦成为习惯,那学生的主动性更强,积极性更高,效果更明显。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天做到三个“一”:每天提出一个问题并通过探究解答;每天与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完成一项工作;每天对所学内容提出有意义的见解。日久天长学生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们也会镇定自若的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解决问题。
探究中可以形成学习的品质。探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探究之路布满荆棘。可是为了探究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勇往直前,越挫越勇,从不放弃,这就是学习的品质,求索的精神。教师如果让他们形成这样的品质,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
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更是任重道远。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探究式教学中找到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路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