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语文教学 >谈无所不为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如何写

谈无所不为大道无为而无所不为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34147 浏览:1576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第三十章
【本经】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臆解】
用大道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人,不会凭借武力去征服天下。用武力去征伐常会遭到报复,看似解决了的问题最容易返回到起点,始终是难以如愿。军队所到之处,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遍生荆棘;战乱之后,必有疾病与饥荒。真正善于用兵的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会休兵罢战,而不以武力逞强于天下。取得了战果也不炫耀功劳,不夸耀武力,不骄傲自大,还要让人明白是被逼迫不得已而战,不是故意以强兵坚甲欺凌他国。草木壮极则枯萎,人壮极则衰老,国运也是这样,强盛过头就是不遵道,不遵道而行就会走向灭亡。
【评说】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物壮则老”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老子把它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因而说理就显得极其自然,让人心悦诚服地认同。老子不好战,但他的用兵思想却高瞻远瞩,“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可以说是用兵之要,历史上就有很多恃武而骄以致失败的战例,用兵者不可不戒。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刚刚收复荆州,正志得意满,于是在欢宴时横槊赋诗,《短歌行》结尾四句“山不餍高,海不餍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是何等胸襟!可惜他没有听进老子“果而勿骄”的警告,最终大败而归,天下百姓也因而继续饱受战争之苦。
第三十一章
【本经】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臆解】
天下所有的兵器都可以说是不祥之物,兵动则生杀伐,万物无不厌恶,因而遵循大道的人不会去摆弄它们。有道君子平日家居以左侧为尊贵,但在战争时,则以右侧为尊贵。因为兵器是不祥之物,不是君子所应该使用的器物,所以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就算要用它,淡然处之才是最好的态度,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夸耀。如果把打胜仗看成是很了不起的美事,那就是乐于杀人了。乐于杀人的人,不可能赢得天下人心,最终也就不会实现他的愿望。吉祥的事情以居左侧为尊,凶暴的事情以居右侧为尊。因此在战场上,偏将军站立在兵车的左侧,上将军则站立在兵车的右侧,其用意是像对待丧礼一样去对待战争。在战争中杀人众多,生还者要用悲哀的心情为死者哭泣哀悼,打了胜仗的一方,也要按丧礼的方式处理后事,表明君子贵德而贱兵的态度。
【评说】
虽然说老子认为圣人治理天下不必讲仁慈,但他自己却始终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主张统治者节用爱民,反对战争,希望天下人皆安居乐业。然而,他又很清楚,因为人的自私本性,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天下不可能消除战争,所以他只好劝诫有道者不要轻启战事,不得已而战也不要乐于杀伐,即使战胜也要“以丧礼处之”。其悲天悯人之心显而易见。与老子同时代的孙武尽管以善战闻名,但他并不是一个好战乐杀者,他的核心军事思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正因为他心存仁慈,不乐杀人,所以才能成就他的功业。有研究者认为本章语句有些杂乱,当是错简或后人补注与原文相混所致,好在不影响文意的表达,也就无须细究。
第三十二章
【本经】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臆解】
道总是无影无形,故无法给它一个如同世间万物一样固定的名称,如果把大道呈现出来的原初状态比作朴的话,那么它虽然很小,但天下没有什么能使它臣服。侯王若能谨守大道而施为,那么天下万物将自动成为宾客臣服于大道,百姓亦将自动臣服于侯王。天地间阴阳自行交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百姓无须听从谁的号令,会自行安排各自的生产与生活,而天下亦富足均平。任何一项社会制度在创制之时,都有它的根源与理性基础,也都有相应的名称与名分,在有了名称与名分之后,人们便可以照章施行,但是还要知道它的局限与底线在哪里,只有知道了极限所在而有所节制,并能根据现实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才能确保天下秩序井然,不会有太多的危殆。大道能通行于天下,则万物归往,就像是川谷自动流入江海。
【评说】
本章意在讲“制”,创设时先要考虑是否合乎大道,施行中还要自然地进行节制与调整,让它始终不背离大道。在这里,老子很清醒地意识到,任何人为的施设都有它的局限,因而劝诫人们要知道极限所在,这是相当明智的认识。如果治国者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知适时因势而变化,那结果将是非常危险的。明代中兴宰相张居正锐意改革,使国家出现了巨大的转机,然而因为他在改革过程中树敌太多,死后新政便被废止,他的家人亦不免于罪。经此变故,明王朝迅速衰落,残局变得不可收拾。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很多。
第三十三章
【本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臆解】
能够透彻地了解他人,那是一种智慧,而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那才叫心明眼亮;能够战胜别人,那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而能战胜自身的弱点,特别是控制住,那才可以真正走向强大。知道满足而不贪多,那样就会时时感到富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那才是真正有志气。人们处世与行事,任何时候都不背离根本,那样才可以长久;身体与生命不复存在于世间,而功业永存,声名能不被人们遗忘,那才叫长寿。【评说】
本章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被奉为人生格言,“死而不亡者寿”一句见仁见智理解不一,道家认为人可以走向永生,直接得道成仙;佛家则言人的灵魂长存,在现实人生世界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彼岸世界。实际上,老子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认为个体生命可以永生,不相信在生命之外还有灵魂或彼岸世界。河上公《道德经注》曰:“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他的这种理解也太肤浅,且置“死”字而不顾。其实,能不与生命俱亡者,唯有人的精神与思想,还有成就的功业,而这些皆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生命也可以不需要精神与思想。
第三十四章
【本经】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臆解】
大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甚至可以存在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中。虽然世间万物皆顺道而生发,而道却从不言语,不会对万物发号施令,成就了万物也不据为己有。道隐惜养育了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匿德藏名,无欲无为,似若微小;万物同归于道,而道却不做万物的主宰,从这方面来看,又可以说它很伟大。因此圣人总是效法大道,匿德藏名,不自命伟大,而最终却能成就他的伟大。
【评说】
“不辞”、“不有”、“不为主”、“不为大”强调的是无为思想,无欲主张,这也是老子一贯的思想,容易理解。在这里,老子还认为,“道”还存在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以及“智慧出有大伪”等论断就包含有这层意思。在基督教里,上帝耶和华是统领一切、支配一切的主宰,万物、众生必须顺从这个最高主宰,听命于这个最高主宰。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认为真主是至高无上的神,并且从一开始,教义便为政治怎么写作,成为了一种工具。佛教尽管否认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一切的上帝,认为人与天人、诸神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它始终认为有神灵存在,人还可以通过修行而成佛。而中国本土的道教则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仙,与佛教有很多相通之处。正因为这样,所以在中国,很多地方佛教与道教并存。而老子的“道”却不同于世上一切的宗教,它涵盖万物而没有任何占有欲与支配欲,任凭万物顺其自然地生生灭灭,可以视为自然的规律,接近于现代的科学观。所以我以为,只有老子的“道”,才可以称之为全人类的智慧,能帮助清除人类思想上的妄见,进而促进全世界各人种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世界大同的局面。
第三十五章
【本经】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臆解】
人主若能谨守大道,顺其自然地施为,那么天下人都会向往并归依。天下人归附之后,依旧施行自然之治,不给人们造成丝毫的伤害,则国家可以安宁而致太平了。这就好比是呈上音乐与美味的佳肴,过客自然会驻足欣赏并尽情地享受。这些道理说出来了,其实也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深奥难解之处,只是用眼睛去看却看不见,用耳朵去听也听不到,但运用之妙却没有穷极。
【评说】
孔子曾经说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他所言说的“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文德”可以理解为仁政思想,与老子所主张的“大象”意思当然不同,然而,出发点都是让天下安定太平,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思想主张可谓殊途而同归。任何时候,执政者若能真正遵循大道,清明执政,讲,讲科学,不胡乱作为,那么国家一定会强盛,可以无敌于天下。
第三十六章
【本经】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臆解】
想要收缩某方面势力,就一定要先让它尽量扩张;想要削弱某方面势力,就一定要先让它尽量变得强大;想要废除什么,就一定要先让它兴盛起来;想要从他人手里夺取什么,就一定要先给他些什么。这可以称为幽微之明,也即是隐藏起真实的意图与面目。人们行事目的不可过于直露,方式不可太过强硬,要懂得迂回,要知道柔弱的事物,其生命力更胜于刚强者。就像鱼类不可能离开水而生存,一个国家也要有核心机密,最锐利的武器之类,不能拿出来向人展示。
【评说】
《左传》里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为了铲除弟弟的势力,先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让他的野心不断扩张,以引起国人的共愤,最后再一举击溃,以显示他是迫不得已。其行为足以印证此章之义,郑伯亦被历来史家称为处心积虑的阴谋家。《公羊传》便如此评论:“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然而,光子并不觉得他有什么错,如果说共叔段没有将野心变为行动,庄公会征伐他么?《谷梁传》便云:“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有人也据此视老子为阴谋家,那更是大谬,他不过是讲述一个辩证法而已。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他是阴谋家,必然有所欲,也不至于退隐。就老子的智慧,难道不及于孙武与范蠡么?他之所以不协助谁争霸天下,并非完全无能,主要是不欲为,不愿意违背自己的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
第三十七章
【本经】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臆解】
大道从不瞎张罗什么,却没有办不成的事。侯王若能做到不瞎折腾,世间万物就会自行生发,天下百姓就会各行其事,从而至于天下富足太平。万物生发,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侯王还是依凭大道去统御,而无意于一定要显示自己就是万物之主、百姓之王。依道去统御世间万事万物,也就不会有什么私心与欲念。侯王没有私欲,就能做到心静而不浮躁,不会急功近利而胡乱作为,那么天下自然就随之而安定。
【评说】
从前,我们因为落后而挨打,于是总想赶超英美,成为世界强国,可是强国之路何在?靠大跃进能走向强大?靠摸着石头过河就能强大?有些时候,我们不妨放慢脚步,冷静下来审视他人走过的道路,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理性地确定行动的目标和方向!在举国上下都极力提倡创新鼓励创造的今天,光子以为人们不妨听听老子的主张:守静,不要瞎折腾,不要胆大妄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走太多的弯路,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而稳步走向强大。可现实中,我们不仅走弯路,还重蹈他人以及自己的覆辙,一次次地把自己逼上绝境,步入死胡同。
从第一至三十七章,研究者习惯把它总为道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自然之道,修身之道,治国之道。只是,道与德是不可截然分割开来的,道经部分含有很多德的因素,后文所谓德经,其实也不能与道分开而论,研究者或爱好者不可忽视这一点,否则就无从真正把握老子的思想精髓。
左晓光,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责任编校:李发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