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物理教学 >小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要求

小学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32044 浏览:1466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催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自我思考、主动探究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1003-2851(2013)-07-0096-0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催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自我思考、主动探究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维。作为数学情境的材料和活动,应该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力的探究和创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们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教师说:“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通过创设这种情境,学生求知的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在学习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爱听故事、爱做游戏、爱看动画是儿童的天性,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教师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小学生的这一客观认知规律,进行空洞无味的说教,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数学情境“串联”数学知识,创设优美的动画“表演”数学知识,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生活化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儿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王老师有24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这道题,学生们几番交流、议论,最后,为了公平起见,有学生提出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情境的趣味性及现实性出发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以“点燃有效兴趣”为起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上好每一堂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