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交通工程 >> 道路工程 >分析稳定基于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科技

分析稳定基于车辙试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28106 浏览:1229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车辙试验操作简单、计算方便,被国内外许多国家作为检测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试验策略,在我国主要是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策略之一,评价指标为动稳定度。但该指标考虑的碾压历程不够全面,并且会出现计算值相同而变形量差别很大的情况。为了得到合理的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指标,本论文在车辙试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变形曲线进行坐标变换和回归浅析,得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修正动稳定度。具体探讨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体积设计法,设计了AC-16和AC-20两种混合料,其中AC-16的空隙率为4%,矿料间隙率为13.5%-16%,AC-20的空隙率为4%和5%,矿料间隙率为15%和16%。(2)比较浅析现有评价指标-动稳定度(DS)、相对变形率(δ)和变相量指标(即辙深RD)的不足,以而突出提出新指标的必要性。本论文在对车辙变形曲线浅析的历程中,为了防止个别时间点变形量的突变对结果浅析造成影响,编写了计算机运用程序,剔除那些突变的数据点,提取变化的变形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点,重新绘制车辙变形曲线,并对车辙变形曲线进行坐标变换和回归浅析,以而得出沥青混合料在车辙试验进行近36min时,其变形进入稳定阶段。进而推导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修正动稳定度(MDS)。(3)采取比较浅析法,在不同矿料间隙率、公称粒径和荷载压力的情况下,运用Ds、MDS和RD这三个指标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DS的评价结果更接近于混合料的实际性能。由此采取MDS作为评价指标更合理。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论文车辙试验论文动稳定度论文永久变形量论文修正动稳定度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9

    1 绪论9-13

    1.1 探讨的目的和作用9-10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0-12

    1.3 本论文的探讨内容12-13

    2 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13-20

    2.1 原材料的性能检测13-14

    2.1.1 粗集料的性能检测13

    2.1.2 细集料的性能检测13-14

    2.1.3 矿粉的性能检测14

    2.1.4 沥青的性能检测14

    2.2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14-17

    2.2.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5-16

    2.2.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16-17

    2.3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测17-19

    2.4 小结19-20

    3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探讨20-39

    3.1 车辙试验设备及试验原理20-21

    3.2 车辙试验评价指标介绍21-22

    3.2.1 动稳定度21-22

    3.2.2 相对变形率22

    3.2.3 变形量指标22

    3.3 车辙试验评价指标的比较浅析和有着的不足22-27

    3.3.1 车辙试验评价指标的比较浅析22-23

    3.3.2 评价指标的不足23-27

    3.4 车辙试验新评价指标的提出27-36

    3.4.1 车辙试验时间变形曲线的数据处理27-29

    3.4.2 曲线的拟合29-36

    3.4.2.1 运用半对数函数进行车辙变形曲线的回归和浅析30-34

    3.4.2.2 运用双对数函数进行车辙变形曲线的回归和浅析34-36

    3.5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新评价指标的建立36-38

    3.6 小结38-39

    4 修正动稳定度的可行性探讨39-51

    4.1 矿料间隙率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浅析39-41

    4.1.1 矿料间隙率和动稳定度的联系浅析39-40

    4.1.2 矿料间隙率和修正动稳定度的联系浅析40

    4.1.3 矿料间隙率和永久变形量的联系浅析40-41

    4.2 矿质混合料的公称粒径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浅析41-44

    4.2.1 矿料公称粒径和动稳定度的联系浅析41-42

    4.2.2 矿料公称粒径和修正动稳定度的联系浅析42-43

    4.2.3 矿料公称粒径和永久变形量的联系浅析43-44

    4.3 荷载接地压强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浅析44-49

    4.3.1 轻度超载作用下评价指标的比较浅析44-46

    4.3.2 重度超载作用下评价指标的比较浅析46-47

    4.3.3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评价指标比较浅析47-49

    4.4 小结49-51

    5 结论与展望51-53

    5.1 结论51

    5.2 展望51-53

    致谢53-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