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简析公众形象公众形象状况与其教育系统反思性构建

简析公众形象公众形象状况与其教育系统反思性构建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0359 浏览:374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公众形象是大学生群体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精神面貌等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当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和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日益关注,这些都对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阐述大学生公众形象的内涵、特征,进而梳理大学生负面公众形象产生的原因,并对大学生公众形象的教育体系进行反思性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郭旭鹏(1980- ),男,浙江台州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杭州310036)徐丹凤(1981- ),女,浙江舟山人,浙江科技学院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管理。(浙江杭州 31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杭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基于90后大学生视域下的公众形象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zszy09009)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74-02

一、大学生公众形象的内涵与现状

1.大学生公众形象的含义。公众形象表现为与内在素质构成的自我形象和公众通过结合道德、、审美对行为表现的评价。大学生的公众形象是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外表特征、精神风貌和内在素质的综合性、整体性印象和评价。具体来说,大学生公众形象内涵包括:第一,时代特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公众形象的根本体现;第二,精神品质,包括道德修养、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第三,学习能力,表现在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的态度,特别是掌握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解决面临困难的能力。

2.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的特征。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方思潮等的熏陶、影响,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大学生表现出缺乏集体观念、躲避责任、心理脆弱、信用危机等消极行为,其消极行为作为一种失衡的行为范式导致大学生公众形象成为公众和媒体讨论的焦点,形成负面形象。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不少优点:不循规蹈矩,具有创新意识,敢为理想而奋斗,思维较为活跃;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和举办重要活动时所表现出非凡的团队精神和崇高的爱国热情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好评,涌现出诸如“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北京奥运精神”。

二、大学生公众负面形象的原因剖析

1.评价体系片面性,导致大学生公众形象评价不够客观。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开展。考试分数一度成为高校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评价体系,虽然分数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有所下降,但仍占较大比重,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日趋被动、单一,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容易被忽视,个性和创造性被压抑,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媒体报道、舆论关注片面性导致大众评价的判断功能产生偏差。在不平衡的媒体框架下,大学生怎么写作、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容易被“问题”掩盖,泛化到对大学生群体的综合评价,甚至误导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群体公正、客观评价。①媒体报道不仅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客观评价,也给大学生带来违背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照镜子效应”,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认识标准过于固定,导致大学生公众形象动态性认识不足。代际特征的认识偏差。每代人所处时代不同,其特质也有所差异。特别是80后、90后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就的时代,受到良好抚育和照顾,生活条件优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容易受成长、教育环境影响,形成特有的代际特征,从而产生行为偏差的现象。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对教育理念带来的影响。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对人才需求量增大,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工作期望值变得现实。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多样化,高校更多注重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淡化对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持续开展,导致大学生的行为规范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3.教育环境缺乏联动,导致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效果不佳。当代大学生的公众形象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困难,且三者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动,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导致子女心理压力过大和精神负担过重,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障碍。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大学生性格孤僻、情绪失落、脾气暴躁、厌恶学习,陷入价值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乃至虚无主义而难以自拔②。

高校培养环境社会化对大学生形象教育开展形成负面影响。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逐渐融入社会,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也受到社会化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高校现有的德育教育机制在面对社会化冲击所折射的“不完善性”使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缺乏持续性和吸引力。一方面,从内部环境来看,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内容的不健全、教学方法陈旧,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作为当今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利于道德自觉形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也给高校公众形象教育提出新的挑战。③

社会环境趋利性对大学生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市场经济所遵循的价值规律和利润原则进入精神生活中,社会价值多元变迁给大学生价值观造成激荡和冲击。这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唯利是图、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不可回避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是提高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公众形象已成为学校竞争取胜的法宝④。因此,高校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审视、思考和规划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

加强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从其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是人的改变和塑造。⑤从社会化功能角度来看,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包括个体群体内部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的接受。对大学生而言,通过高校的社会化控制功能使大学生接受健康价值观、内化社会秩序和行为规则。加强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内在能力提升、道德形象塑造具有促进作用,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公众形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良好的大学生公众形象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群体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反之也能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不断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根本要求。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社会认可度降低、家庭期望值难以实现都会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失衡,公众形象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群体必须通过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展示自身涵养,获得社会的肯定和信任,从而进一步实现自身理想和人生价值。

四、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的反思性建构

对大学生公众形象的理性描述固然重要,探究原因并构建能塑造正面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公众形象更显紧迫。根据帕森斯AGIL功能模式,结合对现今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的反思。包括:(1)个体必须在社会共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下活动才可能使系统得到和谐的发展,这要求大学生群体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所处的社会环境;(2)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将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做出调节,这说明媒体评价和社会舆论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表达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3)要保持系统的均衡性和持续性,各组成因素须履行各自功能。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是动态、多维的,除了高校内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德育教育外,社会环境、媒体舆论和家庭教育也应有效协调、积极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扎实有效的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

1.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直接载体,应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完善德育教育机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和抵御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以生为本、尊重学生;有效组织社会实践和搭建实训平台,用情境教育增强公众形象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完善长效联动机制,实现公众形象教育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把公众形象教育内容落实到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工作实践和后勤怎么写作管理中,形成广泛的育人平台,完善长效联动的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体系。

2.社会作为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评价和检核平台,要为教育创造净化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怎么写作的供给能力,丰富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提倡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实现公众形象教育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加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力;提高媒介的社会控制和制约能力,宣传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另外,特别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继续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切实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⑥

3.家庭教育是开展大学生公众形象教育的重要环节,要为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把子女的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应用科学的家庭教养方法,从教育的启蒙环节做起,注重引导,并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和心理疏导,为子女形成健全的人格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

4.大学生作为开展公众形象教育的对象和主体,要树立参与意识,主动追求人生价值。80后、90后大学生应发挥主体性、自主性,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人生态度,发展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文化道德修养和认知能力,实现远大的理想和人生抱负,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面对大学生公众形象的教育、引导和提升,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要素的教育功能,综合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系统要素,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高校德育教育,以政治、理想信念和道德观教育为主线,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公众形象教育体系。

[注释]

①陈兮.80后社会角色的媒体框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23.

②李东明,刘家竹.多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10-02-03.

③龚波.转型期大学生过激行为的社会诱因结构探析——案例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0(5):105.

④王煜国.良好的公众形象——学校应对教育竞争的基本策略[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3):17.

⑤刁正邦,冯厚植,徐枞巍.高校教育环境的优化目标和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1993(1):59.

⑥刘云山.深入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党建,20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